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 上篇

1

今天我們來聊聊“幽默”這個詞兒。

你有沒有那種時候,就是突然被人嗆了一句,然後一下沒有反應過來,等你想到怎麼懟回去時,已經兩三個小時過去了,你總不能在打個電話懟回去吧。

如果有,那說明你和我一樣,“機智的反應能力”比較弱。太一本正經了,缺乏幽默感。

都說女生很容易被幽默風趣的異性所吸引,曾經我也以為自己是這樣的,在“有才,有趣,有材,有顏,有財,有用” 六個當中,把“有趣”排在了首位。

然後大概有那麼一年多的時間,我著重在性格改善以及人際交往上的鑽研,看很多這方面的書籍,強迫自己養成一些必要不必要的習慣。

比如 集體時要出現在最前面

所以你會發現,無論是開會還是培訓,或者是集體拍照,我現在一般都會是在比較靠前的位置。當然,曾經我一定會選擇坐在最後面,巴不得沒有人注意到的位置。

比如 說話時要正視對方的眼睛

既做個傾聽者,也做個反饋者,必要時,還要做個觀察者。

比如 下意識的雙手十指交叉,然後放在下巴處

這種手勢代表的是:要麼我在思考,要麼我底氣不足在給自己增加自信。

慢慢的,我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開始意識到“機智的反應能力”原來是可以訓練的,有方法、有技巧。

而幽默的人,也不是天生的,幽默感是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

你這麼幽默是天生的嗎?

不不不,我媽生的。

2

賈玲作為諧星(搞笑藝人)一直很受歡迎,在一次回應微博熱搜“用的什麼口紅色號?”時,她是這樣說的:

作為新晉的美妝博主,給你們分享下我的口紅色號,Diorr999打底厚塗,然後疊加YSL小金條21薄塗 ~ ,再加上天氣乾燥,嘴唇出了點血……

看到這樣的回答,我相信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大笑。

然後又覺得她真是聰明到了極致,情商頗高。

為什麼?

因為作為公眾人物,對於這個問題很顯然說哪一個都不是理智的一種行為,口紅界的扛把子,迪奧&聖羅蘭,而她恰恰說了還有第三種:嘴唇的一點血。

誰也沒討好,誰也沒得罪。

如果說幽默是她在娛樂圈的敲門磚,那麼高情商,應該就是她立足娛樂圈的殺手鐧。

如何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 上篇

你看,事實也確實這樣,那些大多數被人喜歡、認可、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有幽默感的人。

2017年12月28日,是我第一次在得到上看到這個課程:《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主講人李新老師,一個喜劇編劇、導演、即興喜劇演員培訓師。

當初購買《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原因:

① 生活中自己常常陷入尷尬的境地,會一時間反應不過來,會語塞,會尬聊。

② 容易被幽默風趣的人吸引,覺得聰明,機智,情商高。

③ Get不到別人說話幽默的點,總會釀成車禍現場,讓話題冷場,讓對話變得尷尬。

學習後,我做了詳細的筆記記錄,現在,我把它形成了電子文檔,做了自己的理解和梳理,一來溫故而知新,二來,形成閉環思維,輸入與輸出相輔相成,更加深層次的內化。

在這一篇裡,我將主要分享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幽默的本質是啥?第二部分:人為什麼會發笑?第三部分:如何把觀點變得幽默?

3 第一部分:幽默的本質是啥?

關於幽默,首先,要闢謠一點:

幽默不是講笑話,講段子。

你可能會反問說,幽默不就是讓人搞笑的嗎?

但是,讓人發笑的東西很多,比如你看到一個會講很多網上段子和笑話的人,過程中你會捧腹大笑。

可是過後你並不會覺得這個人很幽默風趣,頂多就是有點滑頭。

其實說白了,你是覺得他沒有什麼智慧,也沒有什麼深度和內涵,只是為了好笑而笑。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幽默呢?

《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是這樣定義幽默的:

幽默是從一個有趣的視角來講述真想和痛苦,包含三個元素。

如何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 上篇

第一個元素,有趣的視角。

point of view ,世界觀的意思,也就是幽默是站在一個獨特的視角去觀察這個世界的,這個視角跟正常的視角是有偏差的,這個偏差造成了新奇感、意外感和幽默感。

第二個元素,真相和痛苦。

細心的你會發現,生活中搞笑的大多是搞砸了的失敗囧事,這件囧事是真實存在的。

在喜劇裡這種失敗叫做真相,往往就是真相的痛苦在哪裡,笑點就在哪裡。

為什麼?

因為痛苦是從真相中提煉的主題,痛苦讓你的段子產生了深度,與觀眾產生了強烈共鳴。

有個幽默是這樣的:

小時候我家特別窮,有多窮呢?不管每次我生什麼病,我媽都會從抽屜裡拿出風油精。以至於我到現在都還覺得,風油精是萬能的。

真相:小時候很窮

痛苦:窮到買不起藥

這是許多人的共鳴。

所以有句話是這樣調侃的:

你有啥不開心的事,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下。

這也就揭示了幽默的第三個元素,原創。

幽默往往是原創的,它是你即興應對世界的一種表達方式。


4 第二部分:人為什麼會發笑?

人發笑的機理有三個,它們分別是:意外感、優越感、宣洩感。

首先,意外感讓人發笑。

為什麼呢?

