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直擊 | 資管年與不掉隊 招商蛇口如何兌現稟賦?(實錄)

觀點直擊 | 資管年與不掉隊 招商蛇口如何兌現稟賦?(實錄)

觀點地產網4月21日下午,招商蛇口2019年業績說明會正式召開,這也是剩餘不多的上市房企業績會之一。

最初該公司曾計劃在3月中下旬召開,因為疫情影響而延後。目前A股尚未發佈業績的大型房企包括陽光城、金地等。

當天出席的管理層包括董事長許永軍、董事總經理蔣鐵峰、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劉偉、 副總經理聶黎明、財務總監黃均隆、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劉寧。其中,這是蔣鐵峰第一次以總經理身份出現在業績會上。

自2015年吸收合併重組上市以來,每年業績會地點的選擇都像是招商蛇口對代表項目的一次展示。從深圳蛇口希爾頓酒店到價值工廠,到太子灣上的郵輪,再到文化藝術中心,莫不如是。

許永軍說,今年原計劃選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但因疫情未能成行,該項目號稱中國最大的會展中心。

招商蛇口在2019年給股東提供了豐厚的分紅,分紅比例40%遠超萬科、保利等房企,過去一年該公司還成功將物業、房產信託推上市。

資本市場對於招商蛇口長期關注的問題,也在這一次業績會上集中體現:資產價值如何體現,公司估值如何修復,銷售增速如何提升……

就像一個天賦滿滿的球員,始終被期望進入一線天王的行列。以“穩”為核心的管理層,承受了很多來自外界的期望。

業績的釋放

因此,當董事長許永軍在業績會開場時強調,招商蛇口梳理出綜合發展是公司未來的發展模式,而且為未來40年奠定了 “巨大空間”的同時,投資者還是把目光投向了他們最為關心的房地產業務。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2019年招商蛇口累計實現簽約金額2204.7億元,同比增長29.3%,完成年度目標110.2%。相比之下,2017年、2018年該公司簽約銷售增長分別為52.54%、51.26%,隨著銷售規模擴大,2019年銷售增速有所回調。

同樣,招商蛇口近年來在土地投入上持續加大,2016-2019年拿地總金額分別達到885億元、882億元、954億元及976億元。蔣鐵峰介紹,截止今年一季度,公司未銷售土地總儲備達4100萬平方米,其中一二線分別佔21%、54%。

根據以銷定產的思路,招商蛇口為今年制定了2500億元銷售目標,同比增長13.4%。為此,該公司準備了可售貨值4000多億元,其中年內新增貨值佔2400億元,僅二三季度新增貨值便佔1680億元。粗略計算,只需去化率62.5%便可達標。

而對於規模,提問環節剛開始,管理層就被問及是否有提升銷售排名的計劃。

質效均衡一直是央企、國企在發展上的追求,類似問題在過往也被提及,許永軍此次給出同樣的答覆:“招商蛇口的理念是'規模、質量、效益',從去年開始公司就把質量放第一位,效益放第二位,規模第三位。”

劉寧也表示,回顧過去四年,公司的主題是“穩”。

另外一組自4月20日披露業績便受到投資者關注的數據,來自主要盈利指標。2019年招商蛇口營業收入976.72億元,同比增長10.64%,來自地產開發業務的結轉有所放緩。

分行業看,社區開發與運營佔845.54億元,同比增長7.45%。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去年招商蛇口合併報表範圍內結轉收入894.36億元,結轉面積513.84萬平方米,相比之下公司竣工面積1021萬平方米,結轉面積佔竣工面積50%,2018年這一數據為84%。

有投資者對觀點地產新媒體表示,結轉竣工面積比回調或反映出招商蛇口有意放緩結轉速度,已竣工未結算資源都留到了今明年。截止到去年底,該公司預收賬款834.86億元,同比增長38%。

淨利潤增速方面,2019年招商蛇口歸母淨利潤160.33億元,同比增長5.20%;歸母扣非淨利潤124.73億元。期內非經常性損益35.60億元,同比增長453%,其中僅將5項物業注入招商局房託,就貢獻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42.86億元。

而對於未來利潤問題,許永軍表達了不確定性,他提及未來房地產行業保持利潤增速的挑戰很大,現在又受到疫情影響:“(公司)基礎很好,挑戰很大,我們心中有數……目前在不斷研究,不斷評估(影響因素)。”

