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兒做同學

我和女兒做同學

NO.002-2020(總31)

分類 || 生活與心理、成長

字數 || 3600字,閱讀約5分鐘


我和女兒做同學

2020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這個即將更年期的中年媽媽和崇尚獨立、宇宙觀的95後碩士在讀女兒,不但“相看兩不厭”,還一起做了同學,同桌。彼此都感覺心和思想貼近了許多,感覺到彼此的成長,都很感恩這段因為疫情的難得時光。

01我這個“碗”是正品嗎?

俗話說:“年輕人易心碎,老年人易嘴碎”。還在象牙塔中的女兒,儘管已經在國外獨立學習生活了4年,獨當一面、心智提升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人生海海,走過人生半程的我,知道人生的這趟旅程“不簡單”。 人生的“不簡單”是要不斷地做“選擇”, 選擇決定結果。而如何“選擇”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底層邏輯,即原生家庭、行為和習慣。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感嘆:學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真正優秀的人是從改變底層邏輯開始。能夠自由、自主選擇絕非易事,真的需要智慧、勇氣、明悟才能平順、快樂、幸福的過一生。

雖說年輕人需要在試錯中成長,年輕的“玻璃心”在一次次被撞的頭破血流,心碎成渣的境遇才能練成“鋼化玻璃”。但有的“試錯成本”實在是太高,許多人在一次次的“試錯”中永遠沒有走出“人生的迷宮”,作為父母,多麼希望女兒“心想事成”的過一生。做父母的因為深愛,總是會忍不住將自己的過往的經驗教訓“嘮叨”給孩子,就成了 “討人嫌嘴碎”的父母,我們給與的愛不被接受;我們的“你應該”變成了“綁架”;“逃離父母”成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長標誌”。我特別不願做“嘴碎”的媽媽,難道就讓她去自己在“試錯中”成長嗎?我要怎樣在她人生的關鍵階段給她正確的、她願意接受的引領呢?我的引領能否保證是正確的呢?我曾一度迷茫和焦慮。

我和女兒做同學

讀到過一個《買碗》的故事:有一個年輕人來到店裡買碗,他順手拿起一隻碗,依次與其他碗輕輕碰擊,聽到了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就這樣他不斷這樣去碰擊店裡的所有碗,結果沒有挑到一隻令他滿意的碗。老闆很不解,問他為什麼要這樣碰擊碗?他說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訣竅:當一隻碗與另一隻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隻好碗。老闆恍然大悟,拿起一隻碗遞給他,笑著說:小夥子,你拿這隻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年輕人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結果,每一隻碗都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忙問老闆。老闆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隻碗本身就是一隻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要的得到一隻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隻也是隻好碗……

我恍然明白,我的底層邏輯、行為和習慣原本有瑕疵,所以我的快樂、幸福也沒有那麼暢意,還有許多的困惑需要解密,所以我很忐忑,自己的“碗”還不知如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如何“碰擊”出女兒的“碗”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呢?!

我和女兒做同學

02人上了年紀,什麼都下垂,惟有智慧可以提升

非常慶幸2019年8月,我接觸並進入吸引力法則智慧體系學習,幾乎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先後參加了體系系列學習。讀書會、自我催眠、專業催眠、工作坊以及一階、二階的90天線上踐行班,在學習、踐行、思考的過程中,我的生活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我開始一件件褪去自己的盔甲,一根根拔去身上的隨時豎起的刺;心柔軟許多,語言也柔和許多;莫名的焦慮少了,感知生活中“小確幸”的幾率多了,笑容常常自動從心底湧出。幸福的感覺自然在心裡流淌。

越來越明白自己為什麼面對看似普通的一件事上會情緒激動?為什麼要說那些言不由衷的話?為什麼明知該選A,最後卻選了B?為什麼我會有了身體上的某些隱患?為什麼總是想去得到他人的認可?也知道了因為自己的教養方式,在女兒身上種下了怎樣的種子,影響著她現在的生活,乃至今後的生活。

我和女兒做同學

心理學家賽利格曼有個著名的幸福方程式:H = S+C+V 。 S~先天的幸福指數、C~所處環境的生活條件、V~看待生活的態度。這三者共同決定了我們真正感知到的幸福。先天的幸福指數是對基因遺傳和原生家庭的深遠影響;所處環境的生活條件是有多種外部因素決定的;看待生活的態度是選擇積極或是消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境遇,是對生活自主掌控能力。

我是一個愛看書的人,一年下來要看幾十本書。讀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具備了許多正確看待生活的積極態度,也指導我努力改變著自己的外在環境。但是,我發現每當自己真遇事時,所有的“道理、應該”都不見了,常常是一種本能的反應主導了我的情緒、我的行為,瞬間被打回原形。導致我往往有了最不想要的結果。我深感困惑、無力和莫名的焦慮。

直到我進入吸引力法則體系,學習行為科學家、心理學、NLP醫學實務專家趙智光博士的一套用對大腦的積極心理學理論和實用工具、方法,我發現,我的S部分在用對大腦的科學操作下改變,C、V部分也系統性提升,整個底層邏輯在進化,對當下乃至未來的掌控感增強。困惑被解密了,並開始有了解決的方法,內在更有了一份篤定,對未來的安心,莫名的焦慮少了許多。

