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六月的讀書分享,又是在月初就已經準備好了。《微光·炬火》這本書,是之前在參加單位的讀書會時,一位同事分享的作品。不同於大部分公益活動短期支教的特點,“美麗中國”的支教老師,任期至少兩年。招募對象主要為應屆大學生,以至於大量學生家長的第一個問題是,“不會是傳銷吧?”。微薄的公益力量,在巨大的鄉村教育缺口面前,究竟能帶來多少改變?這一連串的與眾不同與問號,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也由於已經知道了大概的內容,而一直束之高閣,沒有動手翻閱。六月的上海已經開始進入夏天,又一次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決定一定要拿出來讀一讀。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讀完這本書,不由自主地就會想去了解“美麗中國”,這個致力於中國鄉村兒童教育的公益組織。很難想象一個美籍意大利人,在2007年來到清華大學學習中文,由於一次因緣際會的調研,接觸到中國偏遠山村的小學教育情況。就毅然決然投身這項公益事業,而且並不是一時興起,這一晃眼,已然十年過去。與大部分公益支教以實物捐贈,與短期支教的形式為主不同的是,“美麗中國”從創建之初,就打算利用專業化運營,來形成穩定的持久的鄉村教育支持事業。這一點在支教老師的招募流程,以及上崗授課前,長達一個暑期的系統化培訓,就可見一斑。“美麗中國”招募的,是真正需要教書育人的老師,而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獻愛心。這樣“與眾不同”的公益組織,也難怪不少應聘的學生家長,要懷疑是傳銷了。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第二個頗為有意思的情況是,現在的支教,也不再完全是傳統概念中,偏遠山區就一定等同於硬件條件艱苦;學生主要受困於家境貧寒而無法得到應有的教育。恰恰相反,很多地方的學校,硬件設施已經大大改善,缺乏的是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廣東潮汕地區的學生,往往因為家裡已經安排了今後工廠工作的職業路徑,而學習熱情不高,得過且過。這些新時代的特點,也許是很多投身於支教的年輕人從未預想到過的,甚至有時與他們的公益夢想是完全背道相馳的。但“美麗中國”卻並沒有把支持鄉村教育,狹隘地理解為“扶貧”,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策略。這裡的老師,不僅需要把課程內容上好,完成一個教師最基本的任務。更多的是需要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改善、推動當地整體的教育改革,體現“鯰魚效應”。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我之所以會對支教這個話題,有著格外的興趣,是因為高二時的一段經歷。當時我們學校有一個和大別山區一所中學對口的項目,每年寒假的時候會有當地的學生來上海交流。為了讓他們體驗上海同學的日常生活,學校會徵集志願接待的家庭。因為當時家裡有個閒置的閣樓可以住人,所以在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我也承擔了接待的任務。來到我們家的,是一個初二的男生,第一印象是怎麼長得這麼矮,還沒有上海小學生高。雖然之前已經在我們班另外兩位同學家裡住過,但他依然對我家裡的各種小玩意,表現出了無比好奇。比如那個被我束之高閣不知道多長時間的,俄羅斯方塊手掌機。看他玩得不亦樂乎、愛不釋手的模樣,我自然也是把這臺手掌機,當成禮物送給了他。臨別前的座談會上,老師請大家說說來上海參觀以後的感受。別的學生說了什麼,沒有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不過住在我們家的那位同學說,“我希望能學好知識,以後把家鄉建設得和上海一樣美麗。”當時我覺得這個回答,似乎也太標準化,太主旋律了一點。多少有一點不以為然,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次年暑假,作為慣例,學校會組織上海的同學,去大別山做客,瞭解、體驗當地學生的生活。