因為意外感中的邏輯跟我們平時認知的邏輯不一致,存在矛盾。

舉例《鄉村愛情》裡的一個有趣橋段:

護士問趙四:你在找什麼?

趙四說:請問廁所在哪個科?

廁所和科室完全不是同一個邏輯層面上的,趙四卻在問:廁所在哪個科。

這也是段子常用的套路:鋪墊+包袱

其中,鋪墊是建立第一個思路,把你引向方向A。(A是你以為的正常方向)

而包袱則是揭示第二個思路,把你引向方向B。(B是你未想到的獨特方向)

前面的鋪墊A不需要好笑,你只需要陳述一個事實,越正經越嚴肅越好,好笑的部分在後面的包袱B。

當A與B越邏輯推斷矛盾時,這個段子就越搞笑,因為它符合了我們發笑原理中的意外感。

比如李新老師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只要你掌握了這三種發笑的機理,放心,無論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寫段子……(這是個鋪墊,引你以為的方向A“你就能寫出來”)

但實際的包袱,你未想到的獨特方向B卻是“你還是寫不出來”。

據此我想到的一個段子是這樣調侃的:

只要你打扮的足夠帥氣,放心,無論任何時候,只要你想交女朋友,你還是得有錢。

其實你會發現:這兩句話不僅會讓人發笑,同時還會讓人覺得它沒啥毛病。

幽默的段子是那麼好寫的嘛?不是。

交女朋友約會不用花錢嗎?用。

你看,從邏輯上來說:確實是沒毛病。

發笑的第二個機理:優越感。

托馬斯.霍布斯說過:笑,是發現事物的弱點,突然想起自己的某種優越感,那種突然的榮耀感。

有點繞,到底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當你看到有人尷尬、困囧,或者受羞辱的時候,你在對比自己後產生的一種優勝心理。

比如,你在馬路上看到有人踩到了香蕉皮,摔了個四腳朝天,你可能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這種情況就屬於優越感,因為你走的好好的,而他就踩到了香蕉皮,而且摔得很難看,你的優越感一產生,笑也就產生了。

最後,宣洩感。

宣洩感也能讓人發笑,比如那些禁忌的葷段子、敏感話題的政治段子。

政治為什麼會讓人產生宣洩感?

因為它向上攻擊了,主要吐槽的都是些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其他地方不如你,語言上我總有個表達的自由吧。

所以你看全世界的段子手,都喜歡吐槽川普,為什麼?

因為他有錢又是美國總統。

5 第三部分:如何把觀點變得幽默?

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產生觀點,有觀點不稀奇,但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觀點幽默的表達出來,就會給人留下深刻和犀利的印象。

如何有效訓練你的幽默感?- 上篇

作家林語堂說過這麼一句話:

好的演講,應該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好。

這樣的觀點和表達方式讓人印象深刻。

你仔細品味這句話,你會總結出一個技巧,那就是:

有趣的觀點往往是別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但對方卻找出了一個獨特的角度。

所以這就回答了上面的問題:如何把觀點變得幽默起來?

把觀點變成一個生活中的洞察。

為什麼幽默需要洞察呢?

因為幽默只是一種手段,它背後要表達的思想才是關鍵,洞察能讓你有獨特的思想。

比如

單身就像失業,時間越久,找下一份工作就越難。

一個洞察多的人,一定是一個有趣的人。

如果把洞察帶入一個場景的話,就更能增加強烈的畫面感了。

比如

女人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顏值的競爭。(洞察)

你聽說你的前男友找了一個新的女朋友,你絕對不會問他,她善良嗎?她有錢嗎?你第一句話就會問,她好看嗎?(場景)

比如

現在沒點反刑偵的技巧都不敢去相親。(洞察)

我去約會,姑娘問我:你有房嗎?我說:沒有。你有車嗎?沒有。你有病嗎?沒有。沒有病,你約我出來幹嘛?(場景)

除了把觀點形成洞察,讓觀點幽默還有兩個小技巧:

第一,押韻。

懷才和懷孕一樣,時間久了才能被發現。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第二,套用典故。

既生瑜何生亮,既生我何不生我對象?

以夢為馬,越騎越傻。

近年來流行的喪段子,使用最多的技巧就是借用典故,因為典故只說出半句時,誤導性特別強烈,所以包袱甩的時候,意外感也就特別強烈。

上帝是公平的,給了你醜的外表,還會給你低的智商,以免讓你顯得不協調。

你上班可以準時一點嗎?就像你下班一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擁擠的地鐵。


6 總結

好,三個部分說完了,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在第一部分,我們主要講了幽默的定義,幽默是從一個有趣的視角來講述真相和痛苦,它不是笑話集錦,而是一種有智慧有力量的觀點表達。

第二部分,我們主要講了發笑的三個來源,分別是意外感、優越感和宣洩感。讓你感到好笑的事物,都是因為給你帶來了這三類感受中的一個或多個。

在第三部分,我們說到,要做到幽默的表達觀點,首先要有洞察,想要提升幽默的效果,就要在洞察後加入一個場景,運用押韻和典故的方法能讓你在沒有觀點的時候顯得有觀點。

以上,希望你我學以致用。


編輯:【悅享習得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