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

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

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這是為什麼?鄭簠的學書過程正說明了這一點。

鄭簠的學生張在辛在《隸法瑣言》中說:“先生自言學者不可尚奇。其初學隸。是學閩中宋比玉(明末書家宋鈺),見其奇而悅之。學二十年,日就支離。去古漸遠。深悔從前不求原本。乃學漢碑。始知樸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三十餘年。溯流窮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真奇怪之妙。及至晚年,醇而後肆,其肆處是從困苦中來,非易得也。”

張在辛(1651年~1738年),字卯君,號柏庭,清初書法、篆刻家、金石鑑賞家,山東安丘人。是官至翰林院待詔,於書、畫、鼎彝、金石篆刻具精的張貞的長子。

鄭簠見宋珏的書法“其奇而悅之”,意思是鄭簠見到宋珏的八分(隸書)奇異就心生喜悅。這一喜悅,讓鄭簠一學就是20年,痴迷的程度,可想而知。其中辛苦,也不難想象。寫了這麼多年,鄭簠覺得不對了,越寫越沒有條理了,找不到路徑迷失方向了。從清周亮工《宋比玉臨董文敏各體十九首跋》:“ 比玉,人知其善分書,不知其行楷俱登峰造極。”來看,鄭簠起初選定宋珏來作為學習對象(範本),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沒有想到要到源頭去找“活水”。當知道沒有出路時,鄭簠改變了方法,他認為要從原本上下功夫。從漢碑學起,“溯流窮源”,從此,一片光明,“自得真古拙真奇怪之妙。” 任情肆意,神韻自足。

我們在學習書法時,不能將“華麗”、“嫵媚”作為目標來追求,要從純厚、樸實的源頭上下功夫。內質外妍,才是真正的美。內裡不實的美,是虛的,是帶有俗氣的,因而並不美。

從“好奇”到“真奇”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


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

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

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必刪

學習書法要取法乎上

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