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高層次的女人,都這樣經營自己

最近,一個名叫“中國女人到底有多累”的帖子火了,網友紛紛在下面留言:

@美好小姐,25歲,工作3年的白領,經常加班,忙到地鐵裡塗口紅,眼中佈滿紅血絲,談戀愛的年紀,沒戀愛的命。

@安靜,33歲,結婚5年的寶媽,白天伺候老闆,晚上伺候老公,家裡活兒丈夫一手不伸,洗衣做飯哄孩子,婚姻如牢籠。

@心如止水,46歲,兒子上大學要錢,將來的房、車要錢,在四線小城和丈夫起早貪黑勉強維持生計,連場病都不敢生。

看來看去發現:

中國女人在去往“女強人”的路上,最終都成了“女忙人”。

生活過得好的女人

都會逼自己做人生的CEO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我叫崔璀,朋友們喜歡叫我“人生管家”,這是因為我在各大公司從事管理工作,已經超過10年了。

前不久,閨蜜聚會後,滿面愁容的寶媽淑麗找我抱怨:

“生完孩子在家一呆就是6年,人都快呆傻了,前不久收到了一份心儀的Offer,可是孩子沒人管,家務沒人做...

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邊是夢寐以求的工作機會,難道女人生完孩子就要在家困一輩子嗎?”


話音剛落,我瞪大眼睛問她:“怎麼可能?

你在家收拾家務,坐在一邊打遊戲的老公不是人嗎?每天照顧孩子,陪孩子寫作業,孩子自己不是人嗎?

淑麗聽完我說的話,委屈的看著我說:

“我們家玩遊戲的那位,還有皮得不行的熊孩子,要讓他們幫我幹活,下輩子也不可能!”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我回道:真正的問題不是沒有人,而是沒有“聽話”的人。

在與人相處中,我們首先要有的是“合作管理”思維:

與其思考“我”怎麼辦,不如思考“我們”怎麼辦,尋找雙方利益共同點。

說著我把「合作管理」教給了淑麗,讓她回去一絲不苟地執行。

淑麗從雙方的共同利益出發,和老公談到:

“老公,我知道你心疼我,但兒子上小學了,開銷越來越大,養孩子畢竟是我們兩個人的事,不能靠你一個人扛,如果我出去工作,家裡又確實放心不下。”

聽到淑麗這樣說,老公很感動,非但沒有阻止,還主動提出帶著孩子一同做家務、教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淑麗就把這部分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沒想到這麼一實踐,淑麗就再也不用操心家裡的事兒,終於可以在職場上開始展露頭腳。

她說:“現在每天都精力充沛,讓人驚喜的是,將「合作管理」運用到和客戶談判後,淑麗都會先找好雙方的利益點:

對方能帶給我什麼?我能帶給對方什麼?接著,就是一輪又一輪的洽談,一次不行,談第二次,搞定了很多硬骨頭。

甚至,很多和她合作過的大公司,都向她拋來橄欖枝,以3萬的月薪挖她做項目管理工作。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我身邊有很多女人像淑麗一樣,想做個好妻子,好媽媽,卻因為管理思維的缺乏,婚後就被柴米油鹽所綁架,分身乏術,陷入日復一日的抱怨當中。

雞毛蒜皮一把抓,會把你累得直不起腰,而且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沒有做。

而那些婚後過得好的女人,都能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將生活和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條。

一個女人25-40歲這些年

到底可以改變什麼?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我是崔璀,很多認識我的人都說,我不論遇到什麼,總有很多辦法。沒見過我焦慮、忙碌,好像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其實,十幾年前,我曾經歷過一段很低谷的時光。

那年,大學還沒畢業的我進了一家出版公司實習,做策劃編輯。

本來我以為編輯就是細心審稿、專心排版的工作。

殊不知,手忙腳亂成為生活常態,這件還沒做完,另一件就插進來,每天都被安排著。

然而,勤勤懇懇的工作並沒有換來老闆的一句表揚,相反,在吳曉波這樣嚴格的“處女座”老闆手下幹活,挨“罵”被懟是常有的事。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國內財經新媒體的No.1

實習到第3個月,公司要辦一場面向全國財經作者的研修班,交代我來做活動的統籌。籌備時間非常緊張,我連續好幾天加班加點,還是有很多細節沒有敲定。

有一天,我正在辦公室,老闆忽然衝進來,把名單扔到我面前,“你有沒有搞錯,竟然把XX的職務寫錯了!他是我們花很大力氣邀請到的嘉賓!”

