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深海魚由於所處環境黑暗、缺少食物、寒冷、壓力大等因素,好些個長得都比較奇葩,今天要說的就是一種外形相當醜而且行為也比較怪異的物種——鮟鱇魚。

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吞滿食物的鮟鱇魚

習性

鮟鱇魚是一種深海底棲魚,缺少食物的環境也將它們鍛鍊成潛行捕獵的能手,鮟鱇魚體表進化出一些突起,也有類似於海底顏色的偽裝色,突起物可以用於感知周圍水流,更重要的是還能長出一坨像爛蔬菜似的結構,可以藉助寄生在上邊的發光細菌當成魚餌誘捕小型魚,腸道內有一層膜,可以遮蓋被吞食的會發光的魚;

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利用“魚餌”吸引獵物

因為深海缺少食物,所以捕獵成功的幾率高生存率更高,因此它們長著一張大嘴巴,滿嘴尖利牙齒向內鉤著,一旦咬住獵物可以防止被獵物逃跑;胃口奇大,甚至能夠吞下一些比自己體型大的魚類,被捕獲的鮟鱇魚體內也常能發現其他魚的殘骸。

身體適應深海的壓力,屬於硬骨魚綱,肌肉萎縮柔軟且薄,身體組織的含水量較高,也使得它們遊動速度較低。整個外形疙疙瘩瘩凹凸不平的,一些種類略扁,大嘴唇子相當明顯,加上能撐歪嘴的牙齒,所以這東西長得是真醜。

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外形古怪

種類和分佈

雖然長得醜,但是由於適應的環境也比較惡劣,捕獵效率還不錯,因此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分佈,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水域,喜歡砂礫的底質,主要棲息近海砂泥底質海域。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海域的鮟鱇魚的外形特徵和食物習性稍有不同,但大體上還是一樣的捕獵模式,我國海域中常見的有黃河的黃鮟鱇、東海和南海的黑鮟鱇。

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打著“燈籠”,張著大口,守株待魚

繁殖

鮟鱇魚也是兩性繁殖的動物,因此分雌雄,雌性鮟鱇魚的體型遠大於雄性鮟鱇,大約是雄魚的50倍。但是早期的研究中發現雌性鮟鱇魚體兩側有莫名其妙的突起,而且深海中好像只有雌性鮟鱇卻不見雄性,這就奇了怪了。後來科學家才瞭解到,原來它們身側古怪的腫塊狀的突起其實是雄魚身體殘骸或者精索。

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雄性鮟鱇魚將自己掛在雌魚身上

深海食物貧乏鮟鱇魚又沒有群居的習性,遊動速度也比較緩慢,所以遇到異性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於是進化過程中雄魚就採取了“吃軟飯”的策略,一旦遇到雌魚,就咬破雌魚的體表組織,然後自己在那紮根,靠寄生的方式從雌魚體內獲取營養,好在雄魚的體型小,要不然會嚴重影響雌魚的捕獵和生存。

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雄魚只剩精索等結構

有時候掛在體表的雄性鮟鱇魚甚至只剩下一條精索,就靠這玩意兒就能夠雌魚受精。目前科學家們發現的雌性鮟鱇魚,體外最多掛著8條睪丸和精索。如果雄性沒能掛在雌性身上,靠它們那小體型捕獵不划算,於是它們就會變成雌性,然後體型開始迅速增長。

奇葩深海魚,雄性不捕獵寄生在雌魚身上,求偶不成就變成雌性

透光照

只有少數品種的鮟鱇魚是例外,澳大利亞海域中也有和普通魚類似交配習慣的鮟鱇魚,有短暫的交尾活動,雌魚排出光滑的卵,在體外結成凝膠狀,雄魚將精子排入海水,靠這種方式自然形成受精卵。

鮟鱇魚的外表和行為雖然奇葩,但不妨礙它們成為一種出色的物種,而且肌肉組織柔軟口感也比較好,也常被人類捕來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