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塞爾維亞是東南歐的一個小國,人口只有718萬,國土面積8.8萬平方公里,在歐洲並不算突出。在本世紀初,曾與塞爾維亞同聲共氣的黑山宣佈獨立,又使得塞爾維亞成了歐洲為數不多的內陸國之一。

或許塞爾維亞現在不起眼,但在歷史上也算雄踞一方的強國,其曾建立過強盛的王朝,甚至連拜占庭帝國都不得不屈服於他。在現代,其前身便是南斯拉夫。不過由於塞爾維亞身處巴爾幹,周遭強敵環伺,稍有不慎,便是身死國滅。塞爾維亞也沒能逃脫這一命運,成為強國覬覦的對象。此後幾經浮沉,還是沒能擺脫分裂的命運。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塞爾維亞地理位置圖

一、昂揚千年的雙頭鷹,竟向“蠻族”低頭

在羅馬時代,歐洲存在著三大蠻族: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以及日耳曼人。其中的斯拉夫人起源於東歐地區,今天的波蘭維斯瓦河河谷被認為是斯拉夫人的故鄉。

在公元四到七世紀,中亞地區的匈人入侵,斯拉夫人離開家鄉向歐洲各地遷徙。在遷徙的過程中,斯拉夫人分化為三個部分,其中南斯拉夫人來到了巴爾幹半島,並在此定居。如今,巴爾幹地區的克羅地亞、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國都屬於南斯拉夫人的後裔。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斯拉夫人分佈示意圖

當時的巴爾幹半島屬於拜占庭帝國的領土,在信仰東正教的拜占庭影響下,來到巴爾幹的斯拉夫人也改信了東正教。東正教是基督教的一個分支,其主要流行在東南歐地區。後來因有部分斯拉夫地區,如克羅地亞受奧匈帝國統治的影響,信仰了與東正教同源的天主教。

來到巴爾幹後,南斯拉夫人因聚居地、族群文化的不同,再次分化成很多小部族。作為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塞爾維亞人在拜占庭的影響下生活了數百年。但後來,因拜占庭在土耳其人的進攻下不斷衰落,拜占庭的國土面積不斷縮小,對半島的控制力不斷削弱。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拜占庭帝國(紫色)在約公元600年的地圖

公元十二世紀,拜占庭內部爭權奪利,吸引了外來勢力的覬覦。基督教聖城巴勒斯坦被佔領,西歐為了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耶路撒冷,正組織十字軍進行聖戰。

然而十字軍在東征進攻異教徒的過程中也傷害到了“自己人”。第四次東征的十字軍因要造戰船而欠了威尼斯總督一大筆錢無力償還,威尼斯總督就引誘十字軍進攻並劫掠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以此償還債務,文明古都陷於戰火之中。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使拜占庭亂成一團,塞爾維亞人趁機擴張領土,並建立自己的國家。大公斯提芬·尼曼雅加冕為王,建立塞爾維亞王國,開啟了長達兩百年的尼曼雅王朝的歷史。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塞爾維亞皇帝杜尚

公元1331年,斯提芬·杜尚繼承了塞爾維亞王國的王位。塞爾維亞王國在此時開始著力進攻虛弱的拜占庭,並奪取了巴爾幹北部乃至中部的大片領土,杜尚於1345年自封為皇帝。由於拜占庭首都失陷長達半個世紀,拜占庭帝國在恢復後也極為虛弱而無力抗爭,因此對杜尚的僭越行為無力制止,只好承認了其地位。

在杜尚建立的帝國全盛時期,其控制了巴爾幹除拜占庭和一些小民族聚居區之外的大部分領土,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國力空前鼎盛。在杜尚之後,繼位的新皇帝軟弱無能,導致了帝國分裂,帝國最終在匈牙利與土耳其人的入侵中走向崩潰。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塞爾維亞帝國版圖(紅線內)

土耳其人首先滅亡了拜占庭,隨後勢力就不斷向巴爾幹北部延伸,最終將苟延殘喘的塞爾維亞王國滅亡,塞爾維亞變成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行省。

大部分塞爾維亞人不願意接受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並進行了長期的鬥爭。在鬥爭中,塞爾維亞人的民族情緒不斷高漲,形成了“大塞爾維亞主義”,旨在建立一個包括所有南斯拉夫人的更大的塞爾維亞國家,甚至對斯拉夫人不佔主體地位的國家也有領土要求。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1683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版圖

二、消逝的光輝,是塞人永懷的夢想

近代以來,西方文明逐漸強勢起來,為了打通由奧斯曼控制的東西方交通要道,西方國家開始進攻奧斯曼。落後保守的奧斯曼因不能抵擋西方社會的進攻而衰落。

趁奧斯曼衰落之機,塞爾維亞人的民族獨立運動不斷髮展,並初步取得國家獨立。但土耳其人的讓步是有限的,不可能容忍塞爾維亞帝國的復興,因此獨立後的塞爾維亞國土非常狹小。對於塞爾維亞人來說,這一結果當然不能接受,雙方的鬥爭並未結束。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1878年柏林會議後的巴爾幹局勢

