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豐腴油潤的肉與青翠的蔬菜被整整齊齊地碼在浸潤了豉油色的白米飯上,一清雅一濃厚的色澤互為輝映。包裹著流心蛋黃的窩蛋還在噗噗顫動,好吃佬的心尖兒也跟著顫動起來。用筷子輕輕戳開蛋白,亮澄澄黃燦燦的蛋黃就從小孔湧了出來,給肉和米飯包裹上了一層透黃的外衣。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盜月社食遇記

秋風起,食臘味。同臘味最登對的是誰?

當然是 煲仔飯!

01什麼是煲仔飯

煲仔,其實就是砂鍋。煲仔飯,顧名思義,就是用砂鍋煮的飯。但煲仔飯並不是砂鍋加白米飯那麼簡單,煲仔裡面其實還有青菜和各色肉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品品這鍋煲仔飯。

試想,如果能在冷冰冰的夜裡,喚上三兩好友鑽進街邊一檔散發著勾人口腹之慾的焦飯香的煲仔飯小店,來上一鍋熱氣騰騰的煲仔飯,安撫焦躁不安的腸胃,再灌下一碗老火例湯,是何等一樂事啊。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雪魚探店

煲仔飯上桌,還冒著滋滋滋的動人聲音,那是豉油與滾燙的砂鍋共同演奏出的交響樂。耐著性子等幾分鐘,終於到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掀鍋蓋開吃。氤氳的熱氣升騰著撲面而來,鹹鹹的焦香味被釋放出來。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綿羊料理

豐腴油潤的肉青翠的蔬菜

被整整齊齊地碼在浸潤了豉油色地米飯上,一清雅一濃厚的色澤互為輝映。包裹著流心蛋黃的窩蛋還在噗噗顫動,好吃佬的心尖兒也跟著顫動起來。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雪魚探店

用筷子輕輕戳開蛋白,亮澄澄黃燦燦的蛋黃就從小孔湧了出來,給肉和米飯包裹上了一層透黃的外衣。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雪魚探店

輕輕攪拌,米飯的清香,肉的濃香,豉油的鹹香交融在一起,一口吃下,就停不下來了——鍋底刷了豬油,拌進飯裡格外的香。軟糯中帶著一絲韌勁的包裹著蛋液的米飯與滑嫩滑嫩的肉片纏綿,在舌尖盤旋片刻便綻放出萬千滋味。咀嚼著,肉類逼出的油脂盡情釋放,滋潤著口腔,甘香回味。若覺得油膩,來上一兩根甘甜爽口的青菜便可中和。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盜月社食遇記

米飯見底,煲仔飯的靈魂所在——飯焦,便閃亮登場。用勺子沿著砂鍋的邊緣輕輕一刮,大塊大塊的色澤明亮的飯焦脫落下來,形狀各異的飯焦穿著一襲金黃鎧甲,品相煞是好看。咬一口,焦脆彈牙,有嚼頭,幹香脆口的口感讓人回想起小時候經常吃的五毛一包的鍋巴零食。

02 炮製出一鍋優秀的煲仔飯的奧秘

砂鍋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雪魚探店

砂鍋,是一種陶製的炊具。其傳熱快,散熱慢,保溫性能好、能均勻而持久的將外部熱量傳遞給內部的特性就決定了砂鍋與米飯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砂鍋燜煮能最大限度地逼出肉類中的油脂,油脂進而滲透進米飯裡,為米飯增味。好鍋出好飯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綿羊料理

煲仔飯的米以絲苗米最佳。絲苗米質地軟硬適中,油潤晶瑩,煮出來的飯口感綿軟又帶有絲絲嚼勁,粒粒分明,耐看又耐吃。當然,有些店會選擇將各種米按比例調好下鍋,煮出的米飯口感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了。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綿羊料理

