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抗“疫”戰士

突如其來的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將我困在父母鄉下的老家將近一個月,原本計劃小住一週即將返程,但隨著疫情的發展目前還處在管控階段,時間越拉越長,個人的生活用品及父母的生活物資都成了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我見到了二十多年未見的蓮塘村抗“疫”戰士張久良。

如果按輩份稱呼他的話,我應尊稱他為“大爺”,我們是鄰居,且我和張久良的弟弟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發小,但對於張久良大爺的印象卻是非常的模糊。他是我們全村第一個走出去當兵的帥小夥子,後來部隊轉業後帶著一家人在北京做生意,生活條件及物質基礎相對來說都比較好,讓當時從未走出家門的我們好生羨慕!後來張久良大爺從北京回村裡辦結婚典禮時,曾在全村也是轟動一時,那時我對他的印像也是高高大大,帥帥氣氣的!後來隨著生活環境的變遷,經歷的改變,二十多年從未再見過面!

直至這次疫情再次相見時,他奮戰在抗擊疫情的前線,是確保整個蓮塘村老百姓物資後勤保障的戰士。我從工作的城市回到父母家曾路過武漢,回老家一週左右的某一天和家人正在門口打羽毛球,一輛標識著“宣化鎮新冠肺炎指揮部蓮塘村物資運輸“的車輛停在家門口,走出來兩個人,一位是張久良大爺,一位是村裡的醫生,戴著口罩,穿著隔離服全副武裝的挨家挨戶給每家人測量體溫並進行詳細的登記。輪到我登記時,久良大爺問我:

“小虹貓,你還認得我不?”

“大爺,二十多年未見了,如果您不說,在路上碰到真的不敢認!”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大爺,這次疫情這麼嚴重,預計湖北什麼時候才能稍有好轉?”我問道。

“這段時間是最關鍵、最嚴重的時候,呆在家裡比什麼都好,不要出來到處轉了!”簡單的要求及交待後他和醫生又去忙別的事情去了;

我身邊的抗“疫”戰士

疫情期間確保物資運輸的通行證

正月初十左右天氣下雨,氣候陰冷,焦慮的心情及糟糕的天氣讓人心情陰霾,站在門口透氣時遠遠看到久良大爺又帶著醫生挨家挨戶的發口罩,量體溫,做宣傳,手凍得發紅,聲音嘶啞!父親招呼他進來坐下,烤下火,他老遠擺擺手又忙去了;

我身邊的抗“疫”戰士

挨家挨戶送口罩,量體溫,做宣傳

因疫情影響,生活用品、生活物資都出現了短缺,父母開始有些隱隱的擔憂。我拿出手機給久良大爺發了一條微信,並列了一個清單請他幫忙採購,次日下午久良大爺就開車送到家門口。車後備箱塞得滿滿的:米、面、青菜、土豆、茄子、豬肉.......,這時我才得知,從大年二十九開始他每天負責整個蓮塘村所有鄉灣的物資採購及配送到家,風裡來雨裡去,基本上每天都是2000-3000元左右的物資採購量,且都是由自己先墊資的,準確無誤的配送到家家戶戶。先不說他服務了多少個家庭,單從每天往返的路程來看,他丈量了多少次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和鄉村;又給多少家庭,多少像我這樣焦慮的人送去多少溫暖;憨厚的笑容,平白的語言,麻利的動作撫慰了多少人焦躁不安的心靈!

我身邊的抗“疫”戰士

疫情期間每天配送有需求的家庭,確保生活物資的供應

生活從來沒有歲月靜好,而是一群人在身後默默的為您負重前行!

他們是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他們是火神山、雷神山以雷霆萬鈞的速度交付使用的建築工人;

他們是夜以繼日、絲毫不敢懈怠的社區隔離工作者;

他們是戴著口罩、扛著攝像機、拿著話筒深入險區還原真相的記者、媒體工作人員;

他們是後方確保老百姓生活物資不緊缺的後勤工作人員;

他們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放棄個人安危,放棄與家人團聚、放棄休假,奮戰在疫情需要每一個角落!

他們才是最可愛、最可敬的人!

他們才是真正的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