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故鄉的一縷溫情——讀《漫步紫竹林》有感

來自故鄉的一縷溫情——讀《漫步紫竹林》有感

作者:吳迎春


來自故鄉的一縷溫情——讀《漫步紫竹林》有感

來自故鄉的一縷溫情——讀《漫步紫竹林》有感


《漫步紫竹林》,作者李三清,一位85後的青年作家,湖北紅安人,和我同一個故鄉。她,淺笑嫣然,文風清麗,才思敏捷。我透過這本書感受到她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


去年年末的一個偶然機會,我從微信朋友圈裡讀到了朋友轉發她的一篇文章《那些年,我們吃過的紅安苕》,被她清新脫俗的文筆深深的吸引住了。她用樸素淺顯的人、物、景凸顯小情懷,大道理。於是,我毫不猶豫地關注了她的微信公眾號——李三清的紫竹林。


從此,我便結識到了她的這本處女作《漫步紫竹林》。此書中分“鄉愁似酒”、“青春如虹”、“天涯若鄰”、“煙火有香”四個章節,給廣大讀者呈現了一個至真至情、積極向上,善良知性的文藝青年形象。一個個簡約樸實的生活場景在她的筆下大放異彩,暗藏生活哲理,讀來耐人尋味。


來自故鄉的一縷溫情——讀《漫步紫竹林》有感


由於她和我是同一個故鄉,年齡算起來相差不遠,她筆下的故事有很多似乎都是我所經歷過的,裡面的場景、片段深深地打動了我。她,真是以手寫心,她把高深的哲理與現實生活血肉一體融合,天衣無縫聯接,讓我折服。


讀完這本書後,除了感動還是感動。為什麼同樣發生過的場景,我們寫不出來呢?是我們步履太匆忙了嗎?是我們知識太貧瘠了嗎?並不是。我認為是我們沒有像她一樣學會思考,沒有像她一樣勤奮,沒有像她一樣保持一顆沉著、率真的心。就像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來自故鄉的一縷溫情——讀《漫步紫竹林》有感


藝術源自於生活,文章也是來自於生活。正如作者本人在此書後記裡所述:“文學是我的一個夢想,這個夢想潛伏在我心底多年,使我的心得不到寧靜,就像深埋地下的種子,一定要破土萌芽,才能盡情享受陽光雨露。”作者給我們一個最好的啟示是:有夢想的人加上勤奮的翅膀一定可以飛得更高更遠。


她還說:“那些讀過的書、寫過的文字如春風細雨般早已融入到我的血液,滲透到我的骨子裡。讀書讓我體悟到什麼是堅韌不拔。誰的人生沒有磨難、苦楚,到處去喊、去叫,疼痛和傷心並不會減輕分毫,倒不如安安靜靜地承受、接受、享受,就當它是一場雨,下得再大,也總有停的時候。”讀到此處時,我不禁淚盈於睫。


合上書,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經歷過的風雨雖然一樁接著一樁,但是,我為何不學一學她的人生態度呢?不去嘗試,你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能不能行。在本該吃苦的年齡選擇安逸,那麼註定會在應該安逸的年齡揹負沉重的枷鎖,接受苦難的人生。


感謝李三清,感謝《漫步紫竹林》,她帶給我心底一縷溫情。


來自故鄉的一縷溫情——讀《漫步紫竹林》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