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下為己任,莫若范仲淹

#清平樂#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次年二月,元昊進兵胃州,仁宗批准夏竦反攻計劃,韓琦等人也主張以一場大戰來取得勝利,大凡用兵必須將勝負置之度外。

以天下為己任,莫若范仲淹


范仲淹認為反攻時機尚未成熟,堅持以守為攻,只需要守住邊境,等待時機,北方遊牧民族的食物來源大都是牛羊,冬季草場凋零,牛羊凍死,只要元昊後方缺糧草,必定沒有後續戰力。早前范仲淹就曾上書,加守西境防備,憑藉易守難攻的地勢,尋找合適的時機再進行反擊。

以天下為己任,莫若范仲淹


韓琦等主戰派得知元昊南下的消息,便派任福率兵出擊,結果中了元昊的圈套,遭遇埋伏被圍困,任福誓死不從,連他在內的十六名將領全都陣亡,折損士兵萬餘人。


以天下為己任,莫若范仲淹


官家聽說消息非常自責,覺得不該冒進,著急想用一場大戰來證明自己。結果戰敗,多少無辜將士因此斷送了性命。這對於生性仁厚的官家是致命打擊,他自責地跪在太祖太宗靈前罪己之過,也就只有皇后敢來相勸。

其實這次戰役早就能窺見結局,自杯酒釋兵權以來,重文輕武之風勝行,又缺乏精兵良將,調兵遣將大多都是毫無戰爭經驗的文官來執行,問題就出在文官都沒有過上陣經驗,遇到戰事也都只能片面想象。

但也從另一面看出范仲淹不僅有政治才能,還有軍事才能。

以天下為己任,莫若范仲淹

這首耳熟能詳的《漁家傲·秋思》充分體現出了范仲淹的英雄氣概,和對王朝重內輕外,重文輕武的無奈。

他與狄青的對話中談到“武”,上為戈,下為止,止戈為武,武為止戈,保家衛國,不是憑著一身熱血就能戰無不勝。

以天下為己任,莫若范仲淹

但凡經歷過戰爭的人,誰沒有願天下早息刀兵,國泰民安的願望。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

范仲淹身處高位時不畏權貴,直言不諱,身為地方官時,他也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一生孜孜於傳道授業,言傳身教,他倡導的“先憂後樂”也是所有士大夫心中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增添多少荒涼之感。

以天下為己任,莫若范仲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