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的這張嵐圖,是絕地求生,還是越陷越深?

文|杲德定

東風的這張嵐圖,是絕地求生,還是越陷越深?


我必須得說,近年來在中國的這些國有汽車品牌中,東風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存在。


儘管旗下擁有眾多的合資、自主汽車品牌,但除了東風日產、東風本田以及東風商用車之外。其餘的品牌日子皆不算好過。東風裕隆、東風雷諾都死得死、撤的撤,還活著的東風標緻與雪鐵龍,也基本賣不太動。


而到了今年,受疫情影響的整體汽車市場對東風來說更加“雪上加霜”。


上半年,東風僅實現汽車銷售140萬輛,相比去年同期的169.8萬輛,同比下滑17.2%。所以,在這個時候推出嵐圖這麼一個全新品牌,東風究竟在想什麼?


東風的這張嵐圖,是絕地求生,還是越陷越深?


事實上,目前大多數的國有車企都在快速復興中。


一汽集團的紅旗品牌復興成功,年銷量已突破10萬輛;長安汽車推出了高端產品序列“UNI”;上汽集團以榮威marval X衝擊高端失敗後,重新發布了榮威R標作為高端序列產品;廣汽新能源通過Aion LX殺入30萬元級別市場。


可見,走高端路線,推出新能源車成為了老牌國有車企的一個集體選擇,而東風自然不能缺席。


首先不得不說,現在確實是大品牌,甚至國營汽車大品牌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好機會。


在前些年轟轟烈烈的新勢力井噴之後,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品牌開始歸於沉寂。大浪淘沙之下,能夠存活下來,並獲得持續良性發展的新勢力屈指可數。


但對於中國汽車工業而言,在新能源、智能網聯化領域的繼續衝擊必須繼續下去,這可能就是嵐圖所嗅到的好機會。


東風的這張嵐圖,是絕地求生,還是越陷越深?


儘管東風從哪個角度看起來,境況都不算好,但作為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它依然有著非常強大的技術實力儲備,以及完整的研發、製造、供應鏈、服務,以及銷售渠道體系。


而在這些完整體系之後,是東風50多年的探索,累積5000多萬的銷量。如果說在中國造企業中誰有資格向上突破,往智能網聯化突破,東風絕對是有這個資格的企業之一。


但與此同時,東風並沒有完全依照以往的經驗去製造嵐圖,這個品牌從但是之初就從東風的整體價格中獨立了出來,以全新的戰略、全新的組織機構、全新的商業模式、全新的創業團隊來打造全新的“嵐圖”。


因此,從以上這些條件來看,嵐圖這樣一個全新出發的產品,承載著東風重新出發,並且向新能源及智能網聯化這一高端方向出發的重任。但是不論企業願景如何,行業前景如何,最終落到市場上的,還得是產品。


東風的這張嵐圖,是絕地求生,還是越陷越深?


在全盤皆“新”的框架下,嵐圖要打造的高端電動車講究“淡、靜、雅”。在發佈會的現場,嵐圖推出了一輛概念車——i-Land。對於造型來看,羽翼大燈、鷗翼門、懸浮式引擎蓋的設計都體現出高檔感。


但就目前而言,我們所能知道的關於嵐圖的一切,也僅僅只此而已。


東風的這張嵐圖,是絕地求生,還是越陷越深?


嵐圖的計劃已經非常明確,從2021年開始,每年推出不少於一款全新車型,涵蓋轎車、SUV、MPV以及跨界車型,技術路線也不侷限於純電動車,還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多場景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

東風的這張嵐圖,是絕地求生,還是越陷越深?


我絲毫不懷疑東風的造車能力,畢竟體系和製造能力放在那裡,多年來與多家外資企業合作的經驗也使他們有能力去製造更好的車。


現在唯一不確定的是,他們所造的車,究竟能夠有多少程度符合市場的需求,究竟有多少程度契合行業發展的趨勢,究竟有多少人會買,才是這張“嵐圖”最終是否能夠實現的根本問題。


因此,嵐圖究竟是東風的絕地求生之舉,還是讓品牌越陷越深,恐怕真的得等到明年,讓市場告訴我們答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