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告別畏懼心理

勇氣是使人不斷前進的動力。一個人無論有多麼淵博的知識,如果缺乏做事情的勇氣,還是會一事無成。

父母愛孩子本來是很正常的事。但有些父母給孩子太多呵護。他們為了不讓孩子受到一些想象中的傷害,把孩子當成溫室中的花朵一樣,培育,可以說這是極其愚蠢的做法。如果您害怕孩子遭受意外而忽視對他進行勇敢精神的培養。那麼就算孩子有健壯的體格也會碌碌無為。

一個人的勇氣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後天的培養,逐漸形成的。對小孩子來說,膝蓋上不小心磕破的傷可以輕易治癒,但如果他的內心缺乏自信和勇氣,那就很難治癒。太多的事實證明,父母保護過度的孩子普遍缺乏勇敢精神,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很無能,有嚴重的依賴心理。

其實對於父母的過分呵護孩子也很反感。我曾聽到一個孩子說過:“其實我特別討厭父母事無鉅細的關心,我這顯得我好像什麼都不會似的,在同伴面前很沒面子,其他同伴能做到的事,我怎麼就不能做呢?”顯然,孩子對父母的關心並不賣賬。因為父母的行為妨礙了孩子們的自由。使他們產生了逆反心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孩子常與父母對著幹,父母越是不讓他們做的。他們卻非做不可

家長要對令孩子感到不解和害怕的事物及時給以解釋,尺時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並對孩子進行勇敢心理的培養與訓練。以便讓孩子從小就告別膽小懦弱,選擇勇敢大膽。這樣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才能夠無所畏懼勇敢前進,從而創造出不凡的業績。

如何讓孩子告別畏懼心理

家長培養孩子勇敢品質的方法

①實話實說,家長不要否認和極力掩蓋讓孩子感到害怕的客觀事物。應該如實告訴孩子相關的知識。

②細心觀察,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瞭解他真的害怕的事物,然後對症下藥,加以解決。

③做好榜樣,家長以無所畏懼的形象去影響孩子。另外,也可將自己曾經害怕但現在不怕的某些事物如實告訴孩子,使孩子意思到,畏懼心理是可以被征服的。

④大膽放手,家長不要對孩子過分呵護,要相信孩子並大膽放手,多鼓勵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難。使他們親身體驗到獨立解決問題之後的快樂。

如何讓孩子告別畏懼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