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吃土”,而是讓他們品嚐勝利

1.挫折教育靠的是成功

前幾日看了《對白》談話節目,節目內容是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對話高校學生,不同年齡之間的思想碰撞,也讓我看到一直在媒體第一線的白巖松對人和物的洞察。

其中的一個話題引起了多家主流媒體的報道,在節目中有一位高校學生詢問白巖松:為什麼男足經歷這麼多失敗,卻無法走向勝利,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嗎?而女排卻能絕地反擊,時常會有大逆轉。

白巖松認為中國足球一直在遭受失敗,在經歷挫折,這就是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沒有起色的原因—他們沒有成功的經驗。

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吃土”,而是讓他們品嚐勝利


足球如此,育兒又何嘗不是,如果一個孩子經常經歷挫敗,等到下一次問題出現的時候,他還能有勇氣去嘗試和改變嗎?

前不久,飾演霸道總裁大紅的明星楊爍因為教育孩子上了熱搜,在親子節目中楊爍一路不斷的責罵孩子,不斷的指責孩子哪都不好,讓孩子經歷挫敗,這引起了很多網友對此的不解,認為楊爍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

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吃土”,而是讓他們品嚐勝利


事後就此事楊爍說道:自己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心疼,這樣做是因為他是男孩子,以後要成長為男子漢。言外之意,這樣的挫折教育是為了孩子能堅強,能夠有勇氣,以後遇事有擔當。

可是挫折教育並不是經歷挫折就能成長,換句話說不是孩子經歷的失敗多,就能從容面對逆境,而是孩子能夠克服困難,取得多少成功,挫折教育靠的不是挫折,是取得成功對於抗挫能力的提升。

2.挫折讓孩子無法走出挫折

挫折教育的初衷是讓孩子有面對和戰勝困難的勇氣,但是如果把挫折教育等同於挫折本身,反而適得其反。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習得性無助”,不恰當的挫折會讓孩子面對挫折無法跨越。

就是孩子長期無法實現目標,又得不到幫助,自己也無法開導自己,那麼他會對自己產生懷疑,質疑自己的能力,最後的結果就是就算他有能力改變現狀,也會覺得自己達不到目標。

1975年賽裡格曼找來三組學生,第一組學生面對的情況是噪音一直延續,卻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關閉,第二組學生雖然也在聽噪音,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關閉噪音,第三組被試學生,聽不到噪音。

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吃土”,而是讓他們品嚐勝利


第二輪實驗的裝置換成了“手指穿梭箱”,也就是當手指放在箱子的一側時,會有噪音,而放在另一側噪音就會停止。可是參加過第一輪實驗的第一組被試學生卻沒有做出任何行動,任由噪音繼續,第二組和第三組學生經過自己的試探,最後關閉了噪音。

挫折並不會加強孩子的耐挫力,反而會讓他覺得努力也沒有用,遇到問題不是想著改變現狀,而是默默忍受,選擇不作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讓事情變的更好

第二組成功關閉噪音的學生,在遇到相同的困境的時候,由於第一輪實驗,他們有類似成功的經驗,反而能夠讓事情向著自己的希望發展,改變了噪音環境。

挫折中的失敗並不能使我們獲得戰勝的能力,成功卻可以讓我們變的更好的應對挫折。

3.成功過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成功

一個孩子是否能夠戰勝困難,面對挫折有較高的接納,並不是孩子經歷了多少數量的挫折,而是在挫折中他對自己能力形成怎麼樣的判斷。

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自我效能感”,這個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的含義就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對事物有更高的期待值,並且能夠冷靜處理問題,樂於接受挑戰,能夠控制自暴自棄的想法,極大的發揮自己的智慧與才能。

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吃土”,而是讓他們品嚐勝利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就恰恰相反,也就是“自我效能感”越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越強,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曾經的成功經驗。

曾經的成功經驗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反覆的失敗會降低效能感,所以挫折困難本身並不會鍛鍊孩子的心智,反而讓他們喪失了克服困難的鬥志和能力。

4.提高“自我效能感”,培養良好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並不是為了只接受挫折,而是遇到挫折如何戰勝,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已達到下次遇到困難有更積極樂觀的心態,最大的發揮自己的潛能。

我們要避免兩個誤區,第一、刻意的製造挫折。有時候我們就怕給與孩子的物質條件太過優渥,於是刻意讓孩子吃苦,甚至大人都覺得辛苦的事情,也讓孩子去嘗試。

在《四大名助》這檔節目中,一個12歲女孩的媽媽讓自己的弟弟帶著女兒穿越沙漠,事先孩子都不知道,而媽媽對孩子舅舅說的話是“狠狠虐她”,舅舅直言太辛苦了,自己都力不從心。

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吃土”,而是讓他們品嚐勝利


主持人對這種教育方法不解,女孩的媽媽說這是鍛鍊,孩子卻直接說這是折磨。孩子的各方面發育還不健全,刻意製造強度過高的困難,反而會讓孩子形成心理陰影,以後更加無法面對挫折。

第二、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挫折鍛鍊孩子的能力和心理素質,而不是讓孩子品嚐失敗。網上有一個視頻讓人心疼。

小女孩問爸爸為什麼爸爸總要打擊她,父親說不希望女孩成為溫室花朵。小女孩卻說,這樣時間長了心會得病,會變的不快樂。

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吃土”,而是讓他們品嚐勝利


林文采博士說:我們不是要感謝那些苦難和傷害(挫折),而是要感謝在苦難和傷害裡不放棄,走過來的自己。

正確的挫折教育,就是幫助孩子積累成功克服挫折的經驗,我們家長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給與愛與支持,也就是認同和疏解孩子的情緒。

小孩遇到困難很多時候會有各種負面的情緒,當孩子流露出這些情緒,如果我們能夠接納,那麼孩子也會漸漸習得情感覺察能力,並且能用合理的方式與這些負面情緒相處。

同時斯坦福大學心理教授Carol Dweck提出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讓孩子明白能力是永恆的,而當下的錯誤和失敗是暫時的狀態,從而培養孩子堅毅的品性,能夠堅持不懈的克服困難,而不是遇到問題就退縮。

影響成功經驗的主要因素是歸因方式,如果把失敗的原因歸於自身,相信自身的能力,就叫內控點,內控點的意思就是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我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鼓勵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孩子確實有困難,我們不是放任不管,可以給他一些建議或者幫助。

5.良好挫折教育是父母一直在

挫折教育不是讓孩子獨自面對問題,而是你放手去做,我們一直在,不管孩子做的如何,是否成功,我們都愛你,並且相信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達到。

父母的愛與支持才是孩子勇氣的來源,才是孩子可以調動自己全身心能量的寶庫。英國作家奧斯汀在《水滴石穿》中說: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並不存在什麼失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你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