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售心形硬幣,單身狗的又一重擊,趣談古代貨幣樣式來由

人生本就百態,歷史更有千姿, 漫談古今中外,妙筆歷史軼事,歡迎各位受眾老爺們來到本期的柯柯大話歷史,在這裡,品不一樣的歷史。

今天央視發行的新的一套紀念幣終於正式開售啦,本著我看一看就好的良好心態柯柯我打開了銷售渠道,一看價格,得,真就只能是看一看的心態了。

央行發售心形硬幣,單身狗的又一重擊,趣談古代貨幣樣式來由

但說是這麼說啦,早上這個中國金幣網一度崩潰,無法連接,在感嘆中國還是土豪多的同時,我不禁想到了我的大學,想當初這種情況就只有在我大學搶課的時候遇到過,唉不說了,想當初可是一把辛酸一把淚,一把鼻涕一張紙啊。

這次紀念幣的發行比以往的並沒有什麼不同,我也和以往沒有什麼不同,畢竟,和以往一樣,我不但搶不到,還買不起。要說有啥特別的,就是這次出了一個心形的硬幣,沒有錯,就是心形的,在某些單身汪身上又是重重的一錘。

央行發售心形硬幣,單身狗的又一重擊,趣談古代貨幣樣式來由

本次紀念幣共7枚,金質的2枚,銀質的5枚。重點是其中3克金銀製“珠聯璧合”紀念幣為心形的,除了在形狀上特別,在其中的紋案上更是以龍、鳳、玉璧等組合。可謂是美得高貴。要說這另類樣式的硬幣,你們不奇怪為什麼中國古代金子銀子要製成元寶狀麼?

央行發售心形硬幣,單身狗的又一重擊,趣談古代貨幣樣式來由

說到底咱這還是嘮歷史的,扯下去咱就跑偏了。不過柯柯有個疑問一直在心裡,到底是先有元寶狀這個稱呼呢,還是金、銀製成了元寶狀,人們才把這個形狀叫做元寶狀呢?

恩……咱還是先不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了,那麼我們古代為什麼要把金、銀製成元寶狀呢?

在元朝的時候,元寶並不是我們現在在影視裡看到的那個樣子,其形狀更像船型,兩頭尖尖中間平整,所以到底還是影視劇害人啊,也所以我們也不能對影視的東西信以為真,畢竟自元朝開始一直到清末,這金子、銀子的樣子一直都是船型的。

央行發售心形硬幣,單身狗的又一重擊,趣談古代貨幣樣式來由

至於為什麼要做成這個樣子,是和當時人們的習慣相關的,在古代人們沒有現在我們的錢包口袋,當時人們大多數都是將錢盤在腰間,這也是為什麼銅板中間會留空的緣故,船型也是這個原因,這樣子的形狀正好能重起來,盤在腰間。

而我們平時常見到的那種元寶狀金銀,其實也是有說法的,相傳是早年船型的樣子,和棺材實在是太過相似了,所以人們就在中間凸起一個半圓,避開了忌諱。

央行發售心形硬幣,單身狗的又一重擊,趣談古代貨幣樣式來由

當然了,值得說的是,想這樣定製的金銀,都是官家使用的,並且是存儲起來的,和我們現在的紀念幣也差不多意思。真正在市面上流通的,還是我們在武俠劇裡面常見的那種碎銀子。

其實每件事物的形成都是和當時的背景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的,尤其是在古代,人們更以方便實用為主。

好了,本期的內容大致就是這些了,想必各位看官麼也明白了為什麼古代要將金、銀製成那般形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