隨後,同為斯拉夫民族的沙皇俄國,借“解放巴爾幹的斯拉夫人”為名,想要插手巴爾幹事務,並順勢奪取黑海出海口,從而擴大其在東南歐的影響力。

西方列強不想看到俄國在巴爾幹擴大勢力,聯手逼迫俄國做出讓步。最終,列強之間簽訂《柏林條約》,塞爾維亞等國的獨立地位得到認可,但塞爾維亞要求恢復杜尚時代版圖的要求被拒絕。

與此同時,歐洲大陸的另一場政治變局也影響到了巴爾幹。十九世紀初期,在拿破崙戰爭的衝擊下,煊赫近千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崩潰,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失去了對德意志大部分地區的控制。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奧匈帝國

退居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此時舉目四望,曾經的國土已成為普魯士的勢力範圍,再度向西擴張已變得不可能。為了重拾帝國雄心,奧地利不得不與已脫離奧地利統治並取得自治地位的匈牙利談條件,通過保留匈牙利的自治權,來換取匈牙利對奧地利的支持,從而建立起奧匈帝國,並將目光看向了較易介入的南方。

1908年,奧匈帝國吞併了巴爾幹地區的波黑,隨後又不斷覬覦巴爾幹其他地區。不過,重新統一巴爾幹北部一直是塞爾維亞人的夢想,奧匈帝國的行為激起了塞爾維亞人的憤怒,使“大塞爾維亞主義”再次蔓延。

塞爾維亞有一個秘密組織“黑手黨”,該組織奉行大塞爾維亞主義,宣稱“要麼聯合,要麼死亡”,正是這一組織在二十世紀初的世界上掀起了一場戰爭狂瀾。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的皇儲同時也是軍國主義份子的費迪南大公,在塞爾維亞“國恥日”期間跑到波黑首都薩拉熱窩去檢閱軍隊,結果命歸九泉。1389年的同一天,塞爾維亞被土耳其吞併,塞爾維亞將這一天視為“國恥日”。

費迪南就是想在這一天挑釁塞爾維亞人,結果被黑手黨成員普林西普刺殺。薩拉熱窩事件將積蓄已久的塞爾維亞與奧匈帝國之間的矛盾徹底引爆,還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的結果是奧匈帝國被擊敗,帝國隨之土崩瓦解,原先治下的各民族紛紛獨立。戰後的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以及克羅地亞這三個南斯拉夫人國家,為了擺脫大國控制,便聯合建立為一個聯邦制國家——塞爾維亞王國,之後便直接改名為更具有民族辨識度的“南斯拉夫王國”。

南斯拉夫王國成立後,塞爾維亞初步實現了其大塞爾維亞霸權。雖然說其在法律上將組成國家的各個民族置於平等的地位上,但實際上,塞爾維亞實行的是塞爾維亞優先的政策,塞爾維亞人把持著國家的主要官職,並在國內享有各方面的優待地位。

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雖然也是南斯拉夫人,與塞爾維亞同源,但兩國受奧地利影響而信仰天主教,文化與塞爾維亞迥然不同。他們加入南斯拉夫王國只是不想再重蹈被異族強國吞併的命運,但塞爾維亞的做法讓他們感覺自身利益受損,因此一直與塞爾維亞為主體的統治當局作鬥爭。

雙方矛盾最激烈之時,暗殺與恐嚇不斷髮生,甚至南斯拉夫的國王也被克羅地亞等國派人陰謀暗殺。利益的對立使得統一的王國走向分裂,國家後來在二戰被德國等軸心國吞併。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

三、紅旗飄揚的巴爾幹何以離心離德

十九世紀末,巴爾幹也產生了社會主義思潮。在“斯拉夫老大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受到激勵的南斯拉夫人也組建了“南斯拉夫共產黨”,但由於與南斯拉夫王國的統治當局利益相左,其組織受到當權者的打壓。二戰爆發後,隨著王室流亡西歐,南斯拉夫共產黨著力領導南斯拉夫的民族解放運動,並帶領南斯拉夫人民取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南斯拉夫的成員

1945年,重生的南斯拉夫廢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員國包括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黑山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這些成員國大都是斯拉夫人的後裔,但也存在其他民族成分,比如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就是巴爾幹本土居民混合而成。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前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

