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現在?為什麼出爾反爾?美國宣佈從索馬里撤軍引發質疑

繼上月宣佈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部分撤軍後,特朗普政府又要從“非洲之角”收縮軍力了。美國國防部4日稱,特朗普已下令在2021年年初撤出駐索馬里的大部分美軍人員和設施。


索馬里曾是美國大兵的“傷心地”。外界不解,3年多前特朗普曾高調增加對索馬里的軍事投入,如今,索馬里將在幾個月後舉行總統選舉,極端組織“青年黨”仍然氣焰囂張,美國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個時候出爾反爾,轉身離開?

兌現承諾?

地處“非洲之角”的索馬里,人口約1500萬,緊扼印度洋進入紅海的咽喉,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地位險要。然而過去30年,索馬里人一直在刀鋒上行走。自1991年中央政府垮臺起,索馬里軍閥割據,持續內戰,直到2012年9月議會宣誓就職並選出新總統,長達21年的無政府狀態終於結束。

然而,政局動盪仍揮之不去,與“基地”相關的極端組織“青年黨”不斷在索馬里及其鄰國發動恐怖襲擊。最近幾年,儘管索馬里政府在非盟協助下逐漸將“青年黨”逐出重要城市,但後者仍活躍在該國中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區,通過爆炸、暗殺等手段攪動局勢。

對於向來以“國際警察”自居的美國來說,索馬里曾是其海外干預噩夢般的敗筆。1993年,美國對索馬里發動軍事行動,試圖捉拿當地武裝頭目,但遭到重挫。當時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美軍士兵屍體被當地暴徒吊起,美國輿論一片譁然。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一直對索馬里棄而不管,任由“青年黨”武裝分子坐大。直到2007年1月,美軍為打擊“基地”組織,開始向索馬里南部派遣數量有限的特種部隊和軍事顧問。2017年3月,特朗普批准五角大樓擴大在索馬里軍事行動規模的請求,加強對“青年黨”等極端武裝的空襲力度。

目前,約有700名美軍駐紮在索馬里。美媒稱,根據五角大樓4日發佈的聲明,絕大部分美軍將從索馬里撤出,其中一些將不再部署在非洲東部,另一些將部署至鄰國肯尼亞和吉布提,繼續對索馬里境內的極端組織開展跨境軍事行動。五角大樓強調,美國“不是從非洲撤離或脫離接觸”。

聯繫到上月五角大樓宣佈的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的決定,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特朗普兌現海外軍事收縮承諾的最新舉動。《華爾街日報》稱,這一行動得到美國代理防長米勒的支持,它實際上逆轉了前任防長埃斯珀確定的路線。埃斯珀傾向於減少美軍在西非薩赫勒地區的行動,但保留在索馬里的美軍。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學者祝鳴認為,特朗普此時宣佈撤軍並不奇怪。早在2018年12月,特朗普總統的鷹派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就提出一項名為“繁榮非洲”的倡議,主要思路就是加強與非洲國家的經貿關係,減少在非洲的軍事存在,不再支持美國認為不見成效的聯合國維和行動。由此可見,美國當時就有“甩包袱”的意思,希望逐步讓其歐洲盟友承擔更多責任。不過也必須看到,美國不會完全撒手不管,它會借重地區盟友,比如埃塞俄比亞的力量,保持對索馬里的有限介入。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袁徵認為,可以從幾個層面理解美軍撤出計劃。其一就個人而言,特朗普對非洲裔態度輕蔑,對非洲國家並無太多興趣。外媒很早就報道過,特朗普在任期間未曾訪問過非洲。其二從局部看,美國對外戰略的重點主要關注三大區域:歐洲、中東和亞太。其三從整體看,特朗普政府在海外推行軍事收縮戰略,既可以說是兌現承諾,同時也不乏政治考量,為可能的2024年競選積累政治資本。

不合時宜?

