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強盜的祖師爺,曾將孔子罵得不能還嘴,死因成千古謎團

他是強盜的祖師爺,曾將孔子罵得不能還嘴,死因成千古謎團

他是強盜的祖師爺,曾將孔子罵得不能還嘴,死因成千古謎團

看過《武林外傳》的各位,一定對呂秀才辯死姬無命這一片段尤其深刻。天天將孔老夫子掛在嘴邊的呂秀才,偶像正是春秋時期的大聖人孔老夫子,但即便是好辯的孔聖人,竟也曾被一介江洋大盜辯得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一千零一夜》中有四十大盜便可以馳騁沙漠,而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有一支九千名強盜組成的隊伍,橫行天下,看誰不順眼就打劫誰,看哪個姑娘長得好看就搶回去。這九千人,大都是受貴族壓迫的奴隸,其首領名叫盜蹠。

這盜蹠也是個有來路的人。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叫做,坐懷不亂柳下惠。而這個盜蹠,跟柳下惠就是親生兄弟。這兩人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一個被看作是大聖人,一個則是雞鳴狗盜之徒。柳下惠是全村人的希望,是家族之光,從小飽讀詩書。而盜蹠呢,一出生便被預言喪門星,家族將其放逐,任其野蠻生長,放浪形骸。不同的環境下造就了兩個人不同的地位。但是不得不說,這兩人的智商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他是強盜的祖師爺,曾將孔子罵得不能還嘴,死因成千古謎團

能夠管理九千名沒文化的人也是一種“大本事”啊!盜蹠雖說沒有上過幾天學,卻有自己一套獨特的三觀,他認為,做什麼事情都有規矩要講。能夠憑空決定搶哪家賺得多的叫做聖,第一個踹門進屋的叫做勇,最後一個離開,為兄弟斷後的,叫做義。什麼時候下手,叫做智。能夠好好分贓的叫做仁。這一套“大盜五美”被這九千人團隊奉行至上。一群沒有讀過書的奴隸將盜蹠當作神一樣來對待,稱他白眉神。

孔老夫子是盜蹠他哥的好朋友,心疼柳下惠家出了這麼個敗家玩意,於是便主動請纓,當一回說客,能換得浪子回頭也是功德一件了。哪裡知道,孔子對著盜蹠百般勸說,盜蹠都應對的頭頭是道。不在一個世界的人怎麼聊天呢?這個問題也實在難住了孔老夫子,得虧這盜蹠還算有耐心,沒一生氣將孔夫子宰了。

他是強盜的祖師爺,曾將孔子罵得不能還嘴,死因成千古謎團

最後實在是聽不進去了,盜蹠便對孔夫子破口大罵。說孔子那一套仁義道德全是騙小孩,是他編出來美化君王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個人利益討君王開心,那些君王所作所為和自己沒有什麼差別,只不過被孔子美化了。盜蹠一開罵就有點停不下來了,專門挑孔子的痛處罵,句句不帶髒字,卻說的孔子無力反駁,最後只得悻悻而歸。

他是強盜的祖師爺,曾將孔子罵得不能還嘴,死因成千古謎團

而這個大盜是怎麼“墮落”的?這也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傳聞他偷盜的時候,與一大戶人家的小姐相愛,不料卻被這戶人家的老爺撞見了。一日,盜蹠和小姐約會,臨別時,更是約了下次在城中的橋下見面。這個約定也被老爺聽到了,那老頭子心裡想,我這辛辛苦苦養大的女兒,你一個屌絲小偷怎麼配的上?待到約定時間,老爺將門鎖死,不讓小姐赴約。盜蹠在那橋下等不來人,又不想失約,直到水漲了,他也不離開,抱著石柱,被淹死了。但是至於結局的真假也是有待考究的,死因也成了千古謎團。

他是強盜的祖師爺,曾將孔子罵得不能還嘴,死因成千古謎團

出生貴族,卻成為一代大盜。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帶領九千名奴隸開始起義。最後因信義而亡。這一個盜亦有道的盜蹠,也算是個傳奇的人物了。

本文為小霞評歷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