新生的南斯拉夫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二戰後本屬於蘇聯主導的社會主義陣營。但蘇聯在南斯拉夫表現出了極為強勢的態度,蘇聯認為其是南斯拉夫的解放者,並強加國家治理經驗於南斯拉夫,仗著自己是“斯拉夫老大哥”的角色,干涉南斯拉夫的經濟、外交等活動,使得南斯拉夫無法忍受。終於,南斯拉夫與蘇聯走向決裂。

當時的南斯拉夫是東歐地區一個較為發達的國家,其經濟一度在東歐處於領先水平,是一個地區強國,有“巴爾幹之虎”之稱。其在20年之內就完成了工業化,發達程度甚至就連蘇聯都比不上。除此之外,南斯拉夫的軍事實力也很強大,有常備軍隊八十萬人,海軍僅次於幾個西歐強國。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前南斯拉夫民族分佈示意圖

南斯拉夫人的國家雖然得到了重建,但其國內深刻的內部矛盾並沒有隨著這次重生而消弭。為了維護國家統一,鐵托曾重申“兄弟情與統一”這一口號,號召國內各成員國尊重與共存。但這些努力都沒有奏效,“分離主義”仍然在南斯拉夫大行其道。矛盾在長時間的累積之後,勢必迎來爆發。

克羅地亞首先向南斯拉夫政府發難,迫使政府修改憲法,給予其成員國更大的自治權。新憲法同時給予了南斯拉夫的兩個自治省以更大的自治權,使得一直主張集權的塞爾維亞恐慌不已。因為大部分塞爾維亞人都將科索沃視為民族的搖籃,對於該地區分離的擔憂,使得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再次發酵。鐵托在世的時候因為其個人影響力使得局面還能控制,但隨著鐵托的去世,分離主義再次喧囂起來。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鐵托逝世

四、落寞時刻,是什麼踏滅了塞人的夢想

八十年代,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因蘇聯模式的僵化都處於經濟疲敝的狀態,社會矛盾不斷加深,在西方的分化下紛紛萌發“民主化改革”的趨勢。南斯拉夫也同樣因此受到嚴重的通貨膨脹與高失業率帶來的困擾,又無力整治,不得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改革後的南斯拉夫湧現出了一大批政黨,他們從自身利益出發提出了各自的主張。南斯拉夫的六個成員國分化為三派:堅持現有體制並希望加強的塞爾維亞和黑山,要求建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邦聯的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而波黑和馬其頓則表示兩種制度他都可以。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前南斯拉夫內戰

爭論的最後是半島發生內戰,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先後獨立,南斯拉夫開始了不可逆轉的解體過程。隨後宣佈舉行獨立公投並宣佈獨立的還有馬其頓和波黑,輝煌一時的南斯拉夫就此只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因此其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即為“南聯盟”。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紛紛宣佈獨立

同時,科索沃以及伏伊伏丁那兩個自治省還在塞爾維亞控制之下。但科索沃居住的阿爾巴尼亞人很早就致力於在南斯拉夫取得成員國地位,而不是作為塞爾維亞的一個自治省。1991年,科索沃舉行了獨立公投,超過98%的居民投了贊成票,但塞爾維亞拒絕承認其結果。

雙方因此長期處於暴力衝突之中,並在後來引發了科索沃戰爭。戰爭之後,科索沃由聯合國接管。塞爾維亞先是失去了科索沃,其後又失去了黑山。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在揮舞阿爾巴尼亞旗幟

黑山境內有30%的塞爾維亞人,因此一直和塞爾維亞同聲共氣。黑山雖然留在了南聯盟,卻一直聲明自己與塞爾維亞地位平等,有充分的民族自決權,這就為後來的黑山獨立埋下伏筆。出於對前途的擔憂,黑山於2006年宣佈獨立,隨後宣佈獨立的還有一直得不到承認的科索沃。

在經歷了一系列劇變之後,曾經赫赫有名的南斯拉夫成為了歷史,塞爾維亞也和他們夢寐以求的“大塞爾維亞”痛苦別離。

南斯拉夫是一個由多個部分組成的聯邦國家,各成員國之間雖因有“南斯拉夫人”血脈相連而團結在一起,但經過長期歷史的分化和四周列強的影響,形成了各自的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

“強扭的瓜不甜”,在這樣一個國家,僅僅強調一個族群的利益,必然把其他族群推向對立面。南斯拉夫之所以有前期的繁榮,是和鐵托摒棄族群之嫌倡導尊重共存分不開的。

曾經稱霸東南歐的塞爾維亞,為什麼淪落為存在感不高的小國了?

▲前南聯盟領導人以及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

但之後的塞爾維亞人推崇“大塞爾維亞主義”,把塞爾維亞的利益凌駕於其他成員國之上,這一做法激化了矛盾,使得這一主張表現出了更大的負面影響,最終使得統一的國家支離破碎,塞爾維亞人也與自己的“大塞爾維亞夢想”越來越遠。


作者:十四

編輯:Thomas (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