而在股權激勵計劃方面,根據2016年招商蛇口披露的股票期權首次授予計劃,股權激勵解鎖的條件包括,前一個完整財年歸母扣非淨利潤三年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3%。而過去三年,招商蛇口該數據複合增長11.82%左右,或導致第三批股權激勵計劃無法解鎖。

對此,許永軍就表示,股權激勵只是一個系統的手段之一。隨著形勢變化、業務架構變化,公司會制定出一系列與細分市場行業特點相適應的激勵措施:“我們在2020年會拿出一套針對不同板塊的措施。總而言之,激勵是一個綜合性的手段。”

大資管年代

梳理發展模式,招商蛇口將按照快週轉(T+3)、階段性持有運營(T+10)和片區綜合運營(T+30)的三類發展策略組合產品線,這種“前港-中區-後城”模式也是它近幾年所強調的。

儲備豐富綜合開發運營經驗同時,招商蛇口布局項目也將獲得一些政策優勢及區位優勢。比如在海南博鰲綜合開發25平方公里土地,三亞深海科技城佔地15平方公里,今年4月還佈局了大連太平灣港區13.86平方公里土地。

劉偉在業績會上介紹部分產業園模式時稱,去年公司在園區標準化、商業模式、運營能力、產業聚集能力等方面發力,今後將圍繞產業組織能力、產融結合能力等發展。

“在那裡會孕育出招商蛇口新的增長點”。

且經過多年推進,招商蛇口目前在深圳前海、蛇口的土地儲備,也被外界解讀為中短期的重要增長點。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瞭解,招商蛇口在前海土地整備範圍內共擁有土儲建面455.84萬平方米(不含人才用房),截至2019年底未開工儲備為428.84萬平方米;在蛇口太子灣共計擁有土儲建面170萬平方米,去年底有61.1萬平方米未開工。

時間表方面,許永軍透露,前海土地公司計劃8-10年開發完畢,其中銷售、持有比例將根據鋪排而定;蛇口太子灣目前已完成1/3,未來三四年要全部完成。

無論是前海、蛇口還是其它地方的土儲,綜合開發業態也預示著持有型物業將成為招商蛇口未來核心之一。許永軍坦承,公司關注持有物業中長期規劃,預計未來五年內持有型物業的資產達到1500億元左右,佔總資產1/4。

“持有物業是未來存量時代的一種基本功。”許永軍如是表述。

因此不難理解,招商蛇口將2020年定義為“資管年”所暗藏的發展邏輯,該公司在梳理業務的同時,也在通過組織架構調整等方式,試圖釋放持有型物業的價值。

蔣鐵峰則介紹,招商蛇口未來三年進入持有物業密集開業期,目前已開業運營面積286萬平方米,在建445萬平方米,預計三年內建成併入市300萬平方米。

他進而解釋“資管年”的含義:2019年公司已成立資管中心,2020年將搭建統一資產管理平臺,嘗試輕重分離、建管分離,對業務進行重整、整合,統一持有型物業的品牌與產品線。

在輕重分離構想中,新近重組的A股物業平臺招商積餘扮演了重要角色。

分管招商積餘的聶黎明表示,招商蛇口在總部層面成立資產管理中心,作為重資產管理平臺,而招商積餘將作為持有物業的輕資產運營平臺。因此目前招商積餘在做架構調整,下一步將對招商蛇口商業運營管理、酒店以及公寓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組織架構進行調整。

許永軍也多次提及招商積餘,字裡行間透露著對該平臺的滿意:“未來我們要把持有型物業的管理,成熟一個就要放到積餘,所以積餘是持有物業的平臺。”

他甚至提出,招商積餘的定位是“要做中國領先的資產運營管理服務商”。

但對招商積餘在商業運營管理上的傾斜,或許會削弱招商局置地這一H股平臺的地位。過往招商局置地曾被外界認為是招商蛇口主要的商業平臺,在2018年與招商蛇口修訂不競爭協議時,也表示計劃轉型拓展輕資產管理平臺。

估值的體現

與組織架構相匹配的是管理制度上的調整,蔣鐵峰作為去年下半年被聘任的招商蛇口總經理,也被視為這方面工作的推手之一。

被問及上任後為公司帶來的變化時,蔣鐵峰介紹稱,公司目前首先抓精細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包括對標業內優秀的同行。同時對業務類型進行了架構梳理,並按照不同業務採用相應模式進行管理以及公司在全國幾百個資產,保留核心資產,整改或處理效益不高的資產等。

他還重點提及考核及激勵制度的調整,包括2020年員工幹部能上能下等“六能機制”,構建人效體系,引入人效調節係數,強化一線激勵、資源向一線傾斜等,“我們今年特別強調了以業績論英雄,工資、獎金和績效高度掛鉤的舉措。”

