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好的屏幕:激光電視的另一半

據行業內媒體的統計信息顯示,激光電視行業呈現出“主機關注度是屏幕3-5倍”的“結構性”輿情現象。這對於佔據激光電視系統“一半”的屏幕而言,顯然有失公允。

事實上,激光電視之所以不同於傳統家用投影機的顯示效果,可以避免“小黑屋”觀影模式。其關鍵的技術突破就在於“超短焦反射鏡頭與抗光幕”的結合。即,沒有一款好的抗光幕,激光電視的“效果”就和傳統家庭影院投影機“沒有本質差異”。

因此,好的抗光幕絕對是激光電視系統的“另一半”,好畫面不可或缺的絕對必要條件!

供給側的“知識壁壘”

在彩電廠商為代表的激光電視軍團中,海信、長虹等都以“套裝”的方式銷售產品。這使得彩電軍團的激光電視自身就配備有抗光幕。對比而言,新興的創業品牌和傳統的投影品牌激光電視,大多數只銷售主機:屏幕需要消費者自己解決。

後者的策略有助於在“表面價格”上提升所謂產品競爭力。但是,也導致很多消費者屏幕選擇不當,最終的顯示畫面效果差強人意。


一塊好的屏幕:激光電視的另一半

這種差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有很多人認為,傳統投影機企業本就不銷售屏幕,所以“激光電視只賣主機”。但是,這不足以解釋創業品牌也“不搭配”屏幕。更何況,作為演示應用、發佈會現場、實體賣場和網絡店鋪的宣傳畫質,無論是傳統投影機企業還是創業品牌,激光電視的營銷都“必然搭配”抗光幕!

由此可見,企業習慣不能解釋“誰搭配抗光幕、誰不搭配抗光幕”的問題。從行業角度看,抗光目的問題更可能出在“知識產權上”。即高水平的抗光幕必然採用菲尼爾透鏡技術,而圍繞這一技術的光學設計、製造涉及大量的“海外屏幕企業”專利。

知識產權導致國內企業、激光電視企業不能“自己生產”足夠多和便宜的高品質抗光幕。進而影響很多“銷量有限”、“市場初創”的品牌“配套採購”的問題。相比較而言,彩電系的激光電視品牌,目標是“彩電化”的大批量產品銷售,更容易與傳統電視機共用渠道、備貨、倉儲和物流體系,更可能大批量採購抗光幕,進而為消費者實現“整套搭配銷售”。

應用側的“效果差異”

面對沒有搭配高品質抗光幕的激光電視產品,消費者勢必涉及到“自己選擇”屏幕的問題。市場上,打著抗光幕口號的投影屏幕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其顯示效果差異也很巨大。

市場上帶有抗光幕名稱的投影屏幕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是非光學屏幕、第二是單一角度光學結構抗光幕,以及第三種“菲涅爾抗光幕”。其抗光效果則從弱到強依次變化,價格也最高相差10倍以上。

非光學抗光幕的好處在於,可以製作成柔性結構;而光學抗光幕勢必是一款“硬”質的屏。非光學抗光幕主要採用“深色材料吸收環境光”的方法實現抗光。這一方法光學抗光幕“照樣全收”。這也導致,光學抗光幕的視覺效果一定更好。


一塊好的屏幕:激光電視的另一半

對於光學抗光幕的設計,也存在兩種:第一種是單一角度的光學結構,例如黑柵抗光幕——這類屏幕,對某一角度的入射環境光抗光敏感,同時對反方向的入射投影光線成像敏感。而菲涅爾抗光幕,以屏幕某一位置為圓心,分佈圓形的抗光反射結構。其對於預期入射投影光線方向之外的三個方向的環境光抗光性都很敏感。兩者的差異,導致實際應用中,投影屏幕兩側的環境光越是強烈,菲涅爾抗光幕的效果優勢越是顯著。而如果實際應用環境中,沒有側面環境光問題,黑柵等類型幕的效果也會非常出色。而且菲涅爾結構對水平可視角度的犧牲比較明顯。

同時,非菲涅爾的抗光幕,由於光學結構是單一的,所以設計、加工都要更為簡單,成本更為低廉。光學結構設計也與屏幕尺寸沒有必然關係,可以統一成本下定製任意尺寸。相反,菲涅爾抗光幕的光學結構是複雜的,不僅設計更困難、加工成本更高,也導致顯示尺寸變動需要全新設計結構和製造模板。這也是菲涅爾抗光幕價格更高的原因。

在市場上,成套銷售的彩電系激光電視,為了確保效果優勢,往往更傾向於選擇高檔次的抗光幕。這也推高了產品成套價格。而消費者購買的激光電視獨立主機,因為自己配備的低成本抗光幕,顯示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也很常見。同時,一些消費者選擇激光電視產品“吊裝”,也導致光學抗光技術效果大打折扣。

複雜的屏幕技術,制約激光電視前途

“傳統投影屏幕一般只有3層結構,而硬質抗光幕至少7-8層結構!”行業人士表示,高水平抗光幕是投影幕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精密產品。面對激光電視對抗光幕品質的需求,絕大多數傳統屏幕企業既沒有知識產權、也沒有技術研發能力。

例如,光學抗光幕的結構層,除了“反射式的結構抗光”這個主要結構外,還包括:1.立柱透鏡結構,幫助實現水平方向可視角度的擴張;2.精細擴散層,幫助光線實現漫反射的柔和效果和各向基本同性的顯示一致性;3.針對激光散斑,特備是RGB激光產品的特點,設計的消散斑光學層;4.針對表層防滑防汙和防止反射炫光的設計層;5.底層的光學反射層和配合稜鏡層的吸收結構層……等等。這些都是必須的“功能層”。除此之外還需要基地層、支撐架構、不同層之間的透射夾層等等。

一塊好的屏幕:激光電視的另一半

(圖片由極米官方提供)

所以,高品質抗光幕的設計、材料學、工藝製造都是“高科技”。這與傳統投影幕,尤其是白塑幕、玻璃幕的簡單結構與加工形成鮮明對比;也比高檔投影漆的材料科學要複雜的多。

相比較而言,激光電視在主機上,除了新的激光光源外,其他部分都是比較成熟的產品體系。甚至,超短焦反射鏡頭這種“核心結構”,在設計上也與傳統背投電視內的投射鏡頭原理一致,在加工上與一般光學鏡頭產業鏈趨同。

這種現實導致,激光電視系統中,“抗光幕”才是那個“最具有應用獨特性”的組件,併成為激光電視產業發展的“木桶最短板”。“激光電視的前途,主要取決於抗光幕的效果進步和成本下降”。這一點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是,行業內卻缺乏突破知識產權壁壘和製造成本障礙的“策略”。

同時,提升激光電視的顯示效果,除了抗光幕技術的進步外,也可以“曲線救國”:即,提升抗光幕的吸收水平,同時提升投影機的亮度——用亮度換效果。這種思路,對於打破抗光幕的效果和成本瓶頸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選擇。也是目前激光電視企業努力嘗試的方向。

總之,激光電視系統的一半是抗光幕。抗光幕的發展水平,以及與投影機的匹配程度根本性的決定激光電視的效果和應用成本,也就決定了激光電視產品的“錢途”。這是激光電視企業和消費者必須高度關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