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非實驗室人為製造-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2日7時39分,全球累計確診病例超256萬例,達2565059例,死亡病例近18萬例。

針對近日流傳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各種消息,世衛組織21日表示,就現有證據來看,這一病毒來自於動物,而非實驗室人為製造。 □新華 中新

世衛發言人 新冠病毒起源自動物

世衛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她表示,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源自動物,而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干預或製造而來的。

她說,目前來看蝙蝠最有可能是這類病毒在自然界中的貯主。至於新冠病毒如何從蝙蝠傳給人類,目前還不得而知。世衛組織歡迎各國科研人員努力尋找新冠病毒來源,目前已有多個團隊正開展這一工作,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團隊。

權威機構 新冠病毒並非人為製造

國際權威機構及多數病毒學、免疫學領域學者均表示,諸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猜測缺乏科學支持,迄今為止所有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並非人為製造。

首先,現有科學證據已表明新冠病毒的特徵是人為操作不可能達到的,只能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等機構參與的國際團隊3月17日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分析比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認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人體細胞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效率之高,是人類基因工程所無法達到的。此外,新冠病毒獨有的分子架構也排除了它是實驗室合成的可能,因為人們找不到一個類似的已知病毒分子架構來構建這種新病毒。

其次,新冠病毒某些進化特徵並非獨有,科研人員在自然界可以找到相似進化事件,也進一步支持了它起源於自然的結論。

第三,科學家已在野生動物體內找到了與新冠病毒十分接近的冠狀病毒毒株,表明這類病毒存在自然界宿主。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親緣關係最近的冠狀病毒是從雲南蝙蝠體內分離的RaTG13毒株,與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一致性達96%;此外有研究顯示,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親緣關係也比較相近,尤其是在幫助病毒入侵細胞的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上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高達97.4%,表明穿山甲可能參與了新冠病毒的進化與傳播。

專家強調 警惕謬論背後的政治目的

法德拉·沙伊卜強調,當前各方的共同焦點應該是事實而非恐懼。找到新冠病毒起源和來源非常關鍵,世衛組織正以科學為依據,參與眾多專家就此展開的調查工作。多名專家也強調,要警惕“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於實驗室”等謬論背後的政治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