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檢修的過去和現在

電力設備檢修的過去和現在

電力設備是電力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備的狀態直接關係到電網的穩定運行,因此對電力設備進行檢測、監測及預判性維護是保障設備安全、電網穩定運行的重要手段。

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設備數量的不斷增多,傳統的管理與檢修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如何有效把握設備狀態、 增加檢修效率、 降低檢修成本、提高設備使用壽命是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1)電力設備的檢修模式

電力設備的檢修模式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故障檢修—定期檢修—狀態檢修。

在電力工業發展過程中,電力設備的檢修管理模式也歷經變遷。在其發展初期,檢修管理以故障檢修模式為主;到 20 世紀中、後期,則以定期計劃檢修為主;進入 21 世紀後,電網規模迅速擴大,由於定期計劃檢修模式針對性不強,既造成部分檢修資源的浪費,又因檢修人員不足而導致部分設備的"失修",狀態檢修開始流行起來。

狀態檢修是通過對設備狀態進行監測後根據其健康狀態安排檢修的一種策略。該種檢修方式起源於 20世紀 60年代美國航空工業飛行器的設備檢修工作中,1978 年開始廣泛應用於美國海軍艦艇的設備檢修, 20 世紀 80 年代又在核工業中推廣應用,並很快發展到電力工業的電力設備檢修中。

狀態檢修的意義重大:首先,過去由於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加上積累的資料有限,對設備健康水平的掌握既不全面、也不準確、更不繫統,推行狀態檢修後,可以對設備狀態的評級可以做到更加準確、全面和系統;

其次,由於狀態評價後對設備健康水平有了準確、全面而系統的掌握,大大增強了設備檢修的針對性;

再次,可以大幅降低原先檢修模式的工作量,檢修質量和設備健康水平也能得以提高,為電網公司資產全壽命週期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

美國電力研究院(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EPRI)和施工規範協會(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institute, CSI)的統計數據表明,在電力系統實施狀態檢修可以提高設備利用率 2%~10%,節約檢修費用 25%~30%,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10%~15%。鑑於此,我國從"十一五"時期開始,逐步加大對電力設備監測技術,如在線監測、帶電檢測等技術的研發和試點力度,為全面推廣實施狀態檢修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因此狀態檢修是按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來決定檢修時間與部位,針對性較強,且經濟合理。

(2)電力設備監測的方式

電力設備監測的手段主要包括帶電檢測、在線監測和離線檢測等三種。其中,帶電檢測是指對運行狀態下的電力設備狀態量進行現場檢測,例如巡檢人員使用便攜式紅外測溫儀進行溫度檢測、巡檢機器人對電力設備的紅外檢測等;在線監測一般採用相關設備或儀器,安裝在被監測的設備上,用來對被監測設備進行不間斷實時在線監測,如對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的監測;離線檢測一般通過定期對停止運行的設備進行規定項目的檢查,發現設備的問題和隱患。帶電檢測、 在線監測一般與狀態檢修模式相匹配;離線監測則與被動檢修、定期檢修的模式相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