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的腺病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做,能有效防治

白羽肉雞的腺病毒疾病在養雞過程中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對白羽肉雞的危害也是非常的大。一旦肉雞群中發生此類病毒,就會造成肉的大量傷亡。因此來說,養雞戶在養雞過程中,防控白羽肉雞的腺病毒也是養殖戶的重中之重。那麼白羽肉雞的腺病毒是怎麼發生的呢,怎樣預防和控制白羽雞的腺病毒呢?

雞的腺病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做,能有效防治

白羽雞腺病毒的發生原因

【1】什麼是腺病病毒

根據流行病學來看,肉雞的腺病毒引發的疾病有安卡拉,包涵體肝炎,減蛋綜合徵等疾病。白羽雞的腺病毒根據抗源結構共分三個群:1群是包涵體肝炎,2群是雞群的大脾病,出血性腸炎病,3群是產蛋下降綜合徵。

由於3群的發病情況針對於蛋雞,所以根據腺病毒株來看,在肉雞生長過程中,常常發生疾病是1群和2群,即是白羽肉雞的“心包積液綜合徵”,以及肉雞的安卡拉病。

雞的腺病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做,能有效防治

【2】白羽雞腺病毒發病原因

1、白羽雞腺病毒的發病原因與種雞的系統淨化、商品肉雞的生長速度有關。一般來說,當種雞出現此類疾病的時候,其後代就會通過種雞垂直傳播。而肉雞生長的速度過快時,因為抵抗力下降也會發生腺病毒。

2、白羽肉雞未能防控好免疫抑制性疾病,也會發生此類疾病。比如在雞新城疫的防控上,對新城疫防疫沒有完全到位,造成漏防,導致新城疫的防控抗體參差不齊。

3、飼料中的黃麴黴素也導致雞腺病毒的發生。還有冷熱應激、斷水斷料、噪聲也會造成雞腺病毒的發生。

雞的腺病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做,能有效防治

【3】白羽雞腺病毒的發病時間

由於腺病毒是條件型疾病,一旦養殖過程的條件不好,就很容易發生此類疾病。一般來說在白羽雞在21日齡左右,白羽雞就會感染腺病毒並出現零星死亡,而腺病毒會維持10~15天左右。在26~32日齡肉雞發病到達高峰,並出現大面積的損失率,肉雞發病高峰持續一週左右,肉雞死亡率減少,而耐受過後的肉雞生長緩慢,有的肉雞甚至成為“僵雞”。

雞的腺病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做,能有效防治

如何預防和控制白羽雞的腺病毒

【1】發病雞的臨床症狀

發病雞在感染初期無明顯症狀,死亡率較低。但是發病雞在感染後期表現為精神沉鬱、羽毛蓬鬆、不願走動,病雞腹瀉並拉黃綠色稀便。有的肉雞在發病後無明顯症狀,突然倒地雙腳滑空後十幾秒後死亡。

【2】對病雞解剖後發現

1、解剖病死雞後,明顯發現病雞出現心包積液,心包呈水囊狀。而病雞肝臟腫大、質脆且充血,外觀呈淺黃至深黃色,肺臟淤血水腫。

2、打開腺胃後發現腺胃乳頭有出血點,而肌胃角質層有破裂現象。法氏囊出血、並明顯萎縮。

3、病雞的腎臟充血、出血。病雞氣管沒有出血或出血點,但是氣管明顯增粗,比正常雞的氣管白。而其他無明顯的症狀,因此推斷是肉雞的腺病毒疾病。

雞的腺病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做,能有效防治

【3】病雞的防治措施

治療方案:單純的腺胃炎:使用腺胃炎專用藥胃得樂飲水,每袋400斤的治療量,全天集中一次飲用,連用3天;嚴重腺胃炎:使用腺胃炎專用藥胃得樂飲水配合消食開胃促生長的健胃散拌料;腺胃炎、大腸桿菌併發:使用腺胃炎專用藥胃得樂飲水配合抗菌藥杆立克,連用3天;

在病雞發生後期,可以對病雞進行注射治療,注射用藥可以用卵黃抗體和病毒血清。

預防措施: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控,避免用感染過的或保存不當的活疫苗。並從沒有發生過腺病毒的種雞場引進雞苗。在白羽肉雞常常發生的地區,可以用腺病毒疫苗進行預防。

雞的腺病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做,能有效防治

綜上所述

上面介紹了白羽雞腺病毒的發病情況、發生時間以及防控措施。筆者認為,在養殖肉雞的過程中“預防是重於治療”的,所以說養雞戶在防控白羽肉雞腺病毒的時候,一定要從源頭做起,從沒有汙染的種雞場引種,然後做好防疫的每一個步驟,把腺病毒消滅在萌芽之中。


如果您遇到更多養殖難題,你可以點擊頭像,點擊關注,私信回覆,即可獲得禽病老師一對一技術專業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