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迭戈·馬拉多納因心臟驟停離世,舉世震驚和悲哀。馬拉多納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他以自己的驚人球藝為世界足壇留下了無數經典的畫面。同時,馬拉多納桀驁不羈的性格又令他充滿了“魔鬼”般的一面。在馬拉多納60年的人生中,他留給了這個世界太多快樂和謎團。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真正征服南美和歐洲的世界球王

馬拉多納是一個為足球而降生的天才。

1960年10月30日,馬拉多納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維拉-費奧裡託區, 來自一個擁有8個孩子的貧困家庭。3歲時,馬拉多納從父親那裡得到了一個皮革製作的足球,足球開始成為他的最愛,他甚至連睡覺也抱著足球——這甚至成為日後很多超級足球巨星迴顧自己與足球最早發生關係時的標準故事文本。

10歲的馬拉多納來到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的少年隊參加試訓,他順利地入選小洋蔥頭隊,此後率領小夥伴們在同級別聯賽中創造了連續136場比賽不敗的紀錄。僅僅14歲,馬拉多納就入選了阿根廷青年人一線隊,被列入了阿根廷甲級職業比賽的名單。創造了阿根廷國內聯賽的一項紀錄。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75年10月20日,馬拉多納完成了個人在阿根廷甲級聯賽的處子秀。1978年,年僅17週歲的馬拉多納以26粒進球奪得阿根廷甲級聯賽最佳射手,他成為阿甲聯賽歷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射手。在阿根廷青年人俱樂部隊的5年裡,馬拉多納參賽166場打入116球,他將青年人隊從阿甲聯賽的第20名帶至阿甲聯賽亞軍,並3次奪得阿根廷年度最佳射手金靴獎,3次奪得阿甲聯賽最佳射手金靴獎,2次奪得阿根廷全國錦標賽最佳射手金靴獎。1981年,馬拉多納轉會到阿根廷豪門博卡青年,他在40場比賽中打進28球,並隨球隊獲得阿根廷甲級聯賽冠軍。 從職業生涯的早期開始,馬拉多納的名字就與天才畫上等號。

如果僅僅從足球天賦和少年成名這點考量,另一名世界球王貝利與馬拉多納相比不遑多讓。但兩者不同的是,貝利的職業生涯只在巴西國內的桑托斯俱樂部度過,而馬拉多納是從南美成名前往歐洲,並征服了歐洲。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82年7月,馬拉多納以創足壇轉會費紀錄的12億比塞塔(900萬美元)的身價加盟歐洲足壇豪門巴塞羅那。年輕的馬拉多納在巴薩短暫的效力生涯並不順利,在這裡他曾患上肝炎,在1983年與畢爾巴鄂的比賽中又被屠夫戈耶科切亞剷斷了腿。在效力巴薩的兩年裡,馬拉多納共休戰近7個月,但儘管如此他還是留下了出場58次、打進38球的驕人紀錄。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84年7月5日,馬拉多納以創紀錄的750萬美元轉會費加盟意大利那不勒斯隊。第一個賽季,馬拉多納攻入14個進球,那不勒斯名列第八;第二個賽季攻入11球,球隊進入三甲。1987年5月10日,馬拉多納率那不勒斯拿到了歷史上個意甲冠軍。1987年,馬拉多納幫助那不勒斯奪得意大利杯冠軍。1988年,馬拉多納第一次拿到意甲最佳射手金靴獎。1989年,馬拉多納率領那不勒斯首次奪得歐洲聯盟杯冠軍。1990年馬拉多納帶領那不勒斯第2次拿到意甲聯賽冠軍。同年,馬拉多納帶領那不勒斯5比1大勝尤文圖斯,捧得意大利超級盃冠軍。

和日後很多超級足球巨星長期效力於豪門俱樂部不同,馬拉多納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刻都貢獻給了那不勒斯。在意甲“七姐妹”巨星雲集、被稱為“小世界盃”的那個時代,馬拉多納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把那不勒斯從一支意甲保級球隊帶到成為歐洲足壇勁旅。

