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光照

大豆是喜光作物。大豆的光飽和點是隨著通風狀況而變化的,通風狀況好,光飽和點提高。大豆的光補償點也受通氣量影響,在低通氣量下,光補償點相對偏高:而在高通氣量下,則相對偏低。在田間條件下,大豆群體冠層所接受的光照度是極不均勻的。大豆群體中、下層的光照是不足的,這裡的葉片主要靠散射光進行光合作用。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大豆對日照長度反應極其敏感,即使極微弱的月光對大豆開花也有些影響。大豆開花結實要求較長的黑夜和較短的白天。每個大豆品種都有其對生長髮育適宜的日照長度,只要日照長度比適宜的日照長度長,大豆植株即延遲開花;反之,則提早開花。但是,大豆對短日照的要求是有限度的,並非越短越好。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般品種每日12h的光照即可起到促進開花抑制生長的作用,%光照對部分品種仍有促進開花的作用。當每日光照縮短為6h,則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均受到抑制大豆結實器官的發育和形成要求短目照條件,不過早熟品種的短日性弱,晚熟品種的短日性強。

認識大豆的光週期特性,可以在引種上加以利用。同緯度地區間引種容易成功,低緯度地區大豆向高緯度地區引種,生育期延遲,一般箱前不能成熟。反之,高緯度地區大豆品種向低緯度地區引種,生育期縮短,產量下降。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二)溫度

大豆是喜溫作物。不同品種在全生育期內所需要的大於或等於10℃的活動積溫相差很大,黑龍江省的中晚熟品種要來2700C以上,而超早熟品種則要求1900℃左右。

大豆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是7-8℃,正常萌發出苗溫度為10-12℃,最適溫度為25-32℃。幼苗期生長的最低溫度為8~10℃、正常生長溫度為15~18℃,最適溫度為20-22℃,苗期可忍受-3~-2℃短時間的低溫,當氣溫降到-5℃時幼苗就會被凍死。分枝期要求的適宜溫度為21~23℃。開花結莢期要求的最低溫度為16~18℃,最適溫度為22~25℃,低於18℃或高於25℃,花莢脫落增多。鼓粒期要求的最低溫度為13-14℃,成熟期為8-9℃。一般18-19℃有利於鼓粒,14~16℃有利於成熟。鼓粒成熟期晝夜溫差大,有利於降低呼吸作用,促進同化產物的積累。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大豆不耐高溫,當氣溫超過40℃時,結莢率減少57%~71%。大豆植株的不同器官,對溫度反映的敏感性不同。莖對溫度較敏感,葉次之,根不敏感。在較低溫度條件下,葉重與莖重的比值有增高趨勢,莖、葉重與根重的比值則有減少的趨勢。

(三)水分

大豆是需水較多的作物。每形成1kg籽粒,耗水2kg左右。大豆不同生育時期對水分的需求不同。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播種到出苗期間,需水量佔總需水量的5%。種子萌發需水較多,為種子重的1-1.5倍。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0%時,出苗率可達90%;相對含水量增至80%時,出苗率降至77.5%,且出現爛根現象。說明水分過多,透氣性差,土溫較低,影響出苗。種子萌發出苗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幼苗期需水較少,佔總需水量的13%,此時抗早能力強,抗澇能力弱。幼苗期根系生長快,莖、葉生長較慢,土壤水分蒸發量大,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為60%~70%。幼苗期適當乾旱,有利於紮根,形成壯苗。

分枝期是大豆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需水量佔總需水量的17%,如果幹早,會影響花芽分化,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80%。開花結莢期是大豆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期,對水分反應敏感,是大豆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佔總需水量的45%,也是需水臨界期。開花結莢期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為80%。

大豆生長髮育需要的環境條件,主要有三個方面

鼓粒成熟期營養生長停止,生殖生長旺盛進行,仍是需水較多的時期,需水量佔總需水量的20%,適宜的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