招商蛇口在年報中也提及,截至2019年末,公司累計125個項目實施實際跟投,跟投總金額5.06億元,佔跟投項目資金峰值0.24%;其中去年新增跟投項目58個,新增跟投本金2.43億元。

資本市場方面,估值幾乎是投資者與招商蛇口之間日常的話題,從前海土地整備到銷售業績再到分紅政策,招商蛇口持續釋放利好還未對估值產生明顯拉動作用。

一位投資者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分紅比例40%以上,不如從分紅裡拿一部分出來回購,另外公司也應用自有資金回購。

對此,負責市值管理的劉寧就回應:“招商蛇口與其它公司相比更具特點,長期項目的比例還比較大。”她否定了回購的打算,表示股價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堅信只要公司把業務做好,就會得到廣大投資者的支持。

蔣鐵峰也回應稱,很多人關心股價、市值的問題,實際上歸根到底,只要把公司的整體盈利做上去,分紅、股價自然就上去了。“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基礎工作。”

業績會行將結束,有投資者追問,未來招商蛇口釋放價值的方式會不會更多元化?

許永軍接過了話茬:“我們也是多角度考慮怎麼釋放價值,有一些按照產品的方式,也有一些按股權的方式,資產處理的方式。”他以去年公司旗下房託基金上市為例,認為這體現了把資產變成資金,再變回資產的良性循環。

以下為招商蛇口2019年業績說明會現場問答實錄:

現場提問:疫情對全球郵輪產業形成巨大沖擊,是否對蛇口下一步的戰略構成影響?對郵輪業務的未來投入和發展公司是怎麼考慮的?

許永軍:疫情對郵輪事業肯定有影響,但是一定是短期的。招商蛇口郵輪產業戰略沒變,因為郵輪發展,是招商局發展郵輪產業構成的一部分。

郵輪產業是幾個內容構成的,叫做“船、港、城、娛、購、遊”。其中,跟郵輪相關的“城”,叫做以郵輪產業為中心的城市建設,像太子灣,以及湛江、煙臺的郵輪港口,這都是構成的一個體系,不會因為疫情的發生就改變中長期策略。

現場提問:公司曾經屬於行業的第一梯隊,未來是否有進一步提升行業排名的計劃?

許永軍:2020年公司銷售目標是2500億元。從招商局、招商蛇口的理念是六個字、三句話,就是“規模、質量、效益”,對招商蛇口而言,策略從去年已經開始,就是把質量放在第一位,效益排在第二位,規模排在第三位。規模不能不要,但是要做有效益、有質量的規模。

現場提問:根據地產行業常規的兩年預測期結算的慣例,公司2019年業績應當大部分為2017年的銷售,但是公司2017年的銷售業績和權益數據明顯增長的背景下,為什麼2019年歸母利潤只有5%的增長?

黃均隆:首先,銷售額和權益銷售額的增長,與歸母淨利潤增長沒有直接關係。歸母淨利潤的構成除了受到房地產項目結轉利潤影響,還受到投資收益和減值等因素的影響。

其次,不同項目銷售額的實現和實際入夥結轉之間存在著時間差,2017年銷售額當中,含有比較多深圳區域的商辦整售,這些商辦整售由於受到精裝修工期和回收等因素影響,所以跟房地產的快週轉有所差別,這個時間超過兩年。

最後,從房地產項目結轉來看,2019年結轉項目當中,不僅僅是2017年的銷售貢獻,也有來自2018年和2019年的貢獻,2017年這部分貢獻不足60%。

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兩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受到限價和市場下滑影響,二是深圳地區高毛利的雙璽項目2019年結轉量比2018年減少了18%,這也就是受到不同區域、不同產品結構的影響。

除以上情況外,基於穩健的考慮,我們2019年計提了20.9億減值,比2018年多計提了11億。

現場提問:未來兩三年利潤複合增長是否能看到一個更積極的結果?

許永軍:今年招商蛇口要開始做新的五年規劃,公司每年都有三年規劃,都是滾動式的,每年都做得挺實。但是具體數額不方便披露,因為上市公司信披等方面限制。

從歷史來看,公司每年歸母利潤總額都是持續平衡增長。未來要保持原有增速,尤其是利潤方面的增速,對行業來說挑戰都很大。再加上疫情影響,我們也在綜合評估這個影響有多大。

只能說招商蛇口基礎很好、挑戰很大,我們心中有數。

現場提問:結合今明兩年的增長,是不是管理層會力爭再新推一期股權激勵?如果有的話,大致的時間表會是怎麼樣的?