1991年3月17日,在那不勒斯與巴里隊的意甲比賽之後,馬拉多納被查出吸食可卡因,隨後被意大利足協禁賽15個月。從這個時候開始,馬拉多納統治意甲的時代結束了,他作為職業球員的巔峰時刻也宣告結束。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馬拉多納以其天縱之才和強大的精神力,成為上世界80年代世界足壇最亮的一顆巨星,他是現代足球真正意義上第一個在南美和歐洲同時取得偉大成就的“球王”。在馬拉多納的引領下,世界足壇在掀起一股打造“球星戰術”的潮流,成就了上世紀90年代世界足壇群星輩出的盛況。對比當今國際足球追求整體戰術的同質化時代,馬拉多納的年代已經成為足球世界一去不復返的美好回憶。

和貝利活躍的“上古”時代不同,馬拉多納成長的職業足球時代已經是足球戰術體系突飛猛進的時代。後衛們兇狠至殘忍的飛鏟,如果放在今天是令梅西和C羅都要避之唯恐不及的。但馬拉多納卻毫不畏懼,他縱有一身驚人技術,但卻從不踢“養生足球”。他熱衷於帶球飛奔正面突破,和後衛們直接發生激烈的身體對抗。他那1.68米的矮壯身軀裡蘊含了無盡的激情和能量,總是令人看得熱血沸騰。正是這樣的精神屬性的馬拉多納,成就了他在世界球迷心中的不朽地位。

阿根廷人的精神領袖和足球圖騰

馬拉多納的祖國阿根廷是一個鐘情於探戈舞與足球的浪漫國度。阿根廷足球歷史上誕生了無數的球星,但馬拉多在他們心目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1977年2月27日,不足17歲的馬拉多納首次代表國家隊出戰,創造了阿根廷最年輕國腳的紀錄。1978年的世界盃阿根廷是東道主,但當時的阿根廷國家隊是屬於肯佩斯的時代,年少的馬拉多納因為還不成熟而未被徵調入隊參賽。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79年日本世青賽上,馬拉多納橫空出世帶領阿根廷國青隊奪冠,他也成為該屆賽事的最佳球員。至此,馬拉多納開始成為20世紀整個80年代阿根廷國家隊的絕對核心。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82年的西班牙世界盃是馬拉多納的首次世界盃之旅。在小組賽4比1擊敗匈牙利一戰中,馬拉多納梅開二度,取得個人世界盃的首場勝利。但在對陣巴西隊的比賽中,馬拉多納因為不滿對手的一次次侵犯而失去了理智,最終因為抬腿踢人而被紅牌罰下,他的第一次世界盃之旅就此戛然而止。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是馬拉多納“封神”之作。在1/4決賽對陣英格蘭的經典大戰中,馬拉多納在下半場首先用“上帝之手”打進一球,然後打進了一個千里走單騎連過6人的世界盃歷史上最佳進球。最終,馬拉多納率領阿根廷隊捧起了大力神杯,他也成為當屆世界盃的最佳球員。這一屆世界盃,馬拉多納達到了個人足球生涯的最巔峰,也在世人面前留下了天才與魔鬼共生的矛盾形象。

