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青春作伴好還鄉


王曉飛:青春作伴好還鄉


王曉飛:青春作伴好還鄉


橫跨亥子的七十六天,武漢城終於從寒冬跨入了陽春,被隔離兩個多月的同胞終於謹慎地撳下了重啟鍵。此刻,我想到了杜甫的兩句詩:“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4月8日是武漢解封之日,也是渭南馳援的醫務人員返回三秦故地的時日,我們大家的心情舒展,感到非常激動。

春天並沒有走遠,它在苦苦地等待著武漢,等待著華夏神州的這一天。雖隔著一脈厚厚的秦嶺,可以想見武漢那些大街小巷,湖泊丘山,臺榭園林……親人們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卻看妻子愁何在”,“即從巴峽穿巫峽”。過去的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渭南中心醫院的數名勇士,在國家民族的災難面前,主動請纓,義無反顧,以我華嶽的風骨渭水的襟懷,以我中華民族的精神,舍家取義,眾志成仁,團結同心,奮勇抗疫,為生民立命的關學精神薪火傳承,光芒四射!

這是一場洶洶而來的新冠疫情,曾掀天揭地讓我們猝不及防,每個人都切身切膚地感受到了疼痛。不期而至的瘟神,更給武漢乃至湖北的每位骨肉同胞帶來了深深的創傷和至痛。自武漢按下暫停鍵,所有離漢通道不得已緊急關閉,這片土地發生了令人肝腸寸斷的悲壯。馳援武漢的志願者從全國各地趕來,包括渭南在內的醫護人員數以萬計,又發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許他們沒有讀過張載的《西銘》,也許他們對“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意含囫圇吞棗,但他們壯懷激烈,真實地擔當為生民立命的使命。他們有的活躍於醫院與社區、街巷與村路,所有抗疫前線,都有志願者、公務員,置生死於度外舍生取義。從寒風襲過的街巷,從尋常巷陌的窗戶,從無數個微信群中,發出撼天動地的聲音“武漢加油”,我們是赳赳老秦人的後代,深知這就是當代的慷慨悲歌!


王曉飛:青春作伴好還鄉


王曉飛:青春作伴好還鄉


王曉飛:青春作伴好還鄉


人類歷史會銘記這七十六天,一百年也不會忘,一千年也不能忘記!在這七十六天的時光裡,怎會“逝者如斯夫”呢,透過陽臺窗戶遙望荊楚,透過一脈秦嶺遙望那黃鶴樓!全中國的目光聚焦武漢,全人類的目光都投向武漢!習總書記和李總理,孫春蘭副總理,代表黨與政府親臨武漢,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武漢立主心骨,帶來正確主張和無敵力量。在這七十六天裡,我心中默誦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舉全國之力馳援武漢,抗疫戰場的節奏迅速改善,試問當今之世,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武漢不能淪陷,武漢絕地反擊,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基於這樣的智慧和謀略,戰“疫”鬥“冠”,一場歷時七十六天的硬仗,就在這裡悲壯地展開。

在武漢封城的七十六天裡,多少回憑欄遠望,我不止一次地放下手中的筆,我感到這時候,任何文字都顯得蒼白,無法表達對救死扶傷的敬意,無法體現一個偉大民族的善良。悲天憫人是我們民族最為純粹的情感,裡面蘊含著幾千年傳承的美德。大災大難面前,生與死、美與醜、絕望與憤怒、墮落與昇華,天天都在激烈地較量著。災難是一道世界性的考題,每一天都在通考,考驗人們的道德修養。曾經的風花雪月、酒綠燈紅,一旦推到災難面前,每一個平淡的日子立即變得不值一提,身處武漢的每一個人,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披甲持戈,然後向死而生。中國歷史上不平凡的七十六天,武漢人民是怎樣地一天天度過,為打贏這場抗疫的戰爭,他們做出了怎樣犧牲!我們只能表達崇高的敬意,他們既是救死扶傷的對象,又是悲天憫人的主體!


王曉飛:青春作伴好還鄉


誰也不曾想,我們會驟然遇到“新冠”這樣兇狠狡猾的敵人,完全陌生又十分狡詐之極,再精通兵法再深暗韜略,就是精熟十八般武藝也派不上用場,就是華佗扁鵲再生,急切能耐“新冠”何?世上沒有先知先覺,七十六天過去,我們回頭來看,隔離是決勝的關鍵,封城是一個英明的決策!適時切斷蔓延阻斷了傳播可能,為更大範圍的抗“疫”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封城贏得了從容應對的可能。七十六天封城中,武漢人焦灼、驚恐與沮喪,更復雜的情緒驟然間爆發,各種樣的消息多如飛蝗,人們徘徊在惡夢中,人們的腦際縈迴夢魘。

中華民族有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每一次大災大難降臨,都會有大智大勇的人挺身而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大江邊的武漢人表現出大智大勇,沒有出現短暫失控,在不幸中謀求萬幸,危難發生的時刻,在短暫的慌亂過後,武漢人民達成高度的共識和默契。全市封閉全民隔離,數千社區數萬小區堅壁清野!每一個社區小區都是堡壘和前沿,每一間房子都是戰場,每一個人都是擒“冠”降魔的勇士!方艙醫院,金銀潭,火神山、雷神山,都是第一次聽到,那不是普通的醫院,那是禦敵的前沿陣地,那是拒敵於萬里之外的屏障,每位醫護人員都是捉拿妖怪的齊天“大聖”。

武漢解封了,白日放歌須縱酒,留守的春天在等待著他們,重新沐浴春光,洗滌掉身上的征塵,從蕭瑟重新走向榮華。渭南的勇士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青春作伴好還鄉,真誠的渭南人民等待著你們載譽凱旋,王者歸來!。

中華文明智慧的鍵盤,在世界上獨一無二,從按下武漢的暫停鍵,到今日按下重啟鍵,七十六天!這輕輕的按鍵,讓世人驚歎,我們的勇士歸來有青春作伴,難道這不是華嶽風骨不是渭水襟懷嗎!


【作者簡介】王曉飛,陝西作協會員,陝西散文學會會員,渭南市臨渭區作協主席,出版有散文集《雲橫秦嶺》《雪擁藍關》,長篇歷史小說《大儒牛兆濂》,獲第三屆杜鵬程文學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