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之後無哲學?命運多舛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年讓人類看到了什麼?


哈勃之後無哲學?命運多舛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年讓人類看到了什麼?

哈勃空間望遠鏡

如果說那個原始人對宇宙的幾分鐘凝視是看到了一顆寶石,其後你們所謂的整個人類文明,不過是彎腰去拾它罷了……

就像劉慈欣在《朝聞道》中通過排險者所做的總結,人類所有的文明無不是從天文學開始,通過對宏觀宇宙的思考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但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這一切。當人類對天空不再神秘,對宇宙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啟蒙了人類的哲學正在面臨尷尬的境地。就像霍金所說,或許哲學已經真的死了!

哈勃之後無哲學?命運多舛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年讓人類看到了什麼?

愛德文·哈勃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46年。在那個時代,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天文學家“愛德文·哈勃”還沒有過世。但現代火箭技術的出現已經讓天文學家思考,如何在外太空架設一面天文望遠鏡來避免大氣衍射帶來的干擾。在美國天文學家萊曼·斯皮策的推動下,196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在一份報告中第一次推薦空間望遠鏡作為發展太空計劃的一部分。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一計劃竟然因為各種原因整整拖延了40多年,直到1990才被髮射升空。

首先是技術原因,要發射大型空間望遠鏡即便是在今天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何況是在上世紀60年代?因此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NASA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先後在1966年、1968年先期進行了兩次軌道天文臺實驗,在1968年才正式確定在太空中建造直徑達3米的反射望遠鏡的計劃。但為了保證這個昂貴的計劃具有足夠的費效比,能夠使用更長的時間,NASA強調這個計劃需要有人進入太空進行維護;並且同步發展可以重複使用的航天飛機技術。這兩項技術對當時來說,幾乎不可能實現。

其次是政治原因,在上世界六七十年代,正是人類熱衷尋找外星文明的時期,軌道天文臺計劃的成功極大的鼓舞了公眾的熱情,因此空間望遠鏡計劃一經提出就獲得了民眾廣泛的支持。但受冷戰和美國裁軍的影響,1974年時任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剔除了所有進行空間望遠鏡的預算,哈勃空間望遠鏡計劃面臨夭折的命運。

哈勃之後無哲學?命運多舛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年讓人類看到了什麼?

哈勃空間望遠鏡

政治的壓力沒有阻擋天文學家的熱情,經過各方的遊說,經過和國會一系列複雜的討價還價,最終美國參議院決議恢復原先被國會刪除的一半預算。由於資金的減少,鏡片口徑由原計劃的3米縮為2.4米以降低成本。1978年,美國國會撥付36,000,000美元作為第一期資金,正式開始空間望遠鏡的設計工作。1980年,望遠鏡被命為哈勃,以紀念發現宇宙膨脹的美國著名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

哈勃空間望遠鏡計劃一經批准,就被分割成許多子計劃分送各機關執行。作為一架光學望遠鏡,鏡片和光學組件是最為關鍵的部分,但偏偏是在這個環節出了問題。當時負責製造鏡片研磨的是珀金埃爾默公司,為了提高望遠鏡的解析力,該公司刻意使用極端複雜的電腦控制拋光機研磨鏡子。但新技術的代價意味著經費持續超值和進度嚴重落後,因此引起了NASA的強烈不滿。為了迫使珀金埃爾默儘快完成工作進度,NASA甚至一度中止了對鏡片工作的支援。但沒想到的是,卻為將來犯下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1981年,等珀金埃爾默終於完成鏡片製作,發射日期也從原計劃的1984年調整至1986年。但由於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1986年發生爆炸事故,這一計劃又被無限期的推遲,直到1990年,才由發現號航天飛機將這架命運多舛的空間望遠鏡送入太空。此時距離愛德溫·哈勃逝世已經整整過去了37年,距離第一次提出構想已經過去了44年。

但令人驚訝的是,僅僅過了兩個月,這枚太空望遠鏡就出現了不能正常聚焦的嚴重事故。NASA終於為自己當初的魯莽付出了代價,不得不又花費巨資派出航天員進入太空進行修復。或許是由於這次不愉快的經歷,至今在珀金埃爾默公司的網站上還找不到相關事件的宣傳。


哈勃之後無哲學?命運多舛的哈勃空間望遠鏡年讓人類看到了什麼?

哈勃深空場(部分)

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大口徑空間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總耗資達21億美元,從提出構想到建成橫跨將近半個世紀,它的出現極大的擴展了人類對宇宙和空間的認識。截止到2015年,哈勃望遠鏡在地球軌道上運行了將近13萬7千圈,累計54億公里,執行了120多萬次觀測任務,觀察了超過38,000個天體,並催生了好幾項問鼎諾貝爾獎的成果。

特別是1995年哈珀深空場的出現,徹底顛覆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當人類發現深空中一個個的小亮點都是像銀河系一樣龐大的星系;當哲學層面抽象的無限和浩渺,變成了一個個可具體觸摸和測量的參數。無論是對人類的知識還是心理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使人類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存在和宇宙的關係。

如果說人類早期對宇宙的思索塑造了自己的文明,那麼如今天文學正在給人類帶來新的改變,這就是哈勃30年最偉大的意義所在。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