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趣聞之二:大文豪蘇軾竟然是個“棋盲”?

圍棋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中間,都有它的愛好者。圍棋在每個朝代的發展中,也隨之而來出現了許多趣聞軼事,在歷代圍棋愛好者中間廣為流傳。

1.說出千古名句的:竟然是個“棋盲”

代表人物:蘇軾

圍棋趣聞之二:大文豪蘇軾竟然是個“棋盲”?

明代王如錫所纂的《東坡養生集》中,收錄了一首《觀棋》詩。在詩中,蘇軾自稱並不懂棋,卻能悠然地看別人下棋而不覺得厭倦。在引言中,他寫道:“予素不解棋,嘗獨遊廬山白鶴觀。觀中人皆闔戶晝寢,獨聞棋聲於古松流水之間,意欣然喜之。”儘管蘇軾不懂棋,他說出了圍棋界的千古名句“勝固欣然,敗亦可喜”。蘇東坡認為魏晉士人安身立命講究“貴適意”,下棋也當如是,心中無羈絆,享受過程最重要。

數百年後,明朝的宰相李東陽隔空對蘇東坡點了贊,他誇東坡先生“得了圍棋之三昧”(“得弈之樂為深”),接著還捅了一刀,“我就喜歡跟這種棋盲下棋”。

2.臭棋簍子:專和孩子下棋

代表人物:王導,劉彧

圍棋趣聞之二:大文豪蘇軾竟然是個“棋盲”?

三國魏晉時期是圍棋的第一個巔峰,棋弈之道在社會上層極為盛行。梁朝《棋品序》中就有“漢魏名賢,高品間出,晉宋盛士,逸思爭流”的記載,生動地表述了當時圍棋活動的盛況。就連曹操、孫權等政治大腕都是棋迷,就好比現在商界的高爾夫球,不會下圍棋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當官的。

古籍上常見某人“常與人圍棋”云云,但他未必棋藝高超,很可能是個臭棋簍子,比如東晉名臣王導,史書上記載和他對弈的都是兒童。

某次,王導和天才少年江彪下棋,小朋友執意要讓兩子。王導下不來臺,不同意。但江彪毫不留情面地說“你下不過我的”,果不其然慘敗。第二次是和兒子王悅下棋,兒子走錯了想悔棋,王導急了,趕忙按住他的手,面紅耳赤地說:“你這熊孩子,怎麼不知道讓讓你爹呢?”

《南齊書》中的宋明帝劉彧也是個棋迷,但棋藝甚拙,還喜歡自己定規矩,把棋盤削去七八道,這可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就因為他是皇帝,別人不敢給他定太低棋品,於是好言好語騙他是第三品,他毫不自知,非得單挑當時的國手、一品棋手王抗。王抗苦不堪言,不能贏,又不能明顯放水。讓子不說,還得沒羞沒臊地吹捧:“老闆你這招高,實在是高!”宋明帝聽了就飄飄然,更加沉迷於圍棋了。

圍棋趣聞之二:大文豪蘇軾竟然是個“棋盲”?

看了這麼多有關於圍棋的歷史趣聞,你是不是對圍棋有了不一樣的瞭解呢。有別於西方的神文化,中國文化一直強調人的文化。一如圍棋,班固《對弈旨》把方正棋局比作人世天地,棋道即人道。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數千年來,圍棋的存在,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精神。它早已超越了一項單純的博弈之道,成了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傳承的介質,這也許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