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大白菜給我拿一顆。”“我網上定的肉,請您幫我拿一下。”自3月3日開始,每到週二、週五的早上,史各莊街道農學院社區裡都會響起這樣的對話,居民們正在新設立的“便民服務黨員先鋒崗”前排隊買菜。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農學院社區居民正在先鋒崗買菜


“真方便,我們不用出家門,供銷社的同志就把新鮮的菜送到家門口了。”社區書記李京紅說道。李京紅家裡的老人是這個先鋒崗的常客。


疫情期購物難,下沉幹部來支招


農學院社區約有500戶,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是老人。他們如果要去超市採購,就必須得過馬路、天橋,去一個較遠的超市;或是搭乘經過此處的唯一一趟公交車,到稍遠處去買菜,既不便捷,也不安全。再加上疫情期間,超市人員密集,老人出去很不安全,買菜就成了農學院社區居民的一道難題。身為社區書記的李京紅也一直把這事兒放在心上。


昌平供銷社的王濤,被安排到農學院社區下沉支援社區“抗疫”。李京紅將農學院社區買菜這個難題向王濤透露出來:“要是供銷社把超市開在我們小區門口就好了。”


“在這裡建一個黨員先鋒崗怎麼樣正好居民們有這需求,我們供銷社可以提供新鮮優質的菜品。”王濤聽完李京紅的一番話後,提出了這個建議。2月份昌平供銷社下屬的新世紀商城總店,疫情期間為防人流擁擠,在門口就開辦了一個黨員先鋒崗,他有經驗。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王濤(左三)在生命園黨員先鋒崗


“好!”李京紅和王濤一拍即合,李京紅請示了史各莊街道黨工委,街道十分支持,經過雙方充分溝通,由區供銷社所屬新世紀商城的董德明負責給農學院社區配菜品。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農學院社區書記李京紅在便民先鋒崗執勤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史各莊領導去農學院黨員先鋒崗採點


打包分揀配送,堅持“揹簍精神”


董德明是新世紀商城的配送經理,她一貫堅持“揹簍精神”。“這是我們供銷社的精神。以前的昌平不發達,還沒有交通工具,供銷社的人就揹著揹簍,把貨物送去給需要的居民。”董德明所在的沙河店,店鋪2.5公里內居住的軍人、孤寡老人家庭,都可以享受到免費的配送服務。“這是我們國企的擔當”,董德明說。


接收到給農學院社區送菜的任務之後,董德明讓想要購菜的居民建一個群,給出一個商品目錄,居民們在微信群裡可以依照目錄購買。


訂單商品相比起現場賣品來說仍算小頭,董德明制定出了一個商品種類表,員工會依照這個表,打包好現場售賣的菜品。為了保證新鮮,像是肉蛋奶菜類商品,需要在售賣前夕打包好。定好的售賣時間是上午9點半到11點半,員工們會從早上5點半開始一直打包到8點半,然後才駕車前往農學院社區開始售賣。


先鋒崗售賣的菜品並不會和超市的菜品區分開,分揀和打包都是一起做的,董德明及下屬的工作量都增加了不少。但是董德明的這支團隊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面對更多的工作量,不少黨、團員都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到了下班時間不回家,而是主動留下來將剩餘的菜品打包好。“這正是我們黨員發揮作用的時候。“董德明說。


以真心換真心,做的不僅是買賣


售賣時,現場售賣點不會少於8個工作人員。四個人分兩組拿著計算機收銀,一個整理貨物,一個負責交遞訂購物品,剩下兩人負責維持現場秩序,保證居民間一米安全距離。“我們平時配送也就一兩人,但是疫情非常時期,居民停留在售賣點的時間越短越好,我們這麼多人去也就是為了這個。“董德明說。


從3月3日開始,黨員先鋒崗每週二、五都會在農學院社區出現。董德明有時候工作忙沒有過來農學院社區這邊,下次來的時候,偶爾會聽到買菜的大媽問叨一句,“上次沒見到你,是不是有什麼事啊。”這話讓董德明心裡暖暖的。在這個先鋒崗所做的,不僅是買賣。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董德明在農學院黨員先鋒崗工作


當北青社區報記者問道這個先鋒崗以後的發展,董德明說:“只要他們還有需求,這件事就會持續下去。”


據瞭解,昌平供銷社建立的黨員先鋒崗,如今已經有7個了,供銷社的同志還在不斷考察,將這張便民利民的網越鋪越大,

相信未來更多的昌平居民能夠享受到這項家門口的暖心服務,或許不僅僅在疫情期間,更在疫情之後的藍天之下。

文/北青社區報實習記者 葉歡

圖/受訪者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不出社區門口能買到好菜嗎?能!這個便民先鋒崗大聲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