“問了他助理好幾次,都沒得到回覆,只能先從網上查。”我勉強解釋著。

少給我找藉口!我要的是結果!不然要你幹嘛!”他摔門而出。

我咬緊嘴唇,一句話不說。充滿了羞愧和憤怒。我已經盡力了!憑什麼都怪我!


深夜一個人留在辦公室的我,對著電腦哭了起來。

連續加一週的班還無辜被罵,能力被質疑、被否定,我感覺很多事情都掌控不了,對未來也很迷茫。

在我就快撐不住的時候,人生出現了轉折。

我無意間看到了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一句話:

你不必喜歡或崇拜你的老闆,你也不必恨他,但你得管理他,好讓他為團隊的成果,和你個人的成功,提供資源。


管理老闆?這個詞擊中了我!

我終於意識到:即便只是小編輯,也可以讓老闆“為我所用”。

正是因為我職位不高,權力有限,才需要挖空心思去發掘自己的一丁點“權力”,想盡辦法用好它。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我將過往清零,將原來抱怨和抵抗的精力投放到想辦法、優化方案上,也開始學著去管理那個"完美主義"的老闆:

在我們公司“老闆很忙”,早上發了方案,三催四請,很多時候錯過了Deadline,可吳老師就是不回覆。

別的同事都束手無策,而深諳管理之道的我只用一句話,就可以讓老闆每次都及時回覆,絕不敢拖延。

“吳老師,現在有A、B兩個方案,我傾向於A方案。如果您有其他建議,記得今天晚上12:00前回復哦,如果沒有建議,我們會於明天中午開始,以A方案為準進行籌備。老闆辛苦了!”

態度溫和,語氣堅定。老闆清楚的知道如果不及時回覆的結果,他果真就“不敢”拖延了。

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每次都無往不利。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而老闆也一直評價我為“向上管理”做得最好的員工。

嚐到了管理老闆的甜頭,我開始管理強勢的客戶,質疑的同事...去看見對方真正的需求,柔性地影響他們的決策。

很快,我不僅可以讓兩個勢不兩立的同事,消除偏見、通力合作。就連團隊中最強勢的人,也願意放下姿態,對我說出心裡話。

雲淡風輕地解決“人”的問題,大家都願意配合我,工作自然就順暢多了。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掌握了管理的訣竅,我的生活也煥然一新了:

我帶領團隊策劃出版了,中國企業家管理思維拆解圖書:《馬雲管理日誌》《柳傳志管理日誌》···成為國內企業家管理日誌,同行相繼模仿。

不到3年,吳曉波就讓我負責公司從傳統出版到數字化閱讀的轉型,從最初只有4個人的創業公司,不斷壯大,2015年掛牌上市。

後來,我擔綱智慧獅的CEO,一度躋身為國內年輕的首席執行官。併成為頭頭是道基金(掌握10億元投資資金)最年輕的董事。

從當初愛哭的職小白到CEO,再到投資人,我只用了6年。

而取得以上成績,源於我多年實踐並總結出來的

管理生存技能!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管理不是老闆們的特權

只要你身邊有人,你就需要“管理”

30歲後女人的管理能力,比嫁對人更重要


提到“管理”,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我只是一個小職員、我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我不需要懂什麼管理...”

不是的。只要你身邊有人,就需要管理。

管理不僅僅只是“老闆們”的特權,它還可以用在

管理你的老闆,柔性影響他們的想法,提供更多支持;

管理你的家人,讓老公、孩子、爸媽、公婆都“圍”著你轉,卻能各取所需,其樂融融;

管理你的朋友,幫助Ta停止抱怨和迷茫,走出困境;

管理你的對手,巧妙化解衝突和爭吵,遠離負能量;

...


甚至是管理你自己:

管理你的精力,分清哪些是你該負責的,哪些是別人要承擔的。遠離焦慮和不安,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

管理你的情緒,允許它存在,但不被它控制,既不為難別人,也不傷害自己;

管理你的目標、行動、心智...

乃至管理你的人生道路,讓它朝向你想要抵達的方向。

管理,其實是一項人人必備的生存技能。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接觸到了很多企業家,研究了很多管理學心理學著作,我發現,管理思維實際上是很多聰明女人打理生活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