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疫模範生"到二次暴發,30萬底層勞工,給了新加坡一個慘痛教訓

據環球網4月21日報道,新加坡單日新增連續3天破千,累計確診人數已經破萬,

一度被世衛稱為抗疫模範生的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此前,因為新加坡政府及時採取了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新增確診病例一直維持在兩位數。新加坡的疫情拐點主要出現在3月上旬,本土病例開始跳躍性增長。

從

底層勞工成為安全隱患

然而問題卻出在了30萬被忽略的底層勞工身上。在19日新增的病例中,超過九成是來自勞工宿舍。

因為本地勞力稀缺,外來勞工一直是新加坡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新加坡有超過32.3萬外籍務工人員,其中有20萬人集中住在員工宿舍。這些宿舍人員密集、衛生條件差,簡直是病毒傳播的溫床。

因為這些勞工大部分是低收入工作者,身上又揹負著債務。所以不能像其他旅客一樣回到自己國家,如何安置這些工人就成為了一個難題。

從

寬鬆的措施存在隱患

有批評指出,在2月初就已經出現了勞工感染的情況,但政府沒有足夠的重視,而是放任這顆"定時炸彈"爆炸。

儘管官方表示,已經在疫情蔓延前做了預防措施,包括對宿舍進行封鎖,錯峰用餐。但是對於這些勞工來說,不得不在宿舍呆兩週,生活在狹小的空間裡,好像交叉感染的風險更高了。

新加坡政府採取的是一種較為寬鬆的抗疫措施,進行封鎖的同時還要維護社會的正常運轉,當地民眾在隔離期間也能上街採購,好處是,經濟受到疫情衝擊會比較小,而壞處就是,疫情一旦蔓延會比嚴格封鎖的國家傳播的快得多。

從

出臺全新的抗疫措施

飛漲的確診人數迫使新加坡政府採取了全新的抗疫策略,目前,新加坡全國都是處於一種嚴格的封鎖狀態。

據《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成立專門的工作組,派出43個9人工作組一對一的,處理宿舍的伙食和衛生問題。為了防止集體感染,外籍勞工們被安排到不同的住地,政府還專門安排醫療團進行監測,一旦出現感染跡象,馬上就進行隔離。

除此之外,對於不遵守防疫措施的處罰也會更加嚴格。截至20日,有超過200人沒有保持安全距離、80人因為沒有戴口罩而收到了罰單,而二次違反的罰金高達1000新元。

文/薏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