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貧血的定義:貧血是指外周血在單位體積中的血紅蛋白濃度(Hb)、紅細胞計數(RBC)和(或)血細胞比容(HCT)低於相同年齡、性別和地區的正常標準。以血紅蛋白濃度(Hb)降低最為重要。

注:貧血是一個症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診斷貧血時應先考慮其病因。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

臨床上根據血紅蛋白↓程度將貧血分為:

輕 度 Hb低限- 90g/L(症狀輕微)

中 度 90-60g/L(體力勞動時心慌氣短)

重 度 60-30g/L(休息時感心慌氣短)

極重度<30g/L(常合併貧血性心臟病)

貧血的類型:和營養有關的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和營養無直接關係或者關係不大的貧血:1、各種血液病比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 、溶血性貧血……2、其他:腎性貧血、腫瘤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由於鐵質缺乏所致(鐵質是紅細胞生成所需的物質和構成血紅蛋白的原料)。為我國最常見的貧血。

病因:食物鐵攝入不足:相對不足:妊娠期、哺乳期對鐵的需要量增加,出現相對鐵缺乏。絕對不足:挑食、偏食,影響食物攝入的種類,出現絕對鐵缺乏。

吸收不良:胃腸道疾病(尤其是十二指腸)

鐵丟失過多:育齡期女性(月經過多)、胃腸道疾病(小量出 血)、痔瘡等慢性失血性疾病

臨床表現:

1、一般貧血表現:乏力、疲倦、頭暈、頭痛、心悸、食慾缺乏等。

2、組織缺鐵表現:皮膚:乾燥、無光澤

毛髮:乾枯易脫落

指甲:勺狀(匙狀) 甲。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3、精神行為表現:如易激動、注意力不集中,,如煩躁、

易怒、異食癖等。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臨床治療

口服鐵劑首選:1、避免食物抑制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建議餐前1h口服鐵劑。

2、鐵劑+維生素C,增加吸收率。

3、補充鐵元素≥200mg/天容易出現噁心、上腹部不適等症狀,選擇鐵含量較低製劑。

注射掌握適應症:如患者不能耐受口服,或胃大部切除術後,可改用胃腸外給藥,常用右旋糖酐鐵與山梨醇鐵肌肉注射,但要注意有較嚴重的不良反應。

輸血:重 度 貧 血 (血紅蛋白 <7 0 g / L) 者建議輸血 治療。

缺鐵性貧血的治療-營養治療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由於紅細胞成熟因子如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所致。

病因: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

食物營養不夠(過度烹飪、需要量增加)

吸收不良:胃腸道疾病(內因子的缺乏)

代謝異常:肝病、某些藥物

利用障礙:先天性谷胺素傳遞蛋白缺乏,引起的vitB12輸送障礙

臨床表現: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牛肉舌”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肢體麻木、深感覺障礙、共濟失調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鏡面舌”

預防:

糾正偏食、不良的烹調習慣

嬰幼兒及時添加輔食

特殊人群可以預防性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

治療:1、藥物:葉酸片、維生素B12片或者針劑

2、食物(營養):各種新鮮蔬菜含葉酸(忌過度烹飪) 維生素B12主要在肉類、蛋、乳、動物內臟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的食物:瘦肉、魚、禽、動物血、動物內臟、含血紅素鐵,鐵的吸收利用率為10%~20%。

鐵的吸收利用率較低的食物:奶類、蛋、穀類、乾果和蔬菜,含非血紅素鐵,鐵的吸收利用率較低(<10%),其中蛋黃為3%,小麥為5%。

同時要避免食用干擾和降低鐵吸收的食物,如菠菜、莧菜、空心菜等草酸、植酸或鞣酸含量高,可干擾降低鐵的吸收(食用前綽水),飲茶也影響鐵的吸收。

注意配合食用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西紅柿、柿椒、苦瓜、油菜等可促進鐵的吸收。

補鐵誤區:傳說中的“補鐵食物”真的有效嗎?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每100g中含鐵量大約2~4mg,紅糖、紅棗中的鐵都是非血紅素鐵,

吸收利用率很低,僅1%~2%,還可能因為大量食用引起血糖波動。

補鐵乾貨:真正的補鐵食物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每100g中含鐵量大約3~23mg,都是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很高,

約20%~30%。 注意:動物內臟中含有大量膽固醇及脂肪,建議1~2次/周

常見食物含鐵量

貧血,到底該怎麼“補”?

食譜舉例:芹菜炒豬肝 是一道富含鐵質和葉酸的菜餚,對於貧血傾向的婦女和兒童是日常食補的佳品。

特點:豬肝細嫩爽口,芹菜芳香味濃,香中帶酸,味道鮮美。

作用:豬肝每百克含鐵25毫克,芹菜每百克含鐵1.2毫克,食用每份芹菜炒豬肝大約可攝取70毫克的鐵質。

哪些群體對鐵的需要量多?

幼兒、青少年:牛奶中的鐵吸收率只有10%,用牛奶餵養的嬰幼兒注意及時添加輔食;蛋黃含鐵量雖較高,但其鐵的吸收率僅為3%,因此,依賴牛奶和雞蛋來補充鐵質是不夠的。

婦女妊娠後期及哺乳期:孕婦在妊娠全程必須額外攝入 700~800mg的鐵,其中500mg用於血細胞生成,250~300mg為胎 兒及胎盤組織所需。鐵需求量的增加大多發生於妊娠20周之後, 即母親與胎兒需求量最大時。

總結:1、合理膳食:保證食物多樣化。注意鐵、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元素的補充。

2、實驗室檢查:血清鐵蛋白<30ug>

3、治療:膳食治療+藥物治療

4、動態監測:血常規、血清鐵蛋白,評估治療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