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盃,阿根廷隊青黃不接,首戰就爆冷輸給了喀麥隆隊。馬拉多納在這屆世界盃並沒有表現出1986年時那種氣吞山河的統治力,以至於輿論紛紛認為馬拉多納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但馬拉多納的靈光一閃依然驚天動地,就在1/4決賽對陣老對手巴西隊一戰,他驟然從中場開始啟動,晃過對方3人防守後面對4人夾防送出精妙直塞,助攻“風之子”卡尼吉亞破門上演絕殺。馬拉多納的職業生涯無論盤帶過人還是射門,基本都是靠左腳完成的,但這驚天一傳卻是源自於他的右腳!而在半決賽中,馬拉多納就在自己最熟悉的那不勒斯率隊淘汰了東道主意大利隊。儘管決賽中阿根廷隊最終不敵由馬特烏斯領軍的西德隊,但連續兩屆帶隊殺入世界盃決賽,馬拉多納在阿根廷足球歷史上創造了自己無人能企及的輝煌。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94年美國世界盃,馬拉多納以34歲高齡第四次率領阿根廷隊參賽。在此前的南美區預選賽上,阿根廷隊瀕臨被淘汰的危機,關鍵時刻還是靠馬拉多納的復出,在附加賽擊敗了澳大利亞隊而搭上了通往美利堅的“末班車”。這屆世界盃的小組賽,巴蒂斯圖塔戰神風采令人難忘,而隊長馬拉多納的狀態也令人叫絕,他在4比0擊敗希臘隊一戰中通過連續的配合打進一球,進球后他留下了衝向電視鏡頭高聲咆哮的經典一幕。可惜的是,此後馬拉多納藥檢呈陽性,他不得不告別這屆世界盃。失去了馬拉多納的阿根廷隊最終也無法打進八強。馬拉多納此後被國際足聯全球禁賽15個月,他的阿根廷國家隊生涯也不得不終結,身後留下了91場國家隊比賽34個進球的紀錄。

馬拉多納退役之後,“尋找馬拉多納接班人”成為阿根廷足球永遠不休的話題。如果論天賦和在職業俱樂部取得的成就,如今的梅西其實並不比馬拉多納差太多。但梅西始終無法在世界盃的征戰成績上與馬拉多納相提並論,而他的精神屬性更難追馬拉多納。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2008年,馬拉多納執掌了阿根廷國家隊的帥印。在2009年南美區世界盃預算賽擊敗秘魯隊艱難出線一刻,馬拉多納上演了雨中瘋狂滑翔的激情一幕。2010年南非世界盃,馬拉多納以阿根廷隊主帥的身份再次站到了世界盃的賽場上。但在八強戰中,阿根廷隊0比4不敵德國隊被淘汰,馬拉多納也在賽後宣佈辭職。客觀來看,馬拉多納的教練生涯並不成功,但他在球員時代帶領阿根廷隊在國際舞臺上所創造的成績已經足夠成為他被阿根廷人膜拜的資本。

每一屆世界盃,阿根廷球迷都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口中總是唱著兩首歌,一首是阿根廷的國歌,另一首就是《馬拉多納之歌》。阿根廷人已經把馬拉多納當做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領袖。2004年,馬拉多納曾經經歷過一次心臟病垂危的險情。當時在馬拉多納入住的醫院門外,每天都有成千球迷前來為他祈禱。當馬拉多納轉危為安的時候,阿根廷國內的歡慶景象不亞於國慶。馬拉多納逝世後,阿根廷總統府宣佈全國進入為期三天的哀悼期。

桀驁不羈化身反權貴文化符號

除了足球場上開創的不朽功績,馬拉多納在足球場外的人生卻充滿了非議。私生子、吸食可卡因、酗酒、槍擊記者......馬拉多納的私生活是混亂的,在很多媒體的眼中,馬拉多納儼然是一個“魔鬼”。

在馬拉多納的體育“朋友圈”中,與他友誼深厚的人物大都和他有相似的性格特徵:羅馬里奧、卡尼吉亞、坎通納、奇拉維特、泰森......哪一個不是譽滿天下同時“謗滿天下”?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世人總喜歡把馬拉多納與貝利並稱當世兩大球王,但馬拉多納總是不屑這樣類比。當貝利西裝革履變身正襟危坐的官員和政客時,馬拉多納總是動不動就說出各種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話。球場上的馬拉多納是神一般的存在,可現實中的他就像一個最坦誠的孩子,至死不變。馬拉多納有兩大畢生之政治偶像:菲德爾·卡斯特羅與切·格瓦拉,兩位古巴共產黨的締造者與古巴獨立運動、反美帝國霸權主義革命的領導者。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這兩人的頭像,也依次融入進了馬拉多納的身體裡,格瓦拉紋在他的右臂,而卡斯特羅則紋在他的左小腿。“為了紀念格瓦拉,我把他的頭像刻在我的手臂上,他是個叛逆者,我也是,他為了追求自由願意獻出生命,我也願意。卡斯特羅是個慈祥的老人,也是個堅定的鬥士,在他的身邊,我永遠也不會感到孤獨,也永遠也不會感到害怕……”馬拉多納曾說。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2000年之後,多次受困於毒癮和心臟以及呼吸系統疾病的馬拉多納曾經在古巴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卡斯特羅的關照讓老馬得到了最好的治療。2016年11月,卡斯特羅在祖國古巴溘然長逝,馬拉多納親自前往哈瓦那弔唁。而最近10年,馬拉多納也和已故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過從甚密。馬拉多納的鬥士政治形象,與他那種桀驁不羈的性格是無比匹配的。

