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前段時間,一則由網易噠噠出品的測試《人生必做的100件事》風靡社交網絡。短短的 H5 在微博平臺點燃了 2400 多萬閱讀量。

透過這份「人生模板」,我們看到了很多同齡人的心理縮影:既有寄望驚喜,又有茫然遺憾,當然少不了立 flag 、做計劃……

但是我們有沒有仔細推敲過,這百件被定義為必做的事情,有多少件是非完成不可?當我們下決心完成這份人生百事時,是否想過,人終其一生真的有非做不可的事?如果有,又豈止眼前的百事?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無處不在的「必」,實際上是無處不在的「壁」。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充滿壁壘的世界。

想起我的一位老師曾經給我的一句寄語很讓我觸動——「願你從今天開始,你的人生沒有限制」。其中「限制」一詞,當時給了我內心很大的觸動。因為長期以來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是誰給我們設限?

起初我歸因於傳統的觀念、時下的社會集體潛意識,後來我才意識到,所有的「壁」,都是我們自己為自己樹立的墓碑。

正如剛剛提到的人生百事,當我們認定這份模板一成不變地生存時,其實已經被捆綁上「Ctrl + C」的鏈條。因此我十分認同一句話:

「所謂人生必做百事,沒有人有資格定義。」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眼下多少人,表單中所定義的人生百事完成度甚至不足兩成,但可以說徹底動搖了這個人的幸福感嗎?不會,因為事情的完成度並不等同人生的完整度。人生本來就憾事樁樁,為什麼仍有人選擇一而再再而三地相信沒有完成必做百事的人生談不上完整?

源於一種焦慮,一種無法接受遺憾的焦慮。販賣焦慮是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徵。那究竟什麼才是我們變得越來越無法接受遺憾,越來越焦慮的元兇?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現代焦慮——精英統治的產物

自從人類祖先下地那一刻起,焦慮就貫穿於人類整個漫長的進化歷程,猛獸、疾病、極端氣候不斷威脅著人類始祖的生存,隨之而來的是對生存的焦慮。顯而易見,大自然是原始社會焦慮產生的施號者。

而今天所說的焦慮,我稱之為現代焦慮,它的產生早已不是來自生存的威脅,它的施號者是高級的人類群落 —— 社會。當提到社會,就不得不涉及聯結維持這個群體組織的領導階級 —— 精英。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西方精英統治思想的鼻祖 —— 柏拉圖

基於社會異質性,精英統治論認為,在承認在人類社會中社會資源分配不平等的前提下,肯定在政治權力領域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現象的普遍存在與必然性。

其中精英群體憑藉強大的話語權,建立出一套他們認可的價值體系,也稱之為主流思想。這就決定了面對精英群體垂直輸出的各類價值尺度、價值標準,大眾群體大都只能被動接收且渾然不覺。

精英群體的組成,可能是一國政要,可能是商業強人,也可能是形形色色的「成功人士」。雖說精英之間也有論資排輩,但總的來說還是佔據著輿論的金字塔頂端。他們不斷向下傳播著確定的價值觀,當精英群體在社會中擁有更顯著的社會地位、更強大的支配力量時,普通人想要謀求轉變,就不得不向精英群體靠攏,設法躋身上層,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全民焦慮。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社會就業、優質教育資源、優質崗位的競爭壓力激增,「三考兩貸」—— 考公考證考研,房貸車貸讓更多現代人陷入超前的焦慮。未出生就考慮學區房公立學校,未入學就考慮就業,未就業就考慮房貸車貸......一環扣一環的焦慮疊加,無非都有同一個目的 —— 躋身精英,成為集體潛意識裡定義的“成功人士”。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成功學 —— 現代人思想的巨嬰

如果說躋身精英是現代人產生焦慮的根源,那麼對成功捷徑的極致探求則是焦慮病毒攻破現代人思想的一個缺口,而盛行的成功學就是它的培養皿。

李誕在《脫口秀大會》上解讀現代人焦慮的原因時提到過兩類人,一類是社會上公認的「成功人士」:他們當中的一部分尤其喜歡探討成功的秘訣,小至微博、知乎、微信公眾號,大至書店成功學專欄、名人勵志講座等都可以有他們的身影。

