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美夢”做了35年 七旬黨員胡燕建農業生態園

田園“美夢”做了35年 七旬黨員胡燕建農業生態園

“你看,這是一個小盆景公園,有的盆景已養護幾十年;那片是藍莓林,今年藍莓結果就可以吃了……”前日,陽光和煦,在柳市鎮后街社區龍崗山上,清瘦的77歲老黨員胡燕,坐在半山腰上的龍崗景園石碑前,抬頭凝望著正在施工的蓄水池。他不時地站起身來走動,或跟做活計的工人交代幾句,或和上山鍛鍊的村民微笑示意。

激發夢想幹群合力

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走在路上,t聽村民們說,龍崗山建設得這麼好,多虧有胡燕。“你們不知道,35年來,胡燕一直有一個植樹造林、振興鄉村的美麗田園夢,這些年,他正走在圓夢的路上。”村民說。

胡燕遞給記者一張35年前的老照片,十多位風華正茂的后街青年站在龍崗山鬱鬱蔥蔥的山林前合影,那時意氣風發的他,便在心底許下開闢荒山的心願。“好幾個都不在了。”胡燕,念著他們的名字,時光彷彿回到上世紀80年代,那些充滿激情的日子裡。

胡燕是柳市鎮后街社區“老主任”,還是樂清市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3月,當溫州市委召開農村工作會議,吹響溫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衝鋒號時,他激動地幾夜睡不好覺。這個好消息“激活”了他的夢想,他把壓箱底的有關龍崗山植樹造林的資料全都翻了出來,隨後去找社區的黨支部書記和主任,商量如何抓住機遇,發揮優勢,把龍崗山打造成一個社區農業生態園。

此舉當即得到該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的大力支持,村兩委還發布通告,把建設龍崗山提上議事日程,號召全村人將柳市鎮“東大門”建設成美麗綠色的鄉村窗口。胡燕通過多次走訪、實地考察發現,龍崗山荒廢多年,滿目垃圾、羊腸小道,要想把這片荒山建設成社區生態園並非易事。但這沒有讓胡燕放棄,他說,再苦再累都要幹。

鄰居鄭銀存回憶,胡燕曾略帶傷感地和他談心:“我今年77歲,人生匆匆,建設生態園,就是想為后街社區做點事。”“說得好!”鄭銀存被這番話深深地打動,也想一起參與。

賣房捐建拜訪專家

結合新農村建設,打造社區生態園,資金是首要問題。胡燕與家人商量,決定賣掉一套居住的商品房,捐出去建設龍崗山,當即得到老伴周茶花的大力支持。

后街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慶龍說,這筆捐贈成了啟動龍崗山建設的初期資金,在胡燕的帶領下,社區裡好多能人志士紛紛捐贈,短短的時間內,共籌集160萬元愛心款。

在胡燕看來,建設生態園要靠大家。一天,胡燕和周茶花去山莊探望高級工程師、85歲高齡的潘靈德先生,得知潘靈德正想把一些養護幾十年的盆景賣掉,他就想到,“龍崗山生態開發,正需要盆景文化支撐啊。”回到家,夫妻倆準備一筆現金再次拜訪。“老潘,生態園正需要盆景,還要靠你指導,一起設計盆景園,過來幫幫我吧。”就這樣,胡燕“三顧茅廬”後,潘靈德被真情感動,義務當起龍崗山盆景園的“花藝師”。

“盆景的管理在大多數人看來,只需澆水、施肥和修剪,但是一旦哪個環節有漏洞,做得有差池,培育幾十年的盆景,將會枯死,是個精細活。”潘靈德告訴記者,他也想為胡燕的夢想出一份力。

建蓄水池修觀光路

胡燕20歲初頭,就在龍崗山上做粗工,紮根大山15年,讓他積累豐富的地理“勘察”經驗。2018年5月起,他就盤算著,把開山時的岩石利用起來,用作築路和建水池的石材,就地取材後,能節約一半以上的工期。

