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完成首個燃料循環

4月8日11時45分,山東省海陽核電一期工程2號機組首次換料大修結束,機組一次併網成功,各項技術指標正常,運行狀態良好。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秉承“嚴之又嚴、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實之又實”理念,穩步推進2號機組換料大修,在確保機組安全質量穩定受控的前提下,用時僅33天,比1號機組首次換料大修工期縮短了11天,接連創下國內外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首次換料大修最短工期紀錄。

作為我國首批三代核電依託項目之一,海陽核電一期兩臺機組圓滿完成首個燃料循環,歷經設計、建設、調試、運行、大修一個完整週期的實踐和檢驗,助推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建設、運營能力走在了世界前列。截至目前,海陽核電一期1、2號機組順利完成首次換料大修項目,形成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成果近70項,實施技術優化改造200餘項,開發專用工具、工藝45項以上。其間,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的首個供暖季圓滿收官,持續為70萬平方米區域居民用戶供熱129天,運行平穩可靠、效果良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陽核電1號機組獲得了2019年世界核電WANO綜合指數評分滿分100分,排名世界第一。這凸顯了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性,是我省核電發展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不斷進取、追求卓越的最真實體現。

據山東核電相關負責人介紹,非常時期取得的非常成績,離不開國家部委、省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也離不開核電同行、電網公司以及多家合作單位的共同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家核安全監管部門克服疫情影響,創新採用“互聯網+”核安全監督檢查模式,會同駐核電廠派出機構對2臺機組首次換料大修進行了嚴格的監督指導;派出機構有關人員進行了現場全過程監督見證,合力共同築起了堅實的核安全監督屏障。針對全省復工復產部署要求,省市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制訂了行之有效的詳細措施,既緊抓疫情防控不放鬆,又穩妥有序協調推進海陽核電廠復工復產,現場短時間內就恢復了正常運轉。海陽核電裝備製造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主動與山東核電建立即時溝通平臺,凝心聚力打造了6000餘人“零感染”的“無疫大社區”,樹立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的政企合作典範。

海陽核電1、2號機組首次換料大修結束後,將再次開啟新的燃料循環。在下一步工作中,山東核電將嚴格遵循《核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始終堅持核安全至上,抓緊總結整改換料大修期間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加強經驗反饋,不斷完善核安全管理體系;深入推進核安全文化建設,強化核安全意識,持續提升關鍵崗位人員技能水平;公開透明接受監管部門、公眾和社會監督,營造坦誠開放的公眾溝通環境。我省也將會同山東核電進一步確保在運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做好迎峰度夏冷源保障,積極推動後續核電項目和核能綜合利用項目建設。(來源 大眾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