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五一”安全第一

“五一”在即,加之今年的“五一”假期又是近12年來最長的一個,許多人都計劃出去轉轉。有旅遊網站預測,小長假出遊人數將接近9000萬人次,催生今年首個真正的旅遊小高峰。

久違的熱鬧場景令人期待,但從疫情防控的角度來看,這個小長假又是一場大考。一方面,雖然本土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但遠沒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最近哈爾濱兩家三甲醫院發生聚集性感染,傳播鏈達“1傳80+”的量級,就證明相關工作漏洞和僥倖心理依然存在。同時,國外疫情發展形勢還是相當嚴峻,不但歐美國家是“震中”,一些曾經防控較好的國家也出現疫情二次暴發的可能。“五一”假期,隨著人員大規模流動,無疑將集聚潛在風險。

但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全國上下已“相對靜止”了百餘天,春節和清明的集中出行都被極大壓抑住了,如今正面臨一波需求集中釋放。從恢復經濟活動的角度來看,也只有大家動起來,帶動相關消費,才能助推旅遊、酒店、餐飲等行業走出低谷。要認認真真防控,也要開開心心過節,這兩方面看似有矛盾之處,但又必須統籌考慮。所謂疫情防控常態化,就是說大家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因此,“五一”小長假的關鍵,不在該不該出遊、能不能出遊,而在於怎麼出遊。

休閒“五一”,安全第一。作為“主戰場”的各大景區首先要守土盡責,拿出詳實的預案來。比如,綜合景區只能選擇性開放室外區域,而開放部分的接待遊客上限設定多少為宜?預約服務、信息發佈、流量管控、分流疏導、安全巡查等方面是否已經做好預案?作為遊客,選擇出遊地時必須掂量掂量自己的安全半徑。在此基礎上,還要堅持出遊預約、隨身攜碼、“口罩文明”等等非常之規。畢竟新冠病毒還有太多謎團待解,我們不知道要與之鬥爭到何時。一定意義上,“五一”假期像一次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防控大練兵。只有人人用心,我們才能攜手闖關,更為順利地開啟“後疫情時代”的美好生活。(崔文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