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家長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哭

最近大火的劇《白色月光》裡,目睹丈夫出軌的張一在車裡崩潰嘶吼、大哭。


忍住,家長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哭

直接嚇哭了後排的女兒,這一幕也讓很多觀眾產生擔憂:到底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


忍住,家長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哭

很多網友支持家長在孩子面前真實地表達情緒,認為成年人的生活已經很難了,各種情緒都需要出口,更何況這種挫折教育對孩子來說也是很有必要的。


忍住,家長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哭

但也有網友表示,在孩子面前哭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忍住,家長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哭


那麼,家長到底應不應該在孩子面前哭,表現負面情緒呢?

答案就是最好不要。

且不說電視劇裡的張一哭的時候還伴隨著嘶吼這樣極端的情緒,就算是父母在孩子面前低聲啜泣,也會給孩子留下極其深刻的影響,讓孩子不自覺地將這一切的錯都歸結到自己身上。

孩子在還沒有認知能力的時候,世界觀僅限於家庭的範圍,他們不理解父母因為工作、社交等原因產生的壞情緒,在他們看來,父母當著他們的面哭泣,是因為他們惹得父母不開心,這種無形的心理負擔會給孩子的行為造成壓力,單純的孩子們為了逗父母開心會表現的異常乖巧,把負能量內化,逐漸喪失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能力,潛意識裡形成不給父母添麻煩的想法,長此以往會過分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形成討好型人格。

可能會有人懷疑,在孩子面前抒發負面情緒的壞處有這麼大嗎?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難道還要隱藏真實情緒嗎?

在蘇珊·福沃德博士編著的《原生家庭》這本書裡,就通過大量心理諮詢的真實素材告訴大家,不健康的原生家庭會深深傷害子女,並特續影響子女成年後的生活,這其中就包括家長的負面情緒對子女的傷害。


忍住,家長千萬別在孩子面前哭


書裡有個例子深刻闡釋了這個道理:梅勒妮是一位42歲的離異會計,她每次遇到的男人不是懶鬼就是混蛋。她都要照顧那些男人,並且希望她能夠改變他們。她不明白為什麼她那麼為他們付出,他們就是不愛她,很絕望來求助本書的作者蘇珊。

蘇珊讓她談談自己的父母,原來梅勒妮很小的時候就被迫成為父親的“看護者”。她父親總因為一些小事情而情緒崩潰大哭,而那個時候她母親總是採取逃避的辦法。只有年幼的梅勒妮去安慰爸爸,可她那個時候畢竟是個孩子,面對父親的脆弱手足無措。不知道發生什麼了,以為是自己的錯才導致父親不高興的,心中對父親滿是內疚。她卻從沒在父母那裡得到過關懷。

這個案例中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倒置,孩子需要承擔父母的責任去安撫父母的情緒卻沒有得到良好的反饋。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重要,以至於只會用他人的感受來定義自己,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孩子對於家庭中不好的事情,總會以為是自己的錯。若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反饋,長此以往會揹著沉重的枷鎖前行。

對於自己的感受未得到任何關注和鼓勵的孩子來說,很難在成年生活中界定自己的身份,不知道在戀愛關係中該抱著怎麼樣的期待。這就是為什麼梅勒妮總是被渣男吸引,她覺得渣男需要她拯救,她期望自己可以拯救他們,就好像這樣就能彌補沒有拯救父親的遺憾和愧疚。

很顯然求助者梅勒妮的父母該為傷害年幼的她負責,梅勒妮並不需要替他們扛下這些。但同樣,身為梅勒妮的父母也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進行較好的情緒管理,不要放任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

書中強調的觀點是:“健康的和有毒的家庭體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家庭成員作為個體,擁有多少表達自己想法的自由度。”

然而事實上,只有家庭氛圍是和諧平等的時候,每個家庭成員才可以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不僅僅要求每個家庭成員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更要求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獨立的人格。也只有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不會感到自己毫無價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剛生下來時就如同白紙般純潔和乾淨,就看父母在孩子的畫上留下什麼圖案,大家都知道,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所以身為父母者,在孩子的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和情緒,不要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好的種子。

那麼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 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調皮不聽話或犯錯時,父母不要大聲責怪,甚至對孩子動手,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等自己冷靜下來後再跟孩子溝通,更不要對孩子說諸如“再鬧就把你扔掉”、“這麼簡單的都不會,真是笨死了”這類刺耳且傷自尊的話,天真的孩子是真的會相信的,從而留下心結。

2. 學會向孩子道歉

當父母不自覺的對孩子發了火、或說了一些傷孩子自尊的話之後,要學會放低姿態向孩子道歉,要時刻銘記,孩子也是需要被尊重的,孩子並不是父母的出氣筒。在和諧的家庭環境裡,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平等的。

3. 不要強迫孩子

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什麼事,要學著用平等的思想和孩子溝通,多站在孩子角度想問題。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內向,就不要逼著他在陌生的公共環境裡展示自己。

孩子在還沒有認知能力的時候,就只會模仿,而最佳的模仿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用包容和愛給孩子塑造一個幸福的童年,幫助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自我認同感,培養獨立的人格,讓他們用幸福的童年治癒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