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到銀行貸款被拒,找中介就能通過,這是為什麼呢?

中介這個角色在金融市場中普遍存在。中介的存在有賴於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其實銀行本身也是個中介,只不過它是一個有牌照的連接存款人和貸款人的中介。

貸款中介解決的也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確切說是借款人和資金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它們二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主要體現在下邊幾個方面:

一、借款人不知道銀行要什麼

借款人總以為自己能還錢就行,銀行無需瞭解太多東西。什麼借款用途啦、還款方式啦,銀行要求這些根本就是多此一舉。有這種想法的人,那就是沒有和銀行站在同一個頻道上,被拒是很正常的。

自己到銀行貸款被拒,找中介就能通過,這是為什麼呢?

中介則不然,他們知道,銀行的錢其實是儲戶的錢,銀行防控風險始終在第一位。確定貸款用途是不讓借款人發生資金挪用風險,確定還款方式是不讓借款人在有錢的時候無需還錢,在還款日到了的時候卻需要還錢。

中介能夠和銀行的思維處於同一水平線上,投其所好的提供材料,自然容易放款。

二、銀行不瞭解借款人幹什麼

借款人向銀行借款,銀行要對借款人進行盡職調查。銀行要了解借款人是幹什麼的,如何歸還貸款,用什麼方式來擔保未來能還錢。以上這些情況都是銀行需要了解的,可是借款人不知道如何去呈現最優質的的一面給銀行,銀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發現客戶的實質風險。

自己到銀行貸款被拒,找中介就能通過,這是為什麼呢?

中介知道雙方的訴求,對客戶,他能好言勸說並相對專業的蒐集銀行想要的材料;對銀行,他能幫助客戶揚長避短,為銀行呈現一個良好的借款人形象。當然銀行也不傻,不是中介說什麼就是什麼,銀行還是要中介拿出一定的東西做擔保的,比如保證金等。

中介因為了解客戶的情況,也知道銀行想要什麼,他們能夠讓銀行放心的為客戶放款。

三、借款人不知道銀行政策

借款人想要從銀行貸款,一般就是到銀行網點去諮詢。可是有些銀行的網點已經沒有了貸款職能,借款人可能想要找到一個客戶經理都比較難。就算找到了一家銀行的客戶經理,可能因為不符合貸款條件三兩句就被打發了。

全國有四千多家銀行,每家銀行的貸款政策都不一樣,一家銀行不同分支機構的風險偏好可能也不同。借款人肯定是沒有辦法對銀行的政策瞭解那麼全面的,但中介可以。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兒,中介機構能夠相對全面的瞭解各家銀行的政策,在客戶找上門時,他知道將什麼樣的客戶推薦給什麼銀行通過幾率更高。

自己到銀行貸款被拒,找中介就能通過,這是為什麼呢?

中介機構瞭解市面上大部分銀行的貸款政策,是中介的核心價值所在。能夠為借款人找到合適的銀行自然也就提高了貸款成功率。

四、銀行不知道誰需要貸款

銀行的客戶也並不是大風颳來的,更不是坐在銀行等,客戶就全都自己上門的。銀行的客戶經理也需要到大街上營銷,營銷不來,也會無奈吃土。和中介機構合作,就能幫助銀行實現批量獲客。

中介機構就像是銀行的觸角一樣,幫助銀行在市場上獲客。中介會根據銀行的風控標準,風險偏好,產品特點找到對應的客戶,銀行則可以讓人力資源多向風險條線、研發條線傾斜。

中介機構承擔了銀行的營銷職能,能夠幫助銀行發現誰需要貸款,誰能貸款,銀行自然也很願意合作。

自己到銀行貸款被拒,找中介就能通過,這是為什麼呢?

總結:

金融行業的信息不對稱很嚴重,中介也絕對有其價值所在。雖然中介的問題和價值同樣明顯,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中介的價值。貸款中介作為聯繫借款人和銀行的橋樑至少解決了四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1、借款人不知道銀行要什麼,可能會被銀行誤殺;

2、銀行不知道借款人幹什麼,銀行放款心裡沒底;

3、借款人不知道銀行政策,不知道哪家銀行的政策適合自己;

4、銀行不知道誰要貸款,銀行在營銷上的壓力比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