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級和烈度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我想很多人也沒有搞清楚二者的區別與聯繫。對於一些常常發生地震的地區,例如四川等等,瞭解地震相關知識非常有必要。下面我從房屋設計建造考慮地震影響來說起。

震級和烈度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對於土木工程結構,我國都有相應的抗震設計規範,例如《建築設計抗震規範》等等。也就是說,在設計一座建築時基本都要考慮地震作用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的抗震設計大概是這樣:國家依據每個地區以往發生地震的次數以及最大地震的等級,在每個地區(一般為取縣、市)確定一個設防烈度,這個不是地震的烈度,是建築在該地區抵抗地震的烈度,叫設防烈度,然後在這設防烈度的基礎上,將建築劃分了重要建築、一般建築等等,然後根據在這設防烈度上的建築重要程度,來確定該建築的抗震等級。在細一點,對於一棟建築,其各層的抗震等級還可能不一樣,比如高層建築的地下室、底部一層等等和最高層的抗震等級不一樣。上面就是設防烈度與房屋抗震等級,確定好這些之後,再考慮受力與配筋等等的關係。

而對於地震,地震作用影響破壞建築物的主要是地震水平剪力,豎向作用只對特殊結構才進行計算考慮,所以破壞房屋結構的主要因素還是地震的水平作用。由於地震是一個釋放和傳遞能量的過程,也就是說,在地震震中心,地震破壞越大,這個區域釋放的能力很大。然後,地震是靠地震波進行傳遞,而這個傳遞過程也是能量衰減的過程,也就是離震區越遠,晃動越小,這個區域的能量越小。然後一次地震,對於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烈度,也有不同的地震等級,也就是在不同地區破壞性不一樣,但是每當發生地震之後,我們常常聽見幾點幾級地震,是規定以距震中100km處“標準地震儀”(或稱“安德生地震儀”,週期0.8秒,放大倍數2800,阻尼係為0.8)所記錄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單振幅,以微米計)的常用對數為該地震的震級。地震烈度與地震等級之間的關係大致可這樣計算:等級=0.58烈度-1.5,應該沒有記錯。

這是我對地震這方面的理解,希望能說明白。喜歡的點贊、關注、收藏,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