“生態農業水先行。”胡燕說,每逢下大雨,他就趕緊跑到龍崗山上,定點實地觀察山體的走勢、水流的大致方向,前後花上一年多的時間,才確定現今蓄水池的具體位置。2019年,施工隊在山洪的迴流點,往下挖土,3個多月後,三處10米長、2米寬、7米多深的蓄水池總算是成型,再配置上精緻的古銅色動物龍頭出水口,整體觀賞價值也提升不少。

“雨生百穀,用天然的雨水灌溉,園裡的水果才長得更飽滿。”胡燕說,為防止水土流失,他還在山洞口兩旁栽種許多毛竹,現在長到10多米高了。“過去,一旦遇到暴雨,山洪和泥石流就洶湧地往下衝擊。”一名住在龍崗山山腳下的村民感慨,建好蓄水池後,幾個山洞口,就再也沒有大面積的積水,環境也乾淨許多,真好。

去年5月的一天,工程叉車運送十幾噸巨石上坡,車胎突然在泥濘的土路上打滑,劇烈地往後滑溜出好幾米。“不好!”胡燕立馬叫上10多個工人幫忙,有人搬起石塊頂在車後方,有人用身體的力量擋住叉車。“還好反應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胡燕說,為增加地面摩擦力,他給施工隊出主意,用竹籬笆鋪在土路上,這樣上下坡才更安全。磕磕絆絆後,總算是開創從無到有,全線300多米長、5米寬的觀光車路。

只見山路的路面設計防滑的凸起,走廊上,白牆黑瓦,復古的窗欞鑲嵌著井格,別有一番江南園林的雅韻。“原來的拐角處改成多角度轉彎,走起來更安全舒適。”胡燕像呵護孩子一樣,不放過每處細節,他還常常隨手用棍子在地上畫幾個草圖,和做活計的師傅們講解,然後守在工地上指揮一整日。

“在社區生態農業園,路邊是獼猴桃,中間一層是盆景園,最上面一層是三個花臺,兩邊種植紅美人柑橘……” 採訪中,胡燕興趣盎然地指著遠處。他說,果林得益於龍崗山山體的酸性黃土,加上充足的陽光雨水,生機勃勃。去年夏天,第一批果實成熟,胡燕將採摘下的幾十公斤果實,全部慷慨地送給來社區生態園參觀的客人及親友們品嚐。“暫不求經濟回報,圖個熱鬧。”胡燕說,大家能吃到綠色甘甜的滋味,他就心滿意足。

去年底,為尋覓高品質樹苗和果苗,胡燕拉上老友,去大荊、虹橋、金華、台州……把省內能找到樹苗基地的地方,全都跑了個遍。沒多久,300多株茶花、杜鵑、龜甲冬青、含笑、桂花、羅漢松、紫竹 、桉樹等樹苗陸續到貨,被精心地植根沃土。“等到來年,滿山的金蛋橘子、紅美人柑橘和柿子樹都開花、結果,該是多麼美好的盛景啊。”胡燕一臉嚮往。

經友人推薦,畢業於溫州科技職業學院園藝技術專業的大學生徐威來了。他說,“胡老伯一有空就上山,拉著我討論社區生態園的種植方案,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在胡燕看來,開闢荒山,也是在給鄉村找發展的路子嘛。借生態園建設需求,胡燕已接連幫助好幾位社區貧困戶再就業,預計兩年後,社區生態園還能產生不少經濟效益。

胡燕說,他喜愛山上青綠的植物,因為養眼;喜愛草木釋放的氧氣,因為養肺;喜愛大自然的美景,因為養心;喜愛勞動之後那一身的汗水,因為養身;喜愛整天擺弄盆景,因為養情;更喜愛站在山頂俯瞰遠眺,因為可以養胸懷。從青壯年到晚年,龍崗山帶給他數不盡的歡愉。他堅信,再過幾年,建設好的龍崗山社區生態園將吸引更多的市民來休閒、健身和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