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作為全省傳染病定點醫院,蘭州市肺科醫院成為我省最主要的戰場。在省內其他醫療機構的大力支援下,肺科醫院承擔並收治了全省患者總數的三分之一。在收治311名伊朗包機回國人員被確診的37名病例中,就有30例在這裡進行救治。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據省衛健委發佈:3月5日,甘肅新增1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3月6日,境外輸入病例新增17例……連續多日,甘肅確診的境外輸入病例與日俱增,最終311名伊朗包機回國人員中,累計確診病例37例。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為全力做好確診患者、疑似病例的收治工作,蘭州市肺科醫院、蘭大一院、蘭大二院、省人民醫院等4家省級醫院被確定為定點救治醫院。接到任務後,蘭州市肺科醫院好多剛下前線、正在隔離的醫護人員義無反顧,再次衝上一線。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截至3月5日,蘭州市肺科醫院共收住境外輸入病例30例。醫院迅速部署,按照為每位病人配備1名醫生、2名護理人員的配比,感染科負責人周瑩荃隨即組織醫護人員,組成第六救治梯隊,迎難而上。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穿脫防護服,這是所有進入隔離病區人員必須提前掌握的一項技能。防護服、鞋套裡外三層,手套兩層,口罩頭套護目鏡面屏,每個穿脫環節都有著相當嚴格的規定動作。醫院為了確保每個醫護人員的絕對安全,在進入病區之前,院感科要進行嚴格的培訓。

儘管已經在這裡戰鬥了2個月,儘管每天都在重複著同樣的穿脫動作,但熟練的過程並不能讓周瑩荃有一絲的怠慢。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半個多小時的穿戴,反覆地核查,在救治患者的第一線,醫護人員每天的工作,都是從這樣的繁瑣開始的。今天上午,周瑩荃要對部分伊朗回國人員進行第二次咽拭子採集。

雖然戴著兩層手套,隔著起霧的護目鏡,但在周瑩荃的妙手操作下,整個過程遊刃有餘,全部動作一氣呵成。不到一個小時,三層樓十幾個病人的咽拭子採集完成,她還順道到每個病房去查了一遍房。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雖無硝煙,卻系生死。面對危險度極高的新冠肺炎,出於安全考慮,從接收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起,周瑩荃就主動承擔了所在救治梯隊全部的咽拭子採集。

你若生死相托,我必全力以赴。韓恩玉是省腫瘤醫院支援蘭州市肺科醫院的“外援”護士。3月5日,她和王娟等4名同事一起走進完全陌生的隔離病區,承擔起從未經歷過的任務和挑戰。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採血是每個疑似病例必做的常規檢查。雖然隔著厚厚的防護服,但依然能感受到韓恩玉手法的輕柔和對病人的一絲不苟。

新冠肺炎的救治和普通病患的救治有著太多的不同。隔離病房人手有限,普通病房可能需要幾個部門來協作完成的工作,在這兒就只能一個人負責到底,這就給醫護人員增加了工作量。雖然穿著厚厚的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但在與時間的賽跑中,行動不能遲緩。忙碌了4個多小時,王娟收集完最後一個患者的標本,終於趕在約定時間把她負責的所有標本全部送到指定地點。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隔離病房裡,醫護人員用行動踐行醫者仁心和無疆大愛。跟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每一個人不不敢懈怠。

瀰漫著濃濃中藥味的蘭州市肺科醫院煎藥室,又一個病人的藥煎好了。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煎藥室原有的設備跟不上,醫院又緊急採購了兩臺新智能雙缸煎藥機,就暫時安置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疫情就是命令。蘭州市肺科醫院從收治第一例確診病人開始,全省的中西醫專家就在這裡集結,中西醫結合第一時間用於臨床。隨著中藥量的加大,煎藥室僅有的三位藥劑師就用不停地加班和盡大限度的加速度,保障病人的需要。

“甘肅方劑”是治療新冠肺炎病患的重要“利器”。隔離病區外,藥劑師們來去匆匆,用腳步保障著每一袋方劑的最佳火候。200米外的隔離病區,一袋袋帶著溫度的方劑通過“三區兩通道”,通過主管護士的接力,被送往患者手中。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晚上8點,感染科例會如期召開。剛得到消息,昨天送出的幾份患者的標本有了結果,核酸檢測陰性,這已是這幾名患者的第二次陰性檢測,這就意味著,患者病癒,符合出院標準。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會後,已是晚上9點,沒顧上吃晚飯的周瑩荃隨口咬了根火腿腸,就又和年過五旬的二病區主任張文麗進入換衣間,進行今天的第二次穿戴防護服。

在全體醫護人員的日夜守護下,伊朗回國患者的好消息相繼傳來:

3月13日,第1例確診患者出院。

3月18日,4例留觀人員解除隔離。

3月20日,8例患者出院。

《今日聚焦》——紅區“蘭肺”

4月3日晚8點,隨著最後2例確診患者出院,伊朗回國被確診的37例病例全部治癒出院,至此,甘肅承擔國家安排的311名伊朗包機回國人員的留觀和治療任務宣告完成。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面對任務與挑戰,定點醫院的每一位醫護人員、每一位專家、每一個工作者如同戰士一般,不畏風險,義無反顧。他們雖然不像支援武漢身披白衣鎧甲那樣轟轟烈烈,但從我省疫情發生進入戰“疫”狀態以來,60多天的堅守戰鬥、竭盡全力是同樣的不可替代。功成不必在我,攻成必定有我。

來源:絲路明珠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