許永軍:

股權激勵只是激勵一個系統手段之一,隨著形勢變化,隨著招商蛇口業務結構變化,我們會制定出一系列跟細分市場行業特點相適應的激勵措施。

根據各個板塊的特點,招商蛇口在2020年會拿出一套針對不同板塊的措施。總而言之,激勵是一個綜合性的手段。

現場提問:T+30的模式會怎麼去解決或者發揮自己的特長?

劉偉:招商蛇口做園區一定是產業為核心,以產業興園,我們叫PBC模式(前港、中區、後城),一旦產業興旺以後,對物流的需求,對未來城市需求的空間都會出現。

按照這一理念,這些年也越來越聚焦。比如說去年我們就在園區的標準化、商業模式、園區運營能力,以及產業聚集能力方面發力。

今後一段時間也將圍繞著產業組織能力、園區運營能力和產融結合能力發展,招商蛇口不僅是做一個房東,做一個空間,還要投資優質的企業。也許在T+30會孕育出招商蛇口新的增長點,這是我們更精彩的地方。

現場提問:公司中長期目標如何?如果增加持有資產比重,未來分紅比例會不會受影響?

許永軍:關於開發業務和持有物業中長期規劃,未來1-5年招商蛇口持有型物業資產會達到1500億左右,佔到總資產1/4。

持有物業是標誌著未來存量時代到來的一個基本功,其中一個層面就是招商積餘,未來簡單來說,要把持有型物業成熟一個就放到積餘,所以說積餘是持有物業的平臺。

公司內部也成立了資產運營管理中心,統籌招商蛇口整個持有型物業的經營、管理、發展一系列問題。

聶黎明:第一方面,公司對持有物業的管理架構進行了調整,在招商蛇口總部層面成立了資產管理中心,作為全國統一的資產管理平臺,將對所有持有物業從融、投、建、管、退進行全方位管理,代表招商蛇口作為重資產的管理平臺。

第二方面,完善管理體系,目前對整個持有物業的管理體系,按照持有運營的邏輯,在當期實現經營效益的提高,在遠期來講,是持有物業資產價值的提高,在這些方面進行運營管理體系的完善。

第三方面,提高持有運營能力,整個體系、機制以及人才隊伍在持續進行優化,打造適合持有物業經營效益提高和資產升值的機制和體系,也會建立和共享有助於提高運營效率的資源。

總之,公司會從架構、體系、資源、機制和能力等方面,提高持有物業運營的績效,為公司總體發展做出更大貢獻。我們也相信,未來分紅比例不會受到公司持有物業發展的影響。

現場提問:2019年公司綜合資金成本是4.92%,未來公司在融資結構、融資方式方面會有怎樣的安排?資金成本下降的空間幅度有多大?

黃均隆:關於融資結構、融資方式的問題,為了應對疫情,全世界流動性都有寬鬆的趨勢。公司將會抓住這個流動性寬鬆機會,適當提升中長期借款比重,以應對好外部市場週期性的調整,保障公司資金的安全。抓住市場流動性寬裕的窗口期,提高公開市場直接融資份額,降低資金成本。加強新渠道開拓,增加一些權益性融資,助力公司發展。

融資方式上,公司年初已經完成了對所有新的利率計價模式的調整,對所有銀行借款均已經採取了LPR定價,實行浮動利率,以更好地享受未來一段降息週期帶來的持續性收益,也會加大供應鏈金融,進一步用好和用足,加大覆蓋範圍。

公司2020年主要會加大一些保理方面的業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常規的流貸、開發貸方式以外,還將考慮通過金融產品來盤活應收款。應收款增大是因為我們有更多的商辦整售,這一塊的應收款逐步在提高,所以用這種方式來提升資金回籠的效率。

融資空間下降方面,因為利率下降的空間跟市場降息力度相關。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繼續降息,幅度和力度有多大,但是公司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資金成本優勢,未來依然有這個信心,保持在房企當中資金成本的領先優勢。

現場提問:公司怎麼看未來兩年的房地產市場?作為深圳市場主要玩家,怎麼看深圳樓市?