另一類是則是膜拜成功人士的追隨者:一邊吸食著成功勵志的養分,一邊在沙發上躺著,用成功人士投資的 APP 叫外賣,用成功人士收購的軟件看視頻,裡面播著成功人士的演講。

然而他們越看越生氣,於是憤怒地輸入一條評論,「那些姓馬的活得真累,我看有錢人也未必幸福」,接著不停刷新頁面等待點贊,越刷越焦慮,最後身心俱疲,藉著睏意做了個一夜暴富的甜夢……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脫口秀大會》李誕調侃現代人的焦慮

李誕總結的現代人焦慮的特徵,雖說帶有誇張成分,但毫無疑問,現代人對成功的渴望,絕不亞於古人對聖賢的仰慕,也不亞於一個基督教徒對耶穌的虔誠。

問題是,現代人太喜歡將挪借他人的成功來刺激自己上進,忽略了一旦主觀上對他人的成功產生依賴,所有的「成功經驗」就會淪為通俗娛樂的一部分。

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部分人,稍作一丁點的努力,就視為莫大的犧牲,於是無比感動停止付出,其中就包括那些拖延症患者和頭腦總是一時發熱的猴群。很難想象這種刺激因子一旦消失,人的意志將何以為繼?

上述現象都可以印證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所說大眾傳播具有「麻醉作用」的觀點,即過度沉溺於媒體提供的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活動中,就會不知不覺地失去社會行動力,而滿足於「被動的知識積累」。

很多時候現代人焦慮的原因既單純又複雜,正如上面表現出來種種匪夷所思的矛盾,像極了巨嬰。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氾濫的雞湯,可怕的迎合

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胡亞權和鄭元緒兩位「愛讀書的理科生」跑遍地下書攤、新華書店和報刊市場做調研,創辦了一份綜合性的文摘類雜誌,它就是大部分中國青少年雞湯文學啟蒙讀物 ——《讀者》。

自此,各類心靈雞湯如雨後春筍般開遍中國大地,特別是進入新媒體時代以來,這類迎合大多數年輕人特徵的文章更是獲得了爆炸式的發展。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初衷為年輕人提供暫時避雨的屋簷,在一次次流量的引導下,盲目擴造成逃避現實者理想的集中營。

曾經有位朋友跟我談起,她的朋友此前一段時間沉溺在眾多情感雞湯上不能自拔,基於自身部分經歷與文章之間產生相應的吻合度,她便開始偏信其中,並漸漸變得焦慮和不信任。

當快餐式的心靈慰藉 —— 心靈雞湯成為自媒體生態的風口,現代人變得越發喜歡逃避、不願付出、優柔寡斷、鬱鬱寡歡,越發迷失自我,一方面對現實無比抗拒,另一方面也充滿麻醉過後的焦慮。

可焦慮捲土重來,人們又埋頭栽進散發著雞湯味的沙堆,循環往復。無論人們願不願意相信,這種焦慮的根源就是自己的習慣性逃避現實,也就是懶惰、撒謊、不思進取和羸弱的習氣。

《人生必做100件事》後的洞見,到底是什麼在加劇我們的焦慮?

想起《乘風破浪》中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一碗雞湯都能讓生活充滿意義,

這說明生活實在是沒有意義。


自欺到幾何?


並不是雞湯不好,或者學習不好,其實我們的大腦從來不缺知識,我們缺的是能夠真正做出來的能力,通過閱讀文字容易讓這些道理停留在大腦、知識層面,反而會形成自我成長、心靈成長、開發生命潛能的障礙,會讓自己以為已經懂了,明白了,但事實上卻無法真正進入我們的生命,或者讓自己內在越來越衝突,反而耽誤了於自己更真實的接觸。所以不論我的線上課程或者線下課程,乃至於日常生活中,我都非常強調練習的重要性。想想看,是不是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依舊過不好一生”呢?如果沒有反覆的習練實修、沒有親自參與實踐,那麼所謂再“高級”的感悟、再成功的成功學也是別人的,對我們而言,沒有分毫意義,當對境來臨之時,就是最好的檢驗時刻,是真成長,還是假學習,即刻見分曉。然而生命可貴,歲月不饒,又能自欺到幾何呢?


文章來源於༺࿄正心正念幸福家園࿅༻整理,編輯和排版,圖片屬於個人版權原創;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轉載需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