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一路綠燈”!濟南經十路綠波帶49公里全國最長

上週,本報連續刊發經十路擬東延至淄博消息、揭秘經十路門牌號數字密碼,讓濟南“網紅”路再火一把,成為近期高頻詞。你們知道嗎?就是在這條全國最長的城市幹道上,還有著全國最長的綠波帶,全部趕上綠波能節省15分到20分鐘的時間。記者準備“經十路走十遍”,本文探秘經十路的多種“黑科技”。


全國最長綠波帶全長49km

全部趕上最少節省15分鐘

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魔咒,如果恰巧路上遇到一個紅燈,那接下來的路口可能都是紅燈,原本十分鐘就能到的路程,結果一路下來耗時可能多一倍。心想,如果一路綠燈就好了。


經十路與奧體中路交叉路口(資料照片)

你們知道嗎?經十路不僅僅是全國最長的城市道路,同時還有著全國最長的綠波帶,也就是說如果你運氣夠好,趕上綠波,一路綠燈的暢快感帶你起飛。經十路的綠波帶西起朱莊路口東至雞山村路,全長49km,共有50處信號燈,全線分為5信號控制子區,均實現可靠綠波控制。其中距離最近的路段為經十齊州路口至經十槐蔭區政務中心路口僅有200m,距離最遠的路段為經十路力諾集團到彩龍路,距離2500m。

濟南交警支隊信號控制研究室主任趙景春介紹,“綠波帶信號燈配時調整,並不是說固定在一個時速。”是根據路口間距的長短、路口的幾何條件、交通流量等多種因素,綜合考量之後,重點保證東西方向的順暢,也兼顧到南北方向車流的均衡。


綠波還是可見的,2018年,濟南交警在經十路東段建設綠波速度實時推送系統,目前在經十洪山路口、經十奧體中路口、經十韓倉橋路口建成4面綠波速度推送誘導屏,實時推送綠波速度,按照推薦的速度行駛可以享受一路綠燈,通行效率槓槓的,趙景春說,如果全部趕上綠波能節省15分到20分鐘的時間。

全國首創逆向可變車道

經此車道可多通過8-10車

2012年7月,逆向可變車道在經十路環山路路口投入使用,這又是全國首創。當下城市交通管理精細化工作中,這種非常多見路口交通組織方式始於濟南。據瞭解,這個創新出現在很多專家學者的論文中,成為全國樣本。


首次實現“同向空間不足逆向補”的控制理念,當南北方向的車輛在通行時,東西方向欲左轉的車輛可進入位於逆向車道里的可變車道,這樣每個左轉信號可以多通過8-10輛車。

目前經十路共有逆向可變車道控制17處,使用後左轉通行效率提高近一倍。

誘導屏與信號控制聯動

到達待行區頂端即綠燈通行

誘導屏與信號控制聯動,大屏幕上的漢字直接告訴你,什麼時候進入左轉區和直行待行區,什麼時候不能進入左轉待轉區和直行待轉區,“剛向前提了提車就變綠燈了”,“不停車通過路口,這種感覺棒棒噠”。沒錯,這就是“誘導”系統了。


2012年,濟南交警針對城市節點交通特性進行了分析研究,深度挖掘了其時空資源並與自適應信號控制系統結合,建設了特色的智能管控系統——信號控制“二級誘導”控制系統。從經十路與舜耕路路口試點並逐步推廣。

其原理是誘導屏與信號控制聯動。通過誘導屏實時顯示通過誘導屏提示車流在綠波亮起前提前進入待行區,當頭車到達待行區頂端時信號燈剛好變綠燈直接通行,有效降低車輛啟動時間損失,通過通行效率。

關於誘導,還要再說下2018年在經十奧體中路西向東方向首次採用的“一屏雙控制”模式。常規狀態下誘導屏推送綠波速度提高綠波利用率,當西口左轉車流排隊接近溢流時觸發瓶頸控制,誘導屏轉為瓶頸控制提示屏,提示車輛禁止駛入。

●延伸閱讀

人車交互、科學研判經十路精準糅合城市路網

智能信號系統、潮汐車道、“增強版”斑馬線等,近年來,經十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不只是一條路,還是濟南交通管理的試驗田,又或是展示濟南城市形象的長廊。

會思考的信號燈

2013年10月份之前,燕山立交橋西下橋口處在交通高峰期交通流的突然增加和無序湧入,造成經十路燕山立交橋至山大路南口路段在交通高峰時間壓車現象,嚴重影響整個經十路的暢通。

為緩解當時經十路燕山立交橋至山大路南口路段在交通高峰時間日趨嚴重的壓車現象,濟南交警在燕山立交橋西下橋口安裝了同向車道調流控倉信號系統。主要是為了解決地面道路和下橋車輛衝突問題,在不同流量情況下采取“全綠控制”“全紅控制”“交替控制”三種控制策略,有效緩解交通流衝突問題,實現車流安全高效通行。

潮汐車道控制

2014年,潮汐車道在經十路投入使用,主要是針對早晚高峰期不同方向流量變化,通過信號燈進行控制,將一個方向的一條車道臨時提供給另一個方向通行。

目前在經十洪山路口、經十奧體西路口、經十奧體東路口、經十鳳凰路口等4處路口建成潮汐車道,應用後有效提高路段車道利用率,緩解高峰期交通擁堵。

主動發光標誌

霧天、雨天看不清前方指示牌,在經十路,這種現象正在逐步得到解決。

根據《濟南市幹路路徑指引標誌系統規劃設計》要求,經十路路徑指引標誌升級為背投式LED主動發光標誌。此類發光標誌圖案清晰,分辨率高,其自帶光源的特點,相較於常規逆反射標誌,在夜間或惡劣天氣下更易辨識,能更多地照顧到自身無照明條件的電動車和行人等慢行交通參與者。目前,經十路槐蔭區路段正在更換。

甩塗式斑馬線

每一種高科技的使用,不僅僅是提高機動車的通行效率,其實也保證了非機動車和行人的安全、快速通行。但有一點是隻服務於行人,那就是斑馬線。

濟南交警根據前期實踐經驗,在經十路交通標線提升中逐步應用雙組份甩塗工藝施劃斑馬線,這種工藝能夠極大提升斑馬線和停止線的防滑能力和耐磨程度,從而大大加強雨雪天氣行人通行的安全性。

截至2019年12月底,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285萬輛,人、車、路矛盾日益突出,城市路網交織關鍵節點的問題更為嚴重。

而濟南交通管理工作中眾多的治堵交通組織、交通信號優化控制策略實施和交通科技應用大多數都在經十路“實驗”,試點示範最終推廣全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