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央廣網濟南4月20日消息 濟南,地處山東半島中西部;湘西,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兩地直線距離約1400公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孕育了兩地不同的自然、人文環境,也形成了兩地居民不同的飲食習慣。當湘西特產“遇上”濟南,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我們想讓我們的好東西走出大山”

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在濟南市歷下區濼文路文化西路路口東面20米左右,有一家並不算起眼的店鋪,店面招牌上寫著“東西部協作扶貧 湘西永順農特產體驗店”。走進店裡,一排排臘肉、米粉、辣椒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家湘西人開的湘西農特產體驗店。體驗店,顧名思義,在這裡你可以品嚐到正宗的湘西特產,“買不買沒關係,可以先嚐一下,覺得好再買。”這是田文藝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田文藝,一名地道的湘西人,也是這家店的店面經理。

2017年11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簽署《東西部扶貧協作合作協議》。2019年2月,田文藝受邀到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推介湘西土特產,此後半年多的時間裡,田文藝不斷往返於湘西與濟南之間,“有時候我沒時間,就是我姐或者公司的同事來,差不多一個月來一次濟南”。作為扶貧合作協議中的一個項目,2019年9月底,濟南市歷下區政府為田文藝選定了如今的店面,同時減免了店鋪的租金,田文藝這才算在濟南“紮下根”。

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我們想讓我們的好東西走出大山。”田文藝告訴記者,這是她最開始也是一直堅持的想法。但兩地飲食習慣不同,如何讓濟南人接受她們當地的特產,成為田文藝要考慮的問題,“我就跟來店的顧客說,你們可以少買點,像香腸,一次買一根、兩根,回去試一下,如果好吃可以回來再買。”通過這種體驗式的推銷方式,田文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客戶群,“現在很多新客戶都是老客戶帶來的,老客戶會給身邊的人推薦,現在生意比一開始好多了。”

“這個店最大的意義是帶動老百姓致富”

田文藝的店裡經營各類當地土特產,臘肉、米粉、莓茶、辣椒、十八洞酒……,如果讓田文藝自己選出店裡的明星產品,“那應該是臘肉和永順莓茶。”

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湘西臘肉是湖南的傳統美食。臘月間,湘西家家戶戶都有醃製臘肉的習慣,“你到我們湘西去,家家戶戶都是用臘肉招待,臘肉是我們那兒的特色。”田文藝告訴記者。為了保證臘肉的口感,她們承包了3000多畝大山,飼養了2000多頭黑豬,“這些黑豬一年才出欄,飼料主要是玉米籽和米糠。”相較於同樣出名的四川臘肉,湘西臘肉有自己的製作特點,“製作時需要用鹽、花椒、酒醃製7到10天的時間,然後掛炕燻烤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燻烤所使用的木材也有講究,“一般的樹不行,點燃後會有黑煙,我們一般用茶籽樹,它屬於硬木樹,燻起來肉特別香。燻烤的時候也不能急,太急容易外面焦了裡面還是軟的。”

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燒皮

“好多人買了臘肉回去之後跟我說怎麼煮都咬不動,”田文藝介紹,臘肉買回家之後還需要進行一道名為“燒皮”的程序,“就是用噴槍燒表皮,把皮燒成黑黑的,用刀或者鋼絲球擦去表皮就可以。如果不燒皮,用高壓鍋都煮不爛。”考慮到濟南當地人可能很少做臘肉,田文藝會給每位購買臘肉的顧客燒好皮沖洗乾淨後讓他們帶回家,“只有燒好皮才能吃出我們地道的湘西味道。”

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永順莓茶

作為店裡的另一款明星產品,永順莓茶也是湘西特產,又名“土家神茶”。田文藝介紹,莓茶最開始只是一種野生的藤茶,但由於目前銷量太大,已經帶動當地很多老百姓種植。“濟南這邊氣候乾燥,莓茶對於緩解咽喉炎症狀有一定作用,而且北方人比較愛喝酒,它也有護肝的的作用。”莓茶在湘西可謂是老少咸宜,“我們那邊3、4歲的孩子都是喝莓茶。”據瞭解,莓茶具有“回甘”的特點,入口微苦,繼而快速回甘,且回甘持久綿長,“好多人來店裡嚐了莓茶,當時沒什麼感覺就走了,幾分鐘後就返回來買上一些,這就是因為莓茶回甘的特點。”田文藝告訴記者。

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對於田文藝來說,這家湘西土特產體驗店的作用一方面在於展示湘西當地的特產,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濟南人體驗湘西的飲食文化,進而瞭解湘西、瞭解湖南。田文藝告訴記者,雖然她經營的只是一家體驗店,但這家店背後卻連接著湘西當地眾多農民、合作社,“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店最大的意義還是帶動老百姓致富,因為我賣得好,老百姓收入就高。”

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採訪最後,田文藝發出一個邀約:“到我這個店來體驗,全免費,喜歡吃什麼,都可以嘗,我給大家做,這也是我們不請本地人的原因,因為只有我做才地道,才能真正做出我們家鄉的口味。”

原標題:鏡頭丨當湘西“遇上”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