我和女兒做同學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人生有一個最根本問題,如何學會愛上自己、接受自己、並且找到自己的價值。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家庭環境和教育中,我們非常缺乏這方面的教育和文化。當我開始學會“愛自己”時,我感覺到了“心”的自由。這很重要,如果我們的心不自由,被現實牢牢的桎䧊、終日焦慮、關注別人的看法、不知自己真正要什麼,這一生就太過糾結,不值了。

趙智光博士致力於用畢生所學在中國“一個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讓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感受到幸福、快樂”的發心讓我感動,也深切感受到在我身上的巨大影響,我的人生模式從“自動導航”轉換成“主動導航”,具備了選擇和掌控的自主能力。進而影響到我的整個家庭,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不需要被改變或被教育,只需要做“好”自己,做“好“的帶動。

我和女兒做同學

03相看兩不厭

人到中年的父母們都會有這些感覺吧:被“嫌棄”聽不懂他們的網絡用語;被“嫌棄”用老掉牙的道理“嘮叨”;被“嫌棄”不鼓勵他們突如其來的“滿腔抱負”……。

同時我們也“嫌棄”著放假歸家的孩子們:一週之內是親人,一月之後成仇人;早上睡懶覺到日上三竿;房間亂的不忍過目;手機刷屏不離手,就不見捧起本書看;……忍不住會嘮叨幾句,可想而知換來的是或對抗、或漠然……

幸好,我改變了,這段疫情宅家的表現很好,得到了女兒的誇獎。每天按時起床運動、學習、看書,做家務;無論女兒幾點起床,都和顏悅色,輕言慢語;無論女兒的房間多亂,都視如無睹。自己內在的對話是: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生命自己做主,我負責過好我的生命,過好我選擇的生活方式。更何況我知道處在人生路口的女兒,內心有很多想法和困惑,需要自己去面對和解決。父母要適度放手和理解。

我和女兒做同學

難道徹底放任不管嘛?當然不是!在孩子每一個階段的成長中,父母及時、適度、正確的引領不能缺失。在吸引力法則體系裡學習了那麼多的“錦囊妙計”,隨手拿出一個用用都能很好解決問題。在不動聲色中,我用催眠工具給她種“好種子”,彌補小時候對她教養上的缺失;同時自己做“好”的帶動,營造我們家庭的良好氛圍。很快宅家散漫了一小段時間後,女兒開始找我推薦給她可讀的書,她讀的津津有味,不但做讀書筆記、還主動和我分享她的感悟,95後的超大視野(宇宙觀)讓我也從她的感悟中感受到他們這代人的不同凡響和大愛的力量。這樣的深度思想交流讓我們母女倆都彼此更多瞭解和理解了對方,情感也更加融洽和溫馨。

04一起學習做同學

因為疫情,女兒的開學延後了,吸引力法則體系也順應發展推出了非常棒的線上各種課程。我每天認真在家聽課、做筆記、寫感悟,因為改變豈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學無止境。我建議她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參加一下課程的學習。

我告訴她:我的改變源於這個平臺的學習,這是一個智慧的、高能量的平臺。在這裡會:學到一些人生最基本的符合人性的邏輯認知;學會科學用對大腦讓你做人、做事、學功課能輕鬆許多;學會一些最直接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認識自己,愛上自己;學會有效梳理當下和未來的選擇,擁有更多的掌控感;可以避免和減少掉進一些人生不必要的坑和迷宮,這一課,是人生必修課,是你這趟人生旅程中,你要弄明白自己要帶著怎樣的行李箱上路。

這一課,遠比在大學的課堂上更加實用,對生活有更多的指導和幫助。我很羨慕她在這樣的年紀有這樣的“智慧遇見”。對於孩子最好的激勵是讓她具備自我實現的大格局,我想借助吸引力智慧體系、藉助趙智光博士的教導,女兒一定會收穫豐盛。

我和女兒做同學

05感恩有機會和女兒一起成長

女兒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報名參加了有針對性幾個方面的訓練營,這樣我們就成了同學,也互相搭檔成了同桌;每天互相督促打卡學習、聽課,分享,感覺太好了。愛人也跟著每天聽課,一家人基於共同的認知,每天彼此深度交流,整個家庭氛圍是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呈現。

至於女兒怎麼想的,有怎樣的收穫,下一期將呈現她的《我和媽媽做同學》。歡迎繼續關注。用對了大腦,用對了方法,女兒的改變也讓我刮目相看,內在被激活,目標清晰了,每一刻都在奔跑狀。我好歡喜。

我和女兒做同學

我和女兒做同學

作者/編輯:陳昕~ 50+的午後茶~ 專注50+的成長生活

***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喜歡,請關注:頭條號:自在百年

往期文章:1、心理學教會了我什麼呢?

2、這道心理測試,讓50+的我瞬間明白,人生原來如此!

3、50+了,簡單點,水急不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