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祕境

1991年,主峰卡瓦格博發生一起舉世震驚的事件。17名中日聯合登山隊隊員在對卡瓦格博發起登頂時,不幸遇難,原因未知。

儘管專家們對卡瓦格博“高不可攀”的原因,做出了依據可靠的推測:橫斷山脈複雜的地質構造和低緯度雪山瞬息萬變的氣候,使登山潛藏著致命的危險。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卡瓦博格 BY 冰甜梅子

但作為當時登山大本營的雨崩村,村民們卻越發地信奉“雪山之神”卡瓦格博,幾十年如一日的恪守著對神山的敬畏。

2000年,一個宣言被通過。被視為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的卡瓦格博,因尊重信仰和文化,將永遠不允許被攀登。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卡瓦格博 BY 舒小簡

這座帶有東方式神秘的神山,被世人稱之為“最後一座沒有被人類染指的雪峰”。

​上有天堂,下有雨崩

隨著這次山難被記住的,還有卡瓦格博山腳下的雨崩村。

雨崩村地處雲南梅里雪山東麓德欽縣雲嶺鄉境內,位於地質構造複雜的橫斷山脈之中。

雪山之下,古冰川的演化作用讓雨崩村的地貌,多了些U形谷和大小各異、重達千斤甚至上萬噸的“漂歷石”。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雨崩村 BY 小丁

來自印度洋的暖溼氣流,順著南北走向的峽谷直達山中,給雨崩村帶來大量降水。

加上特殊的地理環境,雨崩村的植物長勢茂密而又奇特,一些老樹主幹上往往寄生著許多其他植被,被譽為“五樹同根”。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下雨崩到神瀑途中的原始森林 BY 雨的心境

雨崩村分成上雨崩和下雨崩,上雨崩依山而建,下雨崩則在峽谷窪地上。由於地形關係,上下雨崩直線距離僅有幾百米,卻要走上近40分鐘的山路。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上雨崩 BY 騎行西藏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下雨崩 BY 騎行西藏

在藏民眼中,這樣的生活是神山的恩賜。

四面群山的擁簇: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雨崩村 BY 記號熊貓

深夜時,浩瀚且無言的星空: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雨崩村 BY 記號熊貓

冰川融化匯聚而成的碧藍海子: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雨崩村 BY 小丁

藏民虔誠轉山的雨崩神瀑: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神瀑 BY 小丁

還有悠閒自在的,20來戶清靜淳樸的民居: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雨崩村民居 BY 牛牛犇

雨崩村,擁抱變化

在山難發生過後,雨崩村村民們儼然成了卡瓦格博最忠實的守護者,只要看見身穿登山裝的外人前來,村民們都會勸他們不要登山。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不通公路,前來雨崩村玩賞的遊客只有零星數人。

大多數人因為承受不住上坡12公里,下坡6公里,翻越3700米埡口,近乎5個小時的行程徒步,都只是在口口相傳中,嚮往著雨崩村的世外桃源。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BY 瀋陽無心快語

曾在外漂泊多年的阿那主,憑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和見識,成為雨崩村最早開始為遊客提供住宿的人家。

原本按照村裡傳統,遠道而來的客人會由村民輪流接待,但有些人家床位不足,就會到阿那主家的客棧住。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雨崩村客棧

剛開始,阿那主從家中騰出床位,湊著錢買些乾淨的被褥,自己換洗和打掃,一年下來倒也能掙些床位錢。

在當時仍延續著半農半牧的雨崩村村民眼中,阿那主這是“不務正業”。

2003年是60年一遇的藏曆水羊年,也是卡瓦格博的本命年。若是在這一年來卡瓦格博轉山,功德將比平常高上許多倍。

超過10萬的藏民們不遠萬里來參加這一場盛大的轉山會,大批的遊客也隨之慕名而來。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神瀑路上的經幡 BY 雨的心境

此時,作為內轉必經之路的雨崩村,真真切切地迎來了打破寧靜的那一刻。

過去只會放牧種地的村民們開始發現這片土地的“商機”,自己眼中平凡的家,成了外人眼中的旅遊勝地。

從前各家用來搬運貨物的騾馬,開始去迎接18公里之外的遊客;原本靠天吃飯的青稞種植,也不再成為村民們的主要收入。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騾馬

事事佔盡先機的阿那主也“不甘落後”。他聽取一位來自北京攝影師的意見,在村裡能看到卡瓦格博和麵茨姆峰的、風景最好的位置搭了一座客棧,遊客來了總喜歡往他那裡跑。

當別的村民們還在老老實實地收割著青稞,備作來年口糧,阿那主卻已經不在意了。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大多數的村民家裡都開起了客棧 BY 小丁

“這青稞地裡草長得比青稞還多,要是在以前,早就要餓死了。”阿那主的母親次裡楚姆說。

阿那主請來的小工們在田間一邊幫忙收割,一邊調侃:“人家現在是大老闆,才不在乎這點東西,這都是用來喂牲口的。”

雨崩村,恪守傳統

在一個村莊裡,有著像阿那主一樣主動擁抱變化的,也同樣有著堅守傳統的人。

做了三十多年牧人的江初,就是旁人眼中“老古板”的那一個。

小小的雨崩村共有4個牧場,分別分佈在海拔2500米到4000米之間。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BY 網絡

牧人們習慣了隨著氣候和季節的變化,在不同海拔的牧場放牧;天氣暖和時,就要去到海拔更高的牧場。

村民們對於牧場的珍愛,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傳統。每一次的放牧,都不會在同一個牧場超過1個月,有效避免了過渡放牧帶來的植被侵害。

笑弩牧場海拔有3700米,是雨崩村海拔最高的牧場之一,登山大本營就坐落在此處。

“這是離卡瓦格博最近的地方,”江初說,“以前他們(遊客)不知道的時候,這裡還很冷清,現在人多了起來,還在這裡猛的吸氣,像我們藏族人喝醉酒一樣。”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BY 騎行西藏

過了近三十多年的牧民生活,江初已經離不開牧場了。

他習慣了每天喝著酥油茶,吃著糌粑,與犛牛、牧犬為伴的生活。

黃昏時分,與前來觀賞的遊客們告別,江初會迎來卡瓦格博最好看的時候。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BY 甘做愚人

被日光染上金黃色的雲彩會隨著風的吹拂而幾經變化,卡瓦格博就會像披著黃金鎧甲的騎士,年復一年地守護這方土地。

雨崩村,始終如一

每年新年是雨崩村難得冷清的日子,一些時候的大雪封山阻擋了不少遊客前來的腳步。

雨崩村村民們會在此時掛上新的經幡,用以祈求一年的平安。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BY 網絡

到了大年初一,每一位村民都會著盛裝去參加神山祭拜。

祭拜過後,就是雨崩村村民難得團聚在一起的日子。每年忙忙碌碌的村民們,終於到這一天都有時間聚在一起。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雨崩村村民 BY 頓升

聽長輩們的嘮叨,讚頌卡瓦格博的神蹟和庇佑。

還有喝著青稞酒,用玩笑化解一年難以解釋的恩仇。

這大概就是雨崩村人,面對由封閉到開放時,卻始終如一的樣子。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小TIPS:

(1)如今的西當村到雨崩村已能通車

(2)雨崩村住宿乾淨整潔,有網有電

(3)可在當地村民家吃,菜類有限,當地的藏民廚藝也一般

(4)想要登山徒步的朋友,請查閱好登山徒步守則

來源/新小志

藏在梅里雪山深處的天堂角落,香格里拉最後的秘境

申明:本文內容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旨在分享與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聯繫,以便做出及時刪除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