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爾夫排名的力量,世界的就是權威的

本文首發於《東方高爾夫》

很多頂尖球員有一個習慣,就是每週一會看一眼最新一期的世界高爾夫排名榜。如果自己的名字在前50,排名越靠前心裡越踏實。反之如果跌出前50,他們就會反思自己近期表現,琢磨一下該如何重返巔峰?

世界高爾夫排名的力量,世界的就是權威的


世界高爾夫排名的變動為何讓球員如此牽掛?很多新生巡迴賽為何將“擁有世界排名積分”設為志在必得的目標?這是因為世界排名積分就是硬通貨,各大巡迴賽組織都認可、採納的權威標準。

多個巡迴賽並存於世界高壇,它們有著各自的運營方式,也有著各自的獎金榜、積分、排名以及賽事體系。用投資人喜歡用的“生態系統閉環”來說,美巡賽的生態系統早已構建完成,它每年為世界貢獻100多位百萬富豪(還是美金計算),門票和版權收益穩定,贊助商、高品質球場趨之若鶩,高獎金賽事引領全球,新生代球員擠破頭地想加入其中併成為老虎伍茲的接班人,賽季末為巡迴賽優勝者們派發大禮包的聯邦杯總決賽更是隻有美巡賽會員才專屬的禮遇。

歐巡賽、日巡賽也是如此。雖然獎金水平難以與美巡賽抗衡,但他們擁有各自的市場,這些成熟的巡迴賽已成為世界高壇不可或缺的力量。

如果這些巡迴賽自己玩自己的,即便沒有世界排名,只要巡迴賽運營者、贊助商、球員以及媒體等配合默契,依照巡迴賽內部制度就可以運行良好。但中國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些已在各自立足的巡迴賽上獲得驚人成就的球員,抗拒不了成為“天下第一”的誘惑,他們內心渴望有公認的標準來衡量、評估競技實力。王牌對決固然是個好主意,但球員的競技狀態有高低,一場賽事的勝負難以服眾。以球員近兩年表現來計算的世界排名正是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

球員是如此,巡迴賽也是如此。美巡賽的終極目標是要將天下一流高爾夫選手盡入彀中,它的“臨時會員”等舉措就是向那些尚未正式加盟美巡賽的球員伸出橄欖枝,辨認哪些球員夠格成為“臨時會員”頗費思量。

其他巡迴賽和美巡賽的心思相同,也想邀請高手助陣。另一方面,全球化趨勢下,很多賽事獲得不同巡迴賽的雙重乃至多重認證,參賽席位在各巡迴賽之間如何分配才能達到最佳也是個技術活。各個巡迴賽自然可以搬出各自的獎金榜、積分來談判協調,但每個巡迴賽的發展狀況並不一樣,競技水平有高有低,參賽名額再緊湊再珍貴,一定會給世界排名靠前的球員預留席位。

君不見,很多賽事的遴選標準中,第一條就是世界排名前多少可以入圍。四大賽、世錦賽這樣的超級賽事更是永遠向世界排名前五十的球員敞開大門,世界比洞賽的入圍標準更簡單直接,它只有64個席位,參賽者只按世界排名來甄選,從世界第一一直往下數,如有世界排名前64的選手未確認參賽,別的選手將按照世界排名依次替補上場,直至參賽選手達到64人。這正是權威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