在體育政治圈中,馬拉多納一向對國際足聯、歐足聯、南美足聯、阿根廷足協的高官嗤之以鼻,他也經常為球員們被資本壓榨的事實發聲。退役之後的馬拉多納長期在世界各地參加各種類型的公益活動,他經常以“馬拉多納朋友隊”的名義組織慈善比賽,募集善款向世界傳遞和平的理想。

縱觀整個現代足球世界,馬拉多納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足球巨星,他的身上被打上了著一種反權貴的文化符號。

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幾乎所有中國70後、80後的球迷都是從認識馬拉多納開始迷上足球的。馬拉多納不同於貝利,他的精彩屬於20世紀80年代,那是電視轉播崛起的年代,人們可以通過電視的彩色畫面,清晰地看到馬拉多納在球場上創造的奇蹟。直到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馬拉多納的各種精彩視頻集錦依然是國內各種體育內容流量的擔當。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馬拉多納最早與中國內地結緣是1996年夏天,他隨博卡青年隊訪華。當時在北京的著名飯店吃了一頓地道的北京烤鴨,馬拉多納當場就對陪同他的中國朋友說:“你們中國有這麼好吃的東西(北京烤鴨),不要去引進那些洋快餐。一個國家應該捍衛自己的傳統。”此後馬拉多納又在參觀故宮時感言:“這是全世界最偉大的一座博物館,我希望那些曾經搶奪過這座博物館的強盜們歸還屬於中國人民的藝術品!”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1996年那次訪華,馬拉多納首先在北京工體與國安進行了一場友誼賽,馬拉多納以隊長身份登場,最終以2比1擊敗國安。隨後馬拉多納隨博卡青年隊再赴成都與四川全興隊作賽,他一人策動了博卡隊全部進球,最終以3比0取勝。這次馬拉多納所到之處,無不萬人空巷,人人爭睹球王風采。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馬拉多納第二次來到中國已經是2003年11月的事情,已經退役6年的老馬登上萬里長城,並且振臂高呼,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說:“原來我也過了一把好漢癮。”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2008年8月,馬拉多納第三次到訪中國,當時他以阿根廷國奧隊顧問身份到來,此前他擔任了北京奧運阿根廷火炬傳遞的火炬他在北京“鳥巢”見證了梅西、迪馬利亞帶領阿根廷隊衛冕奧運會男足金牌的歷史性時刻。此後還親臨現場觀看了阿根廷男籃與俄羅斯男籃的比賽。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2010年,馬拉多納第四次來到中國,他與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簽約。在慈善活動中,他捐贈了個人物品以及參加了兩場公益比賽,並且所得收益全部用於慈善事業。馬拉多納當時對中國足球表達了祝福:“在足球領域,中國是沉睡的雄獅,我相信有一天中國足球必然會騰飛。”

桀驁不羈馬拉多納的“中國情緣”

2012年1月和8月,馬拉多納又兩次到中國參加慈善活動和商業推廣。到訪北京期間,馬拉多納見到了當時的中國足協副主席韋迪。關於中國足球的未來發展方向,馬拉多納和韋迪以及足協的相關人員交流心得意見,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培養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設性規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嘉麗、李化然

圖片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