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喪文化和工作情緒,學會自我調節,發現幸福和快樂點


警惕喪文化和工作情緒,學會自我調節,發現幸福和快樂點


1、有次看有關豆瓣的採訪文章,創始人阿北在對主持人的回答說,如果豆瓣找不到更好的市場增長點、更爆款的產品,一直這樣喪下去也挺好。在一幫文藝青年簇擁下,更顯得一股清流,淌於之間。更有若干不求回報的投資人,熱衷於養著阿北他們。果然喪的有底氣。


2、新的一期奔跑吧,沒有了迪麗熱巴,迴歸到了最初的七武士。看點和套路依然,相比較借鑑的原始來說,還是呈現了不少的疲沓。中間竟然有小獵豹的中插廣告,關於某多的。廣告中的一段舞充滿了喪之感。那一雙沒有生氣活力的單眼皮小眼神,舞蹈動作鬆鬆垮垮,跟完全沒睡醒一樣。一副你愛買不買的傲氣。不知道是不是迎合當下,在某多的平臺上,用戶大都是這樣的特性。導演才會拍出如此這樣的TVC廣告,看完了能倒胃口的記住。


3、前幾年,一張葛優躺的照片在網上莫名躥紅,引起了大家的一陣情感共鳴。倒是讓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個某牌香皂廣告:回到家,累都累死了。一個人形直接變成了紙片人,滑溜到了地上。用了此款香皂洗澡後,立馬變回活力滿滿的自己。葛優躺,表露了當下的城市工作人的通病。無論工作忙碌或是輕鬆,只要一回到家,都如洩了氣的皮球,完全使完了所有的氣力,被剃掉了骨頭,剩下了一副皮囊。


4、陳丹青有次在談話節目中,聊到到“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上班了?”他的回答很有意思,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大部分人說自己不想上班,其實並非不想工作。我身邊也會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太討厭,或者一年中的某段時間,不想上班,但工作大都是喜歡的。在工作中,都能看到他們的眼睛是賊亮的。


5、某品牌新出的SUV車,有次在推廣的軟文稿中,也光明正大的借鑑了喪的點。為了展示後排空間的超大,直接簡明扼要的用了葛優癱。所有的詞彙,都不如這三個字,更有穿透性和說服力。不得不承認,幹得漂亮。


6、在日本,喪充滿了整個國家。不想上班,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不想出門,為了減肥更是不想吃飯,慾望在這個國家,變得越來越低。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被過度的解讀,生生活成了苦行僧,沒有了生氣和活力。。在《失樂園》小說裡,說每年自我了結生命在富士山腳下的年輕人,非常的多。


7、當這種喪文化充斥在群體當中的時候,如同病毒一般,肆虐在空氣當中。喪文化,成了一種特立獨行的流行。帶有頹廢、絕望、悲觀的情緒和色彩,面對互聯網新媒體時代的衝擊,年輕人都帶有這樣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超時工作、超額吃飯、壓力大、掙錢難、漫無目的。不想奔跑、不想站著、不想思考、什麼都不想幹了,就想躺著、趴著。


8、斜槓青年,站在喪的對立面。一人身兼數職,白天西裝革履,晚上搖滾青年。雙重身份,生生撕裂成兩個人。美劇《綠箭俠》,電影《蜘蛛俠》,不一定每個人都是土豪,可以拯救城市,懲戒惡人。但追求多變的生活方式,當屬每個年輕人的自由。至少要比舶來品的喪失文化要強很多(不知為什麼大家都愛看喪失電影,很奇怪)。


警惕這種喪文化和工作情緒,學會自我調節,發現幸福和快樂點,微笑面對。


警惕喪文化和工作情緒,學會自我調節,發現幸福和快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