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地球表面可以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部分 ,其中陸地面積約佔地表總面積的30%,陸地和海洋的交界處稱為“海岸線”,陸地的海岸線通常是彎彎曲曲的,從而就形成了半島、海灣等地理事物。所謂“半島”是指一半深入海洋(或者湖泊),一半與陸地相連的地表形態,也就是三面環水一面與陸地相連的陸地。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

大陸的邊緣地區分佈有很多半島,全球分佈著大大小小的數量眾多的半島,在世界七大洲中歐洲由於海岸線曲折漫長,擁有的半島數量最多,被稱為“半島的大陸”,主要的半島包括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非洲大陸由於海岸線相對平直,是半島數量最少的大洲,索馬里半島是非洲最大的半島。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世界三大半島分佈圖

亞洲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大半島,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今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從半島的“形態”角度來看看世界上最“狹長”的半島,也就是寬度很窄而長度卻很長的半島。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是位於亞洲的馬來半島和北美洲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馬來半島風光(熱帶季風氣候)

“馬來半島”位於亞洲的東南亞,是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向南延伸的部分,是屬於半島中的半島。馬來半島北部連接中南半島,北部呈南北走向,南部呈西北東南走向,形態狹長,總長度達到了1127千米,最寬處約為約為322千米,而最窄處位於克拉地峽,寬度僅為56千米。我們發現馬來半島的走向和蘇門答臘島的走向基本一致,兩者之間就是著名的馬六甲海峽。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馬來半島

所以,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在成因上有相似性,那就是兩者都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而形成,板塊的消亡邊界就位於蘇門答臘島以西的海域中,走向和蘇門答臘島走向一致。馬來半島西臨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臨泰國灣和南海,狹長的半島阻隔了兩大洋的交通,使得馬六甲海峽的交通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在馬來半島最窄的克拉地峽開挖運河,就可以縮短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行距離。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地圖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又稱“加利福尼亞半島”,位於北美洲西南部,墨西哥西北部,北鄰美國,呈西北東南走向,東臨加利福尼亞灣,西臨太平洋,全長約為1223千米,形態十分狹長,平均寬度僅為75千米,最寬處也只有250千米,而最窄處只有50千米。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半島比馬來半島長度更長,更為狹窄,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半島。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衛星地圖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在成因上和馬來半島相似,也是位於板塊的消亡邊界,或者說南北美洲的西側,都位於太平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兩大板塊與美洲板塊之間的相互碰撞擠壓,從而隆起了世界上最長的科迪勒拉山系,劇烈的碰撞擠壓,形成了一些列平行狀的褶皺山脈,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的走向與附近山脈的走向一致,而加利福尼亞灣則屬於板塊運動中相對下降的部分。半島上靠近加利福尼亞灣的一側由於靠近斷層,地勢較為陡峭,而靠近太平洋一側,則地勢較為平緩,島上還分佈有火山。

世界上最狹長的兩大半島:亞洲馬來半島和北美洲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風光(沙漠氣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