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女兒竟希望父母離婚,這到底是為什麼

臥室那邊手機還在叮叮叮叮響,他三番五次跑到我這邊,反覆多次問大姐怎麼辦?電話可以接嗎?不想接,我害怕。

我多次反覆向他強調,沒關係啊,不想接就別接嘛,手機關機,睡覺就好了,這些錯不在你我身上。

可能看到這裡大家還在疑惑,這一篇到底在寫什麼,接下來讓我給大傢俱體講一下這個事情吧。

在這天吃完晚飯後,母親像前幾天晚上一樣出去上牌場了,她把手機留給了弟弟去上網課。不過在我看來,這更像是她逃避父親電話的一種方式。

從晚上7點多開始,父親便一個勁的打電話了。父親多次詢問你媽到底在哪?弟弟支支吾吾的講,出去廣場上遛彎了一會就回來了。當然這樣拙劣的謊言在我看來是不會起到任何作用的。這樣拙劣又沒有技術含量的謊言,怎麼會讓一個成年人信服呢?

這樣的電話持續了接近三個小時,不停的打,不停的打,直到那一刻我才理解了,什麼叫奪命連環call,雙方還在僵持著,父親堅持要知道母親到底在哪,而弟弟又堅持維護母親,他不願意接,不敢接,不想接。

大學生女兒竟希望父母離婚,這到底是為什麼

已經躺在了被窩裡的他又跑到了我的臥室,問大姐該怎麼辦?他已經連續給好幾個平常母親的牌友打了電話,可是要麼是不接,要麼就是搪塞。那麼一瞬間,我真的為他的童年感到悲涼,這麼小小的年紀就要為這些事情操心。他向我提議,大姐我們去找媽媽吧,爸爸一直打電話該怎麼辦?

我看著個子還不太高的他,我眼中閃過一陣恍惚。這樣的婚姻的存在到底合理嗎?我又再次問自己這個問題,我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不,他是不合理的。在我有的認知範圍內這樣的婚姻的存在並不是幸福的。

當然支持我這一論斷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剛上完新聞採寫課,老師剛給我們講到人的不同性格,是會有不同的喜好的,如果按老師所給我的知識,可以將父親定為完美型人格,而母親她更像是活潑型人格,他們性格中所存在的固有的那種點是讓他們互相有看不慣地方的必然存在。

我長嘆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手機,說你去穿上衣裳吧,我們兩個去找她。

年已經過了,路旁的路燈最近熄的很早,路上一片漆黑,但月亮很亮。月亮好亮啊,真的好亮。在月光的照應下,還能看到已經長出葉子的樹,婆婆娑娑,他們像是在同月亮共舞,曼妙極了。

大學生女兒竟希望父母離婚,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踏出家門那一刻,我弟弟猶豫了,他給我說大姐二姐還在家,他一個人可以嗎?我說不要擔心,不會的,我們去找媽媽吧。實際上雖然說我很堅定的那麼說,可實際上我還是害怕的。夜晚的村莊少了幾分白日的煙火,多了幾分恐怖氣氛。

我和他一前一後的走著,向我們心中所認定的那個地方去。

果然大老遠還沒走進他們家就聽到了麻將相撞的聲音。

我心中湧出了不耐煩,埋怨的情緒愈演愈烈,就像那天天上的月亮那般,那麼明,那麼亮。

我們開始敲門,這個事情是弟弟做的。屋裡女主人問誰,我弟弟說找我媽呢。

她調笑的找你媽幹什麼?

我勾了嘴角很大聲的回答道,還沒斷奶呢,我們要找媽。

原本身上氣勢不善的女主人驀的不說話了,還沒等我和弟弟去嘗試推開門,屋裡母親便跑出來了。

她問我們怎麼找過來了。

我回答到,餓了要吃東西。

我想當時我的樣子肯定很不理智,肯定很愚蠢。可是像這樣的家事又怎麼能直接講出來讓她丟人呢?

