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新型坦克穿甲彈列裝,終於完成自己30年前承諾!但威力……

隨著俄軍新型T-90M坦克的服役,一種穿甲能力達到650毫米的新型穿甲彈也下發了部隊。對俄軍自己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劃時代的成就。面對西線的北約各式第三代改進型主戰坦克,這個性能夠不夠用,只怕是要打個問號的。

俄新型坦克穿甲彈列裝,終於完成自己30年前承諾!但威力……

【俄羅斯展示3BM44M】

長期以來,俄羅斯坦克聲名顯赫。然而只有業內人士知道,從蘇軍到俄軍都飽受穿甲彈性能低劣之苦。蘇聯的125毫米坦克滑膛炮列裝始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蘇聯/俄羅斯就開始為坦克配備一種3BM42穿甲彈,配用3VBM17彈託。這種穿甲彈廣泛裝備在T-72和T-80家族中,並且大量出口。但3BM42使用合金鋼製造,因此穿甲能力極為有限。根據俄羅斯提供的有關文獻,它的穿甲能力只有2000米460毫米。也就是說,如果把一塊460毫米厚的裝甲鋼板放在距離炮口2000米的地方,炮彈垂直擊中鋼板,正好能把它打穿。

俄新型坦克穿甲彈列裝,終於完成自己30年前承諾!但威力……

【3BM44M可能配備給T-90M】

460毫米是個很嚇人的厚度,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這個威力足夠擊毀當面北約陸軍的各種坦克。數量最多的M1系列坦克對穿甲彈的防護能力只相當於350毫米厚的裝甲。然而進入90年代,西方不斷努力提高坦克防護性能。其中M1坦克改進到A2型之後,由於採用了先進的複合裝甲和貧鈾裝甲,炮塔正面的防護能力至少相當於600毫米垂直裝甲鋼,車體正面相當於530多毫米垂直裝甲鋼。早就超過了3BM42的威力。

需要知道,軍火商寫在說明書上的武器威力,是在最理想靶場條件下測出來的。實戰中的表現只會比這個數字更差。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的T-72坦克多次從正面擊中美國的M1A1,無一擊穿。證明了3BM42的威力已經嚴重不足。

其實美國人自己也打不穿M1A1正面。在海灣戰爭中,曾經發生過M1A1相互誤擊的案例,雙方發射的M829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上能夠打穿540毫米厚的裝甲鋼,所以都沒有擊穿對方600毫米厚的裝甲。

打不穿對方的裝甲,這對俄羅斯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據說在90年代,俄羅斯就在生產叫做3BM44M和3BM46的新一代穿甲彈,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650毫米的裝甲。在30年的時間裡,這種所謂大威力穿甲彈偶然有照片留出,但是一直沒有見到實際裝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俄羅斯財力不足,裝備不起。另一種是兩種穿甲彈根本沒有研製成功,參數不過是拿來宣傳的。

現在看來,財力不足這條原因的可能性不大。俄羅斯《消息報》指出,俄軍已經決定用5150萬盧布採購2000枚3BM44M。摺合人民幣不到2500元一發。即使在俄羅斯財政最困難的時刻,這也是個很便宜的價格。所以,3BM44M和3BM46應該是沒有研製成功。

4月18日,《防務更新》網站發佈了一條消息,配用了一張俄羅斯在國際軍展上發佈的照片,一枚3BM44M垂直穿過一塊600毫米厚的裝甲鋼。看來,俄羅斯通過多年努力,終於完成了自己在30年前的承諾。

俄新型坦克穿甲彈列裝,終於完成自己30年前承諾!但威力……

【M1系列防護不斷強化】

然而我們還是要對這個穿甲威力表示懷疑,理由還是價格。如果採用鎢合金材料,價格肯定要超過一萬元人民幣。2500人民幣的單價意味著,3BM44M還是採用合金鋼彈芯製造的。合金鋼有自己的性能極限,很難達到2000米600毫米的威力,否則無論美國、德國還是中國都不需要奮力研製貧化鈾以及鎢合金穿甲彈了。

短期內,我們很難看到陸軍強國之間的戰爭。那麼還有沒有機會驗證3BM44M的實際性能呢?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同時存在著125毫米坦克炮和M1A2,那就是伊拉克-敘利亞地帶。伊拉克擁有一大批美軍遺留的M1A2,敘利亞則擁有俄羅斯提供的T-90。如果在某些場景下,這些坦克流入了一些敵對武裝派別的手中,或許就能為3BM44M的穿甲能力提供答案了吧。

(作者:孔新 版權作品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