聶黎明:在疫情影響之下,全國房地產市場都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從總體來看,國內是房住不炒的政策環境,對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我們總體認為是穩定的。剛才報告裡面也講了,我們會圍繞一二線城市,以及大都市圈周邊具有好的發展前景的三四線城市,繼續加大投資。

具體到深圳,我們認為深圳房地產市場目前還是持續健康發展的狀態,最近深圳市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穩定和支持房地產業發展。

但是深圳市由於供給不足的狀況還會長期存在,在房住不炒情況下,政府會加大土地供應量,同時也會對價格進行嚴格管控。

具體而言,一方面是怎麼做適合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提供好的服務,提升公司的市場份額和回報的水平。

另一方面是綜合發展的問題,這一塊在深圳顯得尤為突出,在深圳如果單獨做住宅產品,是沒有前景的,所以綜合發展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

現場提問:公司如何做市值管理?是否會想辦法加大回購力度?

劉寧:對股價的影響因素是非常多的,從這4年走過來,原來的招商地產是一個快週轉公司,這4年我們不斷地跟市場展現招商蛇口是一個穩健的、綜合類公司。只要招商蛇口把業務做好,把經營做好,會得到廣大投資者的支持,股價就會有效果。

回購方式市場上很喜歡用,感覺可以對股價有比較正面影響。但是,回購都是使用真金白銀,做這個事情要適度,因為還有很多很好的項目要拿,所以公司要謹慎使用回購方式。

現場提問:請問蔣總,未來一段時間招商蛇口的戰略、運營、投資、考核、激勵等多個方面,可能會帶來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蔣鐵峰:先講一下大致的原則,現在首先是希望抓一些精細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主要的思想就是,首先要做對標管理,對標業內一些優秀同行。因為公司的物業類型比較多,有酒店、住宅、商辦、郵輪等各種各樣的業務類型,我們把業務類型進行了架構梳理,每種業務類型按照商業邏輯、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追求的目標,每一個業務板塊都要以卓越的目標來做到。

在投資這一側,我們要保持理性。今年投資額會比去年有一定加大,因為現在週轉率逐步有所提升。現在對投資的佈局,對投資測算的精確性,對投資後能不能兌現拿地時的承諾,做到當時的盈利標準,這些都是我們今年重點去做的。

持有物業管理方面,成立了資產管理中心之後,最近密集地把全國幾百項資產進行了梳理,我們也會進行精細化的分類管理。核心資產我們堅決持有,這些項目的回報目前都不錯。還有一些產品做產融結合,可以迴流一部分資金,避免佔用資金太長,也能支持公司持續發展。

對經營效益不高、業績不達標的,我們會加大力度整改、提升,如果還得不到改善,就會進行堅決處理。

考核和激勵方面,今年特別強調了以業績論英雄,工資、獎金和績效高度掛鉤,加大了內部改革,公開、公平、公正地選擇幹部。

公司全國公開選聘了一批優秀的年輕幹部去當各城市總經理,目前來看他們的表現都非常不錯。我們在人才上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多能少,提出這六能,力度也非常大。

現場提問:未來會對招商積餘提出什麼樣的要求?或者一些什麼樣的改革計劃?從目前的合而未改,到未來對招商積餘會進行怎麼樣的改造?

聶黎明:目前很多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在招商積餘重組上市之後,關於改革以及融合、融效的工作,一刻也沒有停止,在前不久招商積餘經過多輪討論,發佈了戰略規劃。

招商積餘緊跟著馬上會啟動組織架構大調整,原中航物業總部和招商物業總部將會進行大的改革和調整。

另外,招商蛇口為了體現對招商積餘的支持,以及提升招商蛇口持有物業運營的能力,招商蛇口商業運營板塊與招商積餘商業運營板塊的整合也即將開始。

現場提問:公司在蛇口太子灣、前海有規模很大的儲備,未來兩三年大概多少可售貨值?

許永軍:前海是按照8-10年開發完畢,這是有時序性的,將近500多萬的建面,當然開發完是不是有些要銷售,有些要持有,都根據鋪排來定。

蛇口太子灣170萬建面,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1/3多,未來三四年也要按照進度完成。

現場提問:公司是不是認為目前這個時間點是一個比較好的拿地時間點?有沒有比較明確的拓展方向?

蔣鐵峰:招商蛇口今年更關注拿地的平衡性,關注貨地比,希望地價不能太高。所以堅定一點,不拿地王,貨地比比較安全,重點在省會城市、強三線城市擴展。

目前已經進入了大概70個城市,不會再主動積極拓展新的城市,在目前城市裡面儘量深耕,並希望提高在所進城市的權益比,提高操盤項目數量。

2020年拿地金額規劃應該會超過2019年,在保證效益和質量的前提下,規模也能夠得到穩定增長,在行業內不掉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