既然接待過遠道而來的同學,自然不肯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也非常想去看看當時的小夥伴回家以後過得如何,所以我毫不猶豫就報名參加了。一路坐著綠皮火車再轉大巴汽車,帶隊的老師一直在給我們做心理建設,諸如當地生活條件如何如何艱苦,物資匱乏到拿鹽拌飯就是一餐等等。不過對於我們這些16、7歲的孩子來說,這趟旅行無異於春秋遊,一路上充滿了興奮與歡樂。等一番舟車勞頓到達目的地之後,眼前的景象還是讓我感到震驚了。泥濘的操場、簡易的自制籃板和籃筐筐,我最喜愛的籃球運動,在這裡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因為你唯一能找到的是一個不知怎麼做出來的“籃球”。曾經來過上海的殷多敏,此時已經回到家鄉,看到他破得露出腳趾的鞋子,我才意識到,當時來我家的時候,他已經換上了上海同學贈送的衣服,所以那時我並沒有覺得他,家境有多麼困難。等住進當地學生家以後,我們才明白,為什麼上海的同學只能選擇暑假前往。因為當地大部分人家裡,不像上海那樣,有熱水器,可以很方便的洗澡。我們幾個男生,只是在人家的院子裡,拿著舀水的瓢往身上澆,就當沖涼了。我睡的“床”,記不清是一張長凳,還是兩個凳子上,架著塊木板,但肯定不是城裡人概念中的床。依稀記得我住的那家人家,有一臺黑白電視機,但是沒有打開過。幾個簡單的吊燈,入夜以後,大家早早就休息了。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這是當年大別山之行,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也是我至今珍藏的一張老照片。照片背後煥然一新的校舍,正式在我們上海學校的資助下,剛剛建成的。所以我們此行,自然也受到當地師生最高級別的款待。也許他們自己家裡,只能用鹽下飯,但是給我們安排的餐食,每個菜都有肉,雖然可能僅僅只是肉糜。大別山之行匆匆結束了,殷多敏這個孩子的名字,以及彌陀鎮這個地名,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切身體會,什麼是貧富差異。從那以後我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一個農民的年收入不足1000元人民幣,也不再有絲毫的疑惑。最重要的是,我重新體會了殷多敏那句,“我要把家鄉建設得和上海一樣美麗”。我覺得那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客套話,而是一個純真的孩子,在看到了上海這座大都市,與自己家鄉巨大的差異之後,發自內心的夢想。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這麼多來自大城市,甚至出國留學的大學生,能夠加入到“美麗中國”的項目當中,給當地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優質的教師資源,更是廣闊的眼界與外面世界的信息。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無論情懷多麼令人動容,在國內的教育體系下,考試成績依然是衡量教學質量最直接也最直觀的指標。幸運的是,在“美麗中國”項目中的學生,考試成績普遍有比較大的提升。相信這也是項目的組織者,與所有一線教師,最大的欣慰。之前有個網絡調查問,“高考後,你會帶孩子去哪裡旅遊以開拓孩子的視野?”,我的回答是,所謂的開拓視野,未必一定是出國旅遊。如果能夠去到我國中西部地區的貧困山區,當一回志願者,亦或是體驗一段時間爸爸媽媽的工作。讓孩子知道,生活不僅僅是讀書和考試,而世界也遠遠不僅僅是我們生活在城市裡的這種樣子。這對幫助孩子建立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六月讀書分享——《微光·炬火》

投身於諸如“美麗中國”這樣的公益事業,最大的困惑可能就是,憑藉個人微薄的力量(即便是形成規模的組織,與巨大的現實缺口相比,依然可以說是杯水車薪),究竟能帶來什麼變化嗎?我想書裡用下面這個小故事,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海嘯後,很多魚被衝上岸
一個小男孩在岸邊不斷撿起魚,
然後扔進大海。
大人說,這樣做沒有意義,
成千上萬條魚你救不過來。
小男孩繼續撿起一條扔進海里:
“可這條魚在乎。”
 

也許,我們只是種下一顆種子,但我們堅信將來它必會發芽;微光、炬火,終將燎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