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張雲是一位妖怪文學愛好者。有一次,他去上海參加漫展。見到幾個cos妖怪的動漫愛好者。

張雲走過去,跟他們聊了起來:“你們扮演的是什麼妖怪啊?”

一個女孩笑嘻嘻地說:“都是日本妖怪,姑獲鳥、天狗、饕餮。

張雲內心一震,覺得有點難過。因為這幾隻都是中國的妖怪,在中國古代的志怪典籍中都有記載。

但是,我們中國的年輕人卻不知道。

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在日本,妖怪文化非常興盛。他們並不去探討妖怪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而是把它們當做一種文學去研究。不僅在學術層面,甚至還延伸到小說、動畫、文創等各個領域。

像我們這代人,都是看日本動漫長大的,《犬夜叉》《少年陰陽師》《夏目友人帳》都是妖怪動漫中的經典之作。

我非常喜歡夢枕貘的《陰陽師》系列小說,書裡的主角是日本平安時代最偉大的陰陽師,安倍晴明。傳說安倍晴明是個混血,白狐和人類之子。夢枕貘在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發揮瑰麗的想象,構建出一個人與妖怪共處的時代。

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我們在日本文學、動漫中見到很多妖怪形象。但,我告訴你一個非常痛心的事實:其實70%的日本妖怪都是來源於中國。

日本妖怪研究學者水木茂說過:“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除此之外的20%來自印度,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

很可惜的是,作為妖怪文化的發源地,我們現在卻沒有專門的志怪研究、妖怪文學。

在歐美國家,提起東方妖怪文學,他們想到的一定是日本,而不是中國。

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作家張雲在農村長大,從小聽著身邊的長輩講過很多妖怪故事。他花了整整十年時間,翻遍了所有古籍,收集、整理了所有跟妖怪有關的文字,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全中國1080只妖怪,都被他記錄在《中國妖怪故事》裡。可以說,這是一本中國妖怪的百科全書。

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寫作這樣一本書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因為這十年裡根本不掙錢。身邊人都不理解他。也勸他放棄。

但是他沒聽。他就是很執拗地覺得,應該有人去做這件事。把屬於我們中國的妖怪故事,都寫出來。把妖怪們的名字留下來。“姓名”對於妖怪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們遺忘了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在世上消失,不復存在。

據說當張雲在寫作的時候,他腦海裡浮現了一個畫面:一群長得奇形怪狀的妖怪,圍在他身邊,嘰裡呱啦地介紹著自己。他寫完這本書的最後一個字,彷彿耳邊響起了妖怪們的歡呼聲。

我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最喜歡《提燈小童》

這個故事說的是,明代有個姓張的老頭,有一天晚上,從田野裡回家。那天是個陰天,沒有月光,田裡坑坑窪窪的,要是走路不小心能摔出個腦溢血。

這時候,前面突然來了一個小孩子,手裡提著一盞燈籠。他蹬蹬蹬跑到張老頭的面前,笑著說:“爺爺,我來接你回家。”

張老頭心想:我家族裡好像沒有這個小孩啊。他牽著小孩的手,快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小孩忽然不見了。

張老頭定睛一看,手裡抓著的,是一把破舊的掃帚。他天天掃地用的。

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這是一個非常溫馨的故事,老頭用的掃帚成了妖怪,在朝夕相處中,妖怪對人產生的感情,它擔心老人家夜裡摔在田野裡,於是化了人形去接他回家。

這種故事的基調,特別像《夏目友人帳》,人與妖怪之間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而是可以相互慰藉、相互取暖的。

還有一個故事,也很可愛。清代的時候,有個人到瀋陽去當官。傳聞官衙裡住著一個可怕的妖怪。當官的下屬都告訴他,最好不要住在衙門裡,到外面去租房子。

當官的氣炸了:“豈有此理!我行的正,坐得端,怕什麼妖怪!”於是,他就在衙門裡住下了。

有一天晚上,妖怪出現了。它全身就像一團黑霧,沒有手,沒有腳,臉上有兩隻白色的眼睛,嘴巴又尖又長,很像鳥嘴。

當官的一開始還有點害怕。不過,妖怪沒有傷害他。只是每天晚上都準時出現。日子久了,當官的和妖怪也就熟悉了起來。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褦襶(nài dài)。褦襶是古時候的一種衣服,寬寬大大。這名字和這胖妖精,還挺符合。

有一天夜裡下了雪,當官的突然想喝酒,他不想出門,就叫褦襶去買。他把一個空酒瓶和幾枚銅錢放在褦襶腦袋上。褦襶晃晃悠悠地出門了。過了一會,褦襶回來了,腦袋上的酒瓶是滿的。從此以後,當官的有什麼需要買的,都叫褦襶去。

幾年後,當官的接到去福建的調令。他跟褦襶告別:“從瀋陽到福建,路途遙遠,我不方便帶著一隻妖怪上路,咱們就此別過吧。”

來到福建之後,當官的偶爾還挺想念可愛的褦襶。有一天,他正想著褦襶,褦襶突然就出現了。它千里迢迢,從瀋陽跑到福建來,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呢。

當官的高興壞了,把褦襶介紹給家裡人。從此以後,褦襶有了新家。

又過一年,褦襶突然消失了。當官的怎麼都找不到它了。

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在《中國妖怪故事》裡,有可愛的妖怪,也有可怕的妖怪。總的來說,大部分妖怪是愛憎分明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害我,我必報復。

“妖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在書裡,作者把妖怪分為妖、精、鬼、怪四大類。

妖:動物化成人形,即為妖。比如,在影視作品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狐妖。

精:草木山石等有了靈氣之後,就成了精。但是它們不會化成人形。

鬼:死後魂魄不散,就是鬼。《畫皮》記載的是女鬼披上人皮,化成美女,勾引人類男子的故事。

怪:對於人來說,不熟悉、不瞭解的事物,在平常生活中幾乎沒見過的。比如我們上面提過的褦襶,是一團黑霧。

他花了十年時間,給全中國1080只妖怪上戶口

妖怪文化,源遠流長。先秦的《山海經》記載了的妖怪充滿了雄渾的浪漫氣息,半人半獸、多頭多身,有吞天納地之能。魏晉南北朝,幹寶《搜神記》是中國志怪文學的巔峰之作。這個時代的妖怪開始融入人類生活。清朝的《聊齋志異》故事曲折離奇,更是妖怪文學的絕響之作。

古代志怪典籍裡記載的妖怪,都被收錄進《中國妖怪故事》。如果你對妖怪文化感興趣,可以去找這本書來讀一讀。打開這本書,就像是走進了古人美麗又奇幻的想象中。

現實世界是乏味的,幸好書本里還有神奇的妖怪。

原價128元,雙十一特價69元。我已經入手了一本。喜歡妖怪故事的你,可以買來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