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制”成景區標配!趵突泉景區每日僅投放1.2萬張網絡票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五一小長假很特殊,“預約制”也成為了各景區的“標配”。5月1日,濟南市各景區客流量均未超過每日最大客流承載量的25%,這與“預約制”有很大的關係。

據瞭解,濟南各景區推出網絡實名購票的措施,並在景區出入口設置客流監測系統。其中,濟南趵突泉景區僅在網絡上投放了1.2萬張門票。

“預約制”成景區標配!趵突泉景區每日僅投放1.2萬張網絡票

遊客進入趵突泉公園事測溫。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鑫 攝

小長假首日景區秩序井然

5月1日上午,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6個出入口都設置了測溫點,對進入景區的市民進行體溫檢測、查驗健康碼,同時在顯眼處設置了“佩戴口罩、保持距離”等提示標語。

在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北門,遊客們在掃碼後自覺排隊接受體溫測試,然後還要在防火防疫檢查點將身上的打火機暫時存放在火種留存箱。其間,不少遊客自覺掏出打火機放進火種暫存箱。

“今天的遊客不少,一上午就暫存了300多個打火機。”景區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對遊客的打火機僅是暫時保管,遊客遊覽結束後就可以拿走自己的打火機。

濟南千佛山風景名勝區門口的道路上停放著很多電動車和摩托車,前來遊玩的遊客大部分為濟南本地及周邊城市遊客。“我們是濟南的,就想過來爬爬山,呼吸呼吸新鮮空氣。”濟南市民李先生帶著一家人來到濟南千佛山景區,他說他們計劃去濟南市區景區及周邊景點逛逛,不會出省旅遊。

記者注意到,景區內主路上的遊客較復園初期增多了不少,附近還有安保人員及時進行疏導遊客,避免遊客扎堆。

“預約制”成景區標配!趵突泉景區每日僅投放1.2萬張網絡票

遊客有序進入大明湖景區。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攝

同時,濟南趵突泉景區以及大明湖景區老區也秩序井然,遊客們排隊掃碼、測溫,然後有序進入景區。在景區裡面,遊客們自覺佩戴口罩,並自覺保持間距,未出現人群聚集的情況。

在趵突泉三股泉水附近,不少遊客佩戴口罩拍照留念。“一但客流量較大,我們就會過去疏散遊客。”現場一位保安說,因為是熱門景點,現場安保人員也較多。

預約製成濟南各景區標配

為推進A級旅遊景區有序開放,加強疫情防控,防止扎堆聚集,方便市民遊客購票出遊,濟南市於4月29日公佈49家已開放A級旅遊景區諮詢預約電話。

濟南千佛山景區一位工作人員說,景區每天最大承載量為10萬人,當客流量達到25%(即25000人)時將採取預警機制,暫緩遊客進入景區,而客流量達到30%(即30000人)時將停止售票。

“現在景區每個門口都有客流實時監控系統,我們的線下售票點將與網絡售票平臺及時溝通,以確保每天客流量不超過3萬人。”該工作人員說,遊客提前預約避免扎堆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五一小長假期間,天下第一泉景區嚴格實行網絡預約限流購票機制。當入園遊客達到最大承載量20%、25%、30%時,將逐級啟動預警機制,對客流量情況進行公告,並採取延緩入園、限流、停止入園等措施。

天下第一泉景區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景區在線上僅投放1.2萬張票。“現場售票處還有8000張,主要是為免費遊客準備的。”該工作人員說,景區也會通過客流實時監控系統採取相應限流措施。

“遊客在各大平臺實名購票,這本身就是一種預約。”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園區門口也設置了客流量實時監控系統,這種措施與網絡售票結合起來,可以及時採取相關措施。

景區停車場山東車輛居多

5月1日,濟南大明湖景區迎來不少“自駕遊”遊客,景區西南門附近的停車場停滿了私家車,大部分是“魯”字牌照車輛。

“預約制”成景區標配!趵突泉景區每日僅投放1.2萬張網絡票

大明湖景區遊人有序,並不扎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攝

“我們是從聊城開車過來的,想利用五一假期好好逛逛。”聊城市民李先生帶著其妻子、兒子來到大明湖景區,他說聊城距離濟南比較近,而且濟南的景區比較多,他們就通過自己遊的方式到濟南“打卡”。

“我家在南部山區,到大明湖景區逛逛就是要陪陪孩子。”現場一位遊客說,如今疫情還沒有結束,他們選擇“自駕遊”遊的方式也是出於防疫的目的,這樣比跟團遊安全一些。

同時,該遊客稱今年五一假期的主力很有可能是“自駕遊”,而他自駕遊的目的地則是濟南市區以及周邊的景點。

隨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大明湖景區西南門附近的提供車場,裡面停放著五六十輛私家車,大部分車輛是“魯”字開頭的私家車,還有一些來自天津、安徽、內蒙古等地的私家車。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遊景區先諮詢 預約步驟不能缺

5月1日,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發佈溫馨提示,提醒市民遊景區先諮詢並進行預約。

五一節日出遊時,自覺做到:遊景區,先諮詢,預約步驟不能缺;購訂票,網上付,實名購票要記牢;測體溫,留信息,健康綠碼要出示;備口罩,全程戴,遊覽過程不能摘;遊覽中,保間距,不扎堆、不聚集;不用火,不抽菸,防範火災去隱患;不下水、不嬉水,做好防護不溺水;山區遊,水域遊,體驗遊,安全防範不能丟;遊景區,聽指揮,超限禁入不能違;收信息,看公告,重要信息要記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