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就醫獲得感!路橋全面提升基層醫療“顏值”

2019年,路橋區將6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提升項目列入區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專項安排2500萬元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2020年,路橋區加大為民辦實事力度,拓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造提升步伐,將便民與利民更廣、更好地帶給路橋群眾。

提高就醫獲得感!路橋全面提升基層醫療“顏值”

便民又利民,改造後人氣依舊不減

“衛生院改造後,環境變好了,設施齊全了,我們看病不用上城區了,節省了很多時間和不必要的費用。”近年來,路橋區加大為民辦實事服務力度,推進健康路橋建設,穩步提升基層醫療水平,群眾們感嘆身邊的醫療環境著實發生了改變。

日前,記者走進螺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智能美觀、寬敞明亮”是呈現給記者的第一印象,前來就診的群眾有序掛號排隊,內部設施更加體現人性化,功能分區也更為科學合理。院內既有健康知識的科普指南,也有強化責任擔當、黨風廉政建設的政治理論宣傳。

“改造以前日均門診量100餘人次的大廳,現在已達400餘人次。我們通過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提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象,提高職工綜合職業素養,提升居民滿意度和獲得感。”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改造後的螺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域設置合理、環境整潔溫馨,同時還開設了名醫門診、博士門診,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需求。

提高就醫獲得感!路橋全面提升基層醫療“顏值”

除了整潔嶄新的就醫環境,更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智能”管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高效回答轄區居民關於疫情及日常健康相關的大量個性化、重複性問題,減輕臨床醫生工作壓力及感染風險,春節期間,螺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眾號特安裝“新冠肺炎智能問答機器人”工具,為居民們解答新冠肺炎相關的發病原理、疾病特徵、症狀、診斷篩查、治療、預後、日常防護、口罩等相關健康問題。

同時,路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去年11月整修完成後,因坐落於路橋主城區,相較於其他“兄弟姐妹”顯得格外忙碌。掛號、就診、取藥……每天,就醫患者和家屬穿梭其中,導醫志願服務隊在旁有序引導和幫助……如今,路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劃更合理,佈局更完整,群眾就醫更便捷。

基層衛生服務中心的忙碌和收穫,離不開路橋區為改善基層就醫環境、提高群眾就醫獲得感的決心。

提高就醫獲得感!路橋全面提升基層醫療“顏值”

舊貌換新顏,基層醫療環境穩步提升

據瞭解,路橋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鎮(街道)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多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醫療服務環境不容樂觀,發展空間受限。其中,桐嶼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樓自1996年啟用,20多年來未作任何改擴建。

“此次整體改造於2019年7月正式啟動,涉及18個臨床、醫技及輔助科室,9個不同區域,在進行室內外整體裝修的同時,對消防系統、網絡信息系統、強弱電系統、給排水系統等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對各個診療區域的設置進行優化,對建築物外牆、窗戶、門頭等進行同步裝修。”桐嶼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經過5個月的不懈努力,桐嶼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體維修改造高效、安全、優質完工,並於12月25日投入使用。

提高就醫獲得感!路橋全面提升基層醫療“顏值”

目前,路橋街道、路南街道、螺洋街道、峰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體已完成,路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改造建設工程投資219萬元,去年11月完工並投入使用;螺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範化提升項目涉及改造中醫館、健康體檢中心及公共衛生辦公用房等,計劃投資366萬元,門診大樓已於去年10月完工並投入使用;路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18萬元,對一樓門診進行改造,已於2019年初完工並投入使用;峰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提升項目涉及一樓檢驗科、全科診室、西藥房窗口改造,二樓國醫館建設,三樓口腔科、婦科門診建設,四樓全科病房建設,計劃投資629萬元,於去年12月全部完成並投入使用。

此外,新橋鎮、橫街鎮衛生院正在裝修,即將揭開面紗。目前,新橋鎮衛生院改造提升項目涉及新建三優指導中心、預防接種門診,計劃投入155萬元;橫街鎮衛生院正在改造,預計2020年10月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