儘管五角大樓保證,美軍無人機仍將繼續從國外基地打擊索馬里“青年黨”,但輿論大多不以為然。有分析人士質疑,你可以在吉布提和肯尼亞發動遠程打擊行動,但你又如何遠程訓練一支部隊?也有批評認為,五角大樓正在自欺欺人,撤軍決定為時過早。

一來,眼下正值地區局勢動盪時期。

接下來幾周,索馬里將迎來緊張的選舉季,本月計劃舉行議會選舉,明年2月將舉行總統選舉。這本是索馬里幾十年來首次一人一票的選舉,但由於聯邦政府和地區政府之間的爭執,選舉前景懸而未決。有評論稱,美國軍隊至少應該留到索馬里選舉結束後。因為選舉可能引發暴力事件,“青年黨”或許會利用任何可能的混亂。

與此同時,鄰國埃塞俄比亞正因國內衝突面臨從索馬里撤走部分駐軍的壓力,規模達1.9萬人的非盟駐索馬里特派團也將在明年年底撤出。索馬里當地官員和一些分析人士稱,美國的撤軍計劃出現在最糟糕、最棘手時期。

二來,索馬里武裝分子仍然強大。

過去3年半,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索馬里安全形勢的確有所改善。美軍自2013年起幫助訓練索馬里的精英特種部隊“達納布”,目前規模約1000人。但是,五角大樓上月底的最新報告認為,索馬里軍隊無法獨自遏制“青年黨”的威脅。今年7月到9月,“青年黨”在索馬里參與了440起暴力事件,為兩年來最多。更危險的是,消息人士稱,“青年黨”正在招兵買馬,並提高爆炸物製造技術。它們通過恐嚇、暴力手段向當地企業和農民索要錢財,未來可能發動更大規模的炸彈攻勢。

輿論警告,美軍此時撤出將造成災難性後果。一方面,索馬里安全部門人心惶惶。人們都很疑惑,美國為什麼是現在走人?人們也感到沮喪,對美軍信任流失。另一方面,索馬里“青年黨”和數百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歡欣鼓舞。“青年黨”會發現,沒有了美國軍隊,自己很容易壓制非盟駐索馬里特派團,更不用說索馬里政府軍。他們甚至會問自己,既然外部力量終會永遠離開,他們最應打算的是不是塔利班式平起平坐的談判?

祝鳴認為,索馬里局勢所面臨的風險,主要看兩方面。一是“青年黨”在索馬里境內的危險行動,以及在周邊鄰國製造的外溢效應。近年來,在國際社會共同打擊下,索馬里海盜威脅有所下降,但形勢仍然脆弱。二是受連年戰亂、部族衝突和災荒影響,索馬里經濟凋敝,人道主義危機嚴重。比如近年來遭遇蝗災等自然災害,糧食嚴重短缺,再加上外部干預興趣減弱,其國內形勢可能進一步惡化。

出爾反爾?

“這是典型的特朗普政府對索馬里政策不連貫。”英國智庫沙汗研究所戰略顧問馬特·布萊登(Matt Bryden)說。2017年4月,特朗普上任三個月後,就在充當“國際警察”的衝動下,加大對索馬里的軍事投入。相比之下,任期末尾的“出爾反爾”讓人難以理解。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特朗普或許看到,美國從索馬里撤軍幾乎不可避免,因為當選總統拜登也承諾,將讓美國軍隊遠離“無休止的戰爭”。就索馬里這樣的脆弱國家而言,哪會有什麼好時機,倒不如先下手為強。

在祝鳴看來,儘管從全球角度說,非洲一直是美國相對不太重視的地區,但並不表示它完全不重視。美國國內一直存在對非政策的爭論。一些美國智庫認為,美國和非洲的關係正在“脫鉤”,美國在非洲的經貿聯繫、經濟影響正被其他國家趕超,因此美國政府不能掉以輕心。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對非洲的關注一定程度上也受輿論熱點的牽引和推動,可能會給人忽冷忽熱的印象。

袁徵認為,特朗普的政策導向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益導向。他不想讓美國陷在得不償失的戰爭中,因此要從索馬里撤出大部分美軍。但美國也沒有從非洲撤走,它對於非洲仍有兩點關注,一是反恐,二是大國影響力之爭。從目前來看,特朗普在未來幾周確實有可能做一些讓外界難以反應的動作,但更多的還是給四年任期掃尾,為未來鋪路。

從1993年“黑鷹墜落”逼退美軍,到這次特朗普主動從索馬里撤出,有評論稱,歷史的輪迴似乎證明一點——美國想憑軍事手段解決問題只能是徒勞。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