我們出了門,她離開,那一桌的牌友也都散了。

走在烏漆八黑的村子的路上,我說了一句今天月亮好亮啊。

在這樣的一段簡單的路程中,父親的電話依舊是沒斷,母親她在拿過手機之後瞭解了事情的緣由,當然不用我們說,她也知道我們來到底是幹什麼的,這樣的原因她肯定比我們都清楚。

我們母子三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到了家,她撥通了父親的電話。

我和弟弟坐在了院子裡的臺階上,悠悠的給我抱怨,害,明天早上又起不來床了,明天早上的課該怎麼辦呀?

我避開這個問題問他,你感覺父母之間的這樣的婚姻好嗎?姐姐給你講,等你長大以後一定要找自己喜歡的人去組成家庭,不然的話是不會幸福的,你們也不會幸福,孩子也不會幸福。這樣的婚姻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問他:“你說如果爸爸媽媽離婚怎麼樣,我感覺那樣對誰都好。”

他把頭埋在膝蓋裡回答:“不想我害怕。”

我笑了笑,沒再說話,等母親她打完和父親的電話後出來。

她問我:“你說媽媽去牌場真的有錯嗎?照顧你們之餘放鬆一下,那也真的很不對嗎?”

“這沒有什麼對與錯呀,就像你討厭父親喝酒一樣,父親討厭你上牌場,這有什麼對不對呢?只不過是每個人他們討厭的事情不一樣罷了,不過是你喜歡的事情正好是他討厭的,他做的那個事情正好是你所厭煩的吧。”

我語氣很冷,比夜晚的溫度還要冷。

當然說完我就有點後悔,實際上她也只是一個女孩,我試圖去挽救一下,去照顧一下她的情緒,我說“沒有啊,不過是你喜歡的東西和他喜歡的東西不一樣罷了,沒有什麼對與錯。”

我想對與不對這個答案她心中自有恆定。在我心裡這樣的婚姻他存在又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對不起,我又重複了這句話,因為我到現在依舊沒有得到完整準確的答案。

其實這樣的情況並不僅是在今天出現,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它都是存在的。我的家是一個很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務工母親留在家裡照看家中老小,還有那幾畝地。很難說父母的婚姻怎麼樣,但是父親他是一個不喜歡牌場的人,母親呢,是討厭父親酗酒的人,實際上他們兩個互相討厭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嚴重,父親喝酒是寥寥的,母親出去上牌場也不是說天天就沉溺在其中的。但是在他們反覆多次因這兩件事發生爭執,總會讓我產生一些虛擬感,還會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既然互相看不慣,那何必要勉強呢。”

“這段婚姻的意義在那裡呢?”

“為什麼你們大人的爭執要帶給我們孩子無盡的痛苦呢?”

這裡提一下,父母的爭執在我的童年時光中有著接近陰影的存在,我想,這或許在弟弟妹妹身上也會有體現。那樣年齡的我們,就秉著奇怪的心情,去充當中間的和事佬,不停的和稀泥,試圖用一個個謊言來彌補這段婚姻中的破洞。

不開玩笑的講,這是一篇寫出來,不太可以讓父母看到的文章。

當然寫這樣一個事情並不是在指責什麼,只是思考起來婚姻家庭這些事情難免會有一些其他的考量。

大學生女兒竟希望父母離婚,這到底是為什麼

我希望他們兩個人都幸福,我希望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快樂,而不是要披著痛苦的外衣,勉勉強強的去經營著這個家。

但是換一個角度想,這他們身上的這兩個點也都只是他們兩個身上僅有的可以被稱為缺點,的點,在我的觀念裡理性喝酒和偶爾去上排場,這並不能稱之為缺點之類的。並且他們身上的優點更多,這樣的心情很奇怪。

我想這樣的煩惱並不只是一個家庭中會出現的。在父母的身上我領悟出一個或許會對我以後有很大影響的事情,對待婚姻千萬一定要認真。雖然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固然沒錯,但是人的一輩子會或許會和這個婚姻有著很大關係。

我想我以後一定要嫁一個,我真正可以將他身上所有的地方都理解的人的。

大學生女兒竟希望父母離婚,這到底是為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