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頭像是人渣”“這麼年輕開豪車是小三”: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我是個挺喜歡在社交平臺上發佈自己最近生活狀態的一個人。

高興的時候希望能和別人分享,難過的時候也就有了個情緒發洩口,洋洋灑灑地寫篇小長文以此抒發心中的不痛快。


“看頭像是人渣”“這麼年輕開豪車是小三”: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但這也是以前,隨著年齡的增長,朋友圈成了一個不再輕易觸碰的地方。

不僅是我,發現很多好友都默默退出了朋友圈。

有時候和朋友聊天時,也經常說起此事,都感覺現在朋友圈不再是那個分享生活的地方,反而變得越來越像一個形象包裝的平臺。

甚至在知乎上也出了這樣的內容:

“怎樣打造微信朋友圈形象”

“怎樣在朋友圈塑造出討人喜歡的形象”

“朋友圈人設如何經營出來”

更是出現了一個“三分鐘打造高逼格朋友圈”的教程。

問過很多曾經霸屏朋友圈如今卻退出江湖的人,他們都給出了相似的答案。


“看頭像是人渣”“這麼年輕開豪車是小三”: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生日的時候獎勵了自己一個禮物——出國旅遊,來了一趟歐洲遊,拍了一些照片發了朋友圈,然後下面就有幾個朋友評論‘有閒錢’‘照片P的不像你了’,當時就感覺好心情全被破壞了。”

“難過的時候總喜歡用些文字來記錄心情,後來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時候,她說我們都認識的一個朋友經常吐槽我的朋友圈可真矯情。”

魯迅先生在 《而已集·小雜感》中曾寫過這樣一句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後來無數的事實證明你眼中所看見的世界很多時候也並不是真的樣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哪怕一個相同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去,我們都會得到無數個不同的景象。

浮在海水上的冰山我們認為只有一個小小的山尖,卻不知道海水的下面還藏了多少。


“看頭像是人渣”“這麼年輕開豪車是小三”: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浮於表面的事情,都有著濾鏡的作用,因為我們不曾身臨其境的感受過,所以就無法體會到別人的真實感受,那些所謂的真相也不過是我們根據自己的認知範圍和自我想法猜測出來的。

第六季的《歡樂喜劇人》中金霏陳曦表演了一段相聲——《有圖為證》,它以尖銳、諷刺的語言,闡述了網絡暴力給人帶來的無端傷害。

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記得曾經在有一張一名海關女工作人員身穿一件黑色細吊帶裙,在海關行政審批受理窗口辦理業務的照片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很多人都在下面評論“上班竟然不穿工裝嗎?”“她為什麼能搞特殊?”“工作作風都被她帶壞了”“穿著可真隨意,一看就是有權勢的人”.......


“看頭像是人渣”“這麼年輕開豪車是小三”: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當網友罵的正起勁的時候,事情有了反轉。女工作人員之所以穿著那樣其實是一種暖心行為。

她當天已經請過假要走了,但是當換好衣服要走的時候,正巧有人前來辦業務,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走的話可能又讓那個人白跑了一趟,所以出於好心,決定先幫別人辦好業務再離開。

卻沒成想,本是助人為樂的行為卻遭到了莫名地謾罵。

電視劇《李春天的春天》裡,主人公梁冰在試圖消解一個誤會的時候說道:“任何事情有三面,你的一面,我的一面,事實真相的一面。

電視劇《安家》裡的婁山關每次吃飯都要蹭同事的飯,哪怕是有了業績發了一筆獎金也不捨得花一分錢,但他之所以成為了這樣的一個“吝嗇鬼”,是因為把所有的工資都寄回了家裡,解決家裡的債務。


“看頭像是人渣”“這麼年輕開豪車是小三”: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看微信頭像就覺得對方是人渣,看漂亮女孩開豪車就覺得是小三,看大齡青年不結婚就覺得人家有問題。

這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

和藹可親的人背後可能是伺機而動的壞人;有著大花臂長得凶神惡煞的人也可能是溫柔至極的人。

我們不曾經歷別人的人生,不曾融入別人的生活,就不要帶有有色的眼鏡去看待問題,也就沒有資格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

不隨意評價他人,不輕易給別人貼標籤,尊重彼此之間的不同,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