煮煲仔飯的過程中有兩次加油的步驟。第一次是在上鍋前,在鍋底和鍋壁刷上一層豬油,這樣可以防止粘鍋,並且也可以為煲仔飯的靈魂——飯焦的形成提供條件。第二次加豬油是在鍋內的水快收乾的時候沿著鍋壁加一勺油,這一勺油的作用可關鍵了,不僅可以使米飯更香更亮,也更利於刮出一大塊一大塊的飯焦!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盜月社食遇記

煲仔飯的肉的用料千變萬化,從奢華的蟹黃膏、鮑魚、松茸,到簡單的瘦肉片、鹹魚,都各有一般滋味,"食咩最好?"最經典的莫過於田雞、臘味、排骨、冬菇滑雞、黃鱔、牛肉、臘味。一種肉類滿足不了你的飢腸轆轆的胃口的話,那就來個雙拼加窩蛋。大口大口吃肉,正啊!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盜月社食遇記

豉油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雪魚探店

在廣東,醬油被叫做豉油。煲仔飯開吃前,必定要澆上一勺豉油。這個豉油可不是一般的醬油,它是店家用生抽、老抽和各種調味料精心調製而成的,往往一店一味。煲仔飯臨上桌,熄火,往熱辣辣的鍋內淋上一勺豉油,冷熱相遇,鍋裡驟然升騰起滋滋滋的樂曲。此時,再蓋上鍋蓋燜一兩分鐘,讓米飯肉類和豉油更加充分的交融,味道更加銷魂和惹味。

03食煲仔飯啦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綿羊料理

新鮮出爐的煲仔飯端上鍋,還冒著滋滋熱氣。還等什麼?開吃吧。肉、飯、青菜的香氣爭先恐後地鑽入鼻腔,疲憊的大腦瞬間清醒了。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浸潤著豉油和油脂的米飯看起來更加豐腴油潤,舀一勺送入口中,久嚼釋放米飯原本的甘香。事先已經醃製過的肉類,經過砂鍋的錘鍊,此時怎一個"鮮"字了得。最令人期待的是鍋底的飯焦,

薄脆可口的口感,金黃油亮的色澤,讓不少食客"愛不釋口"。

04滋味萬千

可以說,煲仔飯的誕生給原本平淡無奇,寡味的白米飯一次華麗轉身的機會,驚豔世人。肉、菜、白米飯在一個砂鍋之中相遇,在煙火氣之中昇華,釋放自我,不同的滋味由此相互碰撞,交融,才有了煲仔飯豐富的口感,令人陶醉的回味。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仔細想來,

我們的生活就像原本寡淡的白米飯,因為有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闖入,才會有了意外的多滋多味,才會如此的讓人難忘。

在氤氳升起的白氣中,我彷彿看到了小時候在家裡一家人圍著吃煲仔飯的場景:父親從廚房裡急匆匆地端出一口大砂鍋,邊走邊囑咐我拿張舊報紙墊著桌子。一大鍋煲仔飯上鍋,父親總是不讓我們馬上揭開鍋蓋,讓我們耐著性子再等半分鐘。

迫不及待地開鍋蓋的總是我,我很享受那股香氣和鍋氣鋪面而來的感覺。等白氣散去,才算是看清了鍋裡的美味:鹹魚、牛肉、雞肉、冬菇、鹹蛋黃……每一樣都入我眼,當然,也少不了入我的胃。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網絡

以前的我不愛吃飯焦,總覺得發苦、生硬,長大以後才發現了飯焦的誘人之處,那是嚼碎生活的苦和硬之時的快感,是將它們久嚼時的甘香醇厚,是將它們嚥下肚後的酣暢淋漓。

吃完這碗煲仔飯,搞定那個仔

圖/雪魚探店

炭火爐中迸濺出的星火劃破黑夜,砂鍋裡的白米水咕嚕咕嚕地翻騰著,各色肉類被整齊地碼在塑料盒中,街角小店裡的推杯換盞每晚準時上演。

